老歌
本刊今年第8期封面選用了一張精彩的航空攝影作品,一架以特殊角度拍攝的挪威空軍(全稱皇家挪威空軍,Royal Norwegian Air Force,RNOAF)F-16戰(zhàn)斗機。照片拍攝于今年的北約老虎會。
2016年5月,一年一度的北約老虎會(NATO Tiger Meet)在西班牙薩拉戈薩舉行。這每年的老虎會都是一次航空迷的盛會,各種絢麗的涂裝透過攝影師的鏡頭不知亮瞎了多少鈦合金X眼。
不過,本刊卻偏偏選擇了一張“素顏”做封面。
“素顏”F-16雖然沒有漂亮的涂裝,但卻清晰地表現(xiàn)出了F-16機腹的各種細節(jié),看點也是蠻多的。
小編就在這里從前(機頭)往后(機尾)為大家介紹一下。
機頭除了空速管外,雷達罩兩側(cè)的針狀物是迎角傳感器。
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呈放下狀態(tài),起落架承力支柱、減震器、收放機構(gòu)等清晰可見。注意前起落架艙門上亮著的著陸燈,某些批次F-16的著陸燈是安裝在前起落架支柱上的。
進氣道下方右側(cè)是洛馬公司的AN/ AAQ-33“狙擊手”( Sniper)光電瞄準吊艙。
位于機腹中部主起落架之間的,則是諾格公司的AN/ALQ-131(V)電子干擾吊艙。AN/ALQ-131曾是美國空軍駐歐機隊的標準裝備,后被雷聲公司的AN/ ALQ-184(V)取代。不過歐洲國家仍繼續(xù)裝備該型電子干擾吊艙,看來對其性能還是相當滿意的。
每側(cè)翼下各有3個掛架:內(nèi)側(cè)為1400升可拋副油箱;中間掛架空置,一般可掛載空地/空艦武器,包括挪威產(chǎn)的“企鵝”空艦導彈;外側(cè)掛架上是IRIS-T近距空空導彈。IRIS-T導彈是一型“很歐洲的”近距格斗空空導彈,由德國主導,聯(lián)合意大利、瑞典等國(大部分為歐洲國家)研制。該導彈采用紅外成像焦平面陣列導引頭和推力矢量控制,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靈敏度高、機動性好等優(yōu)點,配合頭盔瞄準具后擁有很強的近距格斗能力。兩側(cè)翼尖掛載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
注意機尾兩片腹鰭之間的尾鉤。美國的F-15、F-16等陸基戰(zhàn)斗機均配備了尾鉤,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采用攔阻降落。
照片中這架機號658的F-16AM來自第338中隊。該中隊是挪威空軍的老虎中隊,裝備的機型為F-16AM/BM,或稱F-16A/B Block 15 MLU。這是早期的F-16A/B進行“中期壽命改進”( Mid Life Update,MLU)后的型號,其座艙和航電系統(tǒng)按照F-16C Block 52的標準進行了升級,可以使用AIM-120中距空空導彈,具備了早期的F-16A/B型所不具備的超視距空戰(zhàn)能力。順便提一句,中國臺灣地區(qū)購買的F-16A/B Block 20也經(jīng)過了MLU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