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青
首先聲明,本人非常支持中國的搏擊賽事,希望中國搏擊能夠發(fā)展壯大,正所謂忠言逆耳,有時候真實的批評比虛假的贊美更有意義。資本進入搏擊運動后,很多人發(fā)現(xiàn)就算政策好了,資本來了,搏擊行業(yè)依然是一片茫然,甚至更加混亂。把一些事情真相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搏擊能夠良好發(fā)展,因為指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中國搏擊造假是常態(tài)
中國搏擊賽事全部造假,這里說的搏擊賽事是指踢拳(自由搏擊)賽事為主。這個“假”并不是單純的賽事或者運動員的責任,造成這個情況有兩個原因,根本原因是搏擊運動不規(guī)范,第二個原因是國情導致的,有些時候賽事也是身不由己。
先說國情原因。中國有多年的武術文化,有深厚的武俠情結,還有強烈的民族情結和歷史原因,導致搏擊賽事各種造假。比如中外搏擊賽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多數(shù)都以“中外對抗”為主,老百姓喜歡看“中國選手打老外”,各種賽事對陣名單都是中國VS外國,加上一些宣傳炒作的噱頭比如“中國功夫VS日本空手道”、“中國武術迎戰(zhàn)泰拳”、“少林武當迎戰(zhàn)某某國外武術”等等,搏擊運動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不得不做這些娛樂性的安排吸引眼球。
比如某次“太極拳VS泰拳”的比賽,其實全部參賽選手都是泰拳運動員,只不過是中國泰拳對泰國泰拳罷了。還有一些夸張的炒作噱頭,如“某某泰拳王挑戰(zhàn)中國功夫無人應戰(zhàn)”等宣傳,站在拳擊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可笑的。賽事方安排選手比賽,第一件事就是確定對手和時間。
再說說行業(yè)不規(guī)范導致的造假。搏擊不像拳擊那樣,每個注冊拳手每一場比賽的戰(zhàn)績勝負都有明確公開的記錄,不只是中國,國外很多搏擊運動員的戰(zhàn)績都查不到。因此,很多賽事會虛報選手的戰(zhàn)績,甚至連國籍姓名都是假的。很多外方選手是隨便找來的留學生演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處“表演”,為了不穿幫,每次都改變國籍和姓名。這已是搏擊圈內(nèi)公開的秘密,網(wǎng)友也笑稱那個“來自蒙古的日本人“、”某國的誰又來了”。所謂的國外拳王其實很業(yè)余,甚至根本不是運動員。
除了運動員姓名、國籍、戰(zhàn)績、頭銜造假以外,有些問題是行業(yè)內(nèi)部造成的。比如某賽事的明星選手希望參加更多其他賽事賺錢,賽事方也準許,前提條件是必須保證不敗,因為在這里是不敗的冠軍,到外面輸了會使影響自己賽事水平和含金量。很多運動員為了參加更多比賽賺錢,只好打一些“穩(wěn)贏”的比賽,甚至去找一些前面說的國外“演員”來演戲,這在行業(yè)內(nèi)是公開的秘密。就算運動員不打假,但為了短時間內(nèi)打兩場比賽,必須保證不受傷,因此會有造假。運動員不容易,都希望多打比賽多賺錢,就算要挑菜鳥打,但決策權和責任還是在賽事方。
現(xiàn)在信息發(fā)達,各種自媒體泛濫,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帳號發(fā)表看法,讓國內(nèi)賽事覺得有了增加光環(huán)的用武之地。你說你是世界頂級,我說我是專業(yè)品牌IP賽事,他說他是殿堂級引領中國搏擊。天天自吹自擂,各種網(wǎng)絡媒體平臺文章泛濫,不明真相的自媒體也跟風添油加醋。
為什么現(xiàn)在武者網(wǎng)很少原創(chuàng)的國內(nèi)賽事新聞,因為國內(nèi)很多選手的戰(zhàn)績不詳,而且有時候查到外方選手的戰(zhàn)績與國內(nèi)賽事方宣布的戰(zhàn)績完全相反。比如日本選手可以查到的戰(zhàn)績是1勝9負,賽事方會寫9勝1負,夸張的會寫29勝1負,反正選手戰(zhàn)績和頭銜一般查不到,隨便亂說。官方的通稿里有各種吹捧性的語句,賽事方更喜歡媒體發(fā)他們的通稿。
為了比賽而比賽
賽事組織者把搏擊當成了表演秀而非體育運動,不科學的賽制、不合理的配對、盲目的虛假炒作、臨時東拼西湊的挑戰(zhàn)者、毫無意義的連勝紀錄、低水平的冠軍頭銜戰(zhàn)和衛(wèi)冕戰(zhàn),很多所謂的搏擊賽事其實只是電視臺的欄目而已,連最基本的直播都做不到。試想,足球或籃球比賽會出現(xiàn)上半場直播,下半場一周后錄播的情況嗎?在國外,搏擊賽事基本都是直播或延時直播,第一時間比賽結果就公布了,而中國搏擊賽事很多都是錄播或者直播一半,比賽結果要等著下周電視播出后才準許公開。有人把結果公布出來,賽事方很不高興,怕影響收視率,其實也沒幾個人在乎這種欄目的比賽結果。
大部分賽事組織者的概念就是找個投資人出錢,最好能每月打一次比賽,如果不差錢,還可以請幾個國際大牌明星,再復雜一點還可以找32個或者16個人單敗淘汰賽,最后決出8個人或者4個人,一晚上連打兩三場比賽,爭奪所謂的世界金腰帶。如果還不夠吸引人,就想一些奇葩的賽制,不分體重級別的混戰(zhàn)、女打男、輕量級打重量級、俱樂部團戰(zhàn)、5人混戰(zhàn)等異想天開的嘗試,為了比賽而比賽,隨時隨地任意安排金腰帶爭奪,讓沒水平的比賽成為壓軸大戲,真正有實力有水平的運動員做墊場賽,這也是目前中國許多賽事可悲的情況。
今年籃球巨星姚明也進軍搏擊行業(yè),投資了國外踢拳賽事Glory榮耀格斗。很多人在問為什么姚明不投資中國自己的賽事,道理很簡單,目前這些搏擊賽事跟Glory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安慌虏蛔R貨,就怕貨比貨”,打開各大賽事的官方網(wǎng)站,一目了然,國內(nèi)的賽事雖然有錢,只不過是暴發(fā)戶而已,除了砸錢在運動員出場費以外,只能在燈光舞美LED屏幕上下功夫,各種莫名其妙的歌星獻唱,對搏擊運動,對體育幾乎不懂。
運動員左右為難
打拳是要付出鮮血和汗水的運動。一個職業(yè)拳手初期需要慢慢積累經(jīng)驗,有什么比賽就打什么比賽,但是到了中期和后期,都會有明確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目標。拿熊朝忠和鄒市明為例子,每一次比賽不只是追求勝利,排名晉級,從四回合打到十二回合,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拳王,達到職業(yè)生涯最高峰。隨著排名提高,出場費也跟著水漲船高。然而,中國的搏擊運動員基本都在迷茫的狀態(tài),比賽很多,打來打去,似乎到了瓶頸,無論贏了哪個人還是哪個金腰帶,都沒能達到世界拳王那種高度。
某自稱世界頂級的賽事,安排打一個日本菜鳥,就可以拿金腰帶和百萬獎金,這讓其他運動員都在想,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去跟國際頂尖選手拼個你死我活,輸贏都挨罵。某格斗欄目為了搶奪運動員資源,曾經(jīng)放話,表示“簽了我的比賽保證本國選手打老外穩(wěn)贏”,另一個賽事則公開表示自己的配對很公正很嚴格,中方運動員遇到的都是國外強手。以目前階段中國運動員水平和觀眾的喜好來看,包庇中國選手打國外菜鳥的那個賽事更得人心,多數(shù)觀眾就喜歡看中國選手打老外,像美國觀眾那樣支持菲律賓拳王帕奎奧而噓本國拳王梅威瑟這種事情,目前在中國基本不會發(fā)生。在這種混亂的氛圍里,大多數(shù)人都會傾向于虐國外菜鳥,因為打高手付出的代價和換來的好處都不如虐菜鳥合適。運動員都想親朋好友在電視機前看自己為國爭光打老外,誰也不想父母妻兒看自己被高手暴打。贏了比賽不僅有錢賺,還有粉絲支持,更有老板投資,輸了比賽什么都沒有,甚至還被網(wǎng)友罵。
由于政策利好和資本進入,出現(xiàn)了很多新的賽事,但是實在找不出什么噱頭,優(yōu)秀運動員資源幾乎被幾大賽事壟斷,很多賽事組織者只能以“自己的比賽是真打”作為優(yōu)點自夸。想一想這是多么可笑又可悲,一個體育項目以“不玩假”作為自豪的贊美,可想而知里面水有多深。
中國搏擊市場現(xiàn)狀堪憂
中國搏擊賽事方自己的文案給媒體發(fā)通稿,各種自吹自擂鋪天蓋地,“世界第一”、“世界排名”、“世界冠軍”、“專業(yè)賽事”、“創(chuàng)造歷史”、“殿堂級”、“外媒關注”等。這些搏擊賽事說的“世界排名”因為實在找不到專業(yè)的垂直媒體,只好拿簡單的十佳名單作參考。
在同一個周末,拳擊選手鄒市明奪得WBO世界冠軍,成為熊朝忠后中國又一個驕傲,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搏擊選手一龍戰(zhàn)勝泰國名將播求,無人問津,搏擊圈外面根本沒人關心,幾乎任何一個搏擊賽事組織的金腰帶都不被媒體認可,因為搏擊項目沒有達到拳擊那樣規(guī)范專業(yè)。這也是主流體育媒體只有拳擊和MMA板塊,沒有踢拳(自由搏擊)的原因。
賽事越打越亂,運動員無論怎么打,贏了哪個金腰帶,都不受主流媒體認可,不是砸錢辦賽事就能解決。搏擊市場沒有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搏擊本身不算正兒八經(jīng)的運動項目,在主流媒體和外人眼里,跟“騎牛大賽”或“大腳賽車”差不多,是看起來很酷很熱鬧的非主流項目。國內(nèi)很多賽事經(jīng)常吹噓自己的收視率排名第一第二,結果只有一兩個賽事或者幾個明星運動員有好日子過。不會像拳擊那樣,更多的運動員受益。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榜運動員收入排名就是最好的證明。
搏擊市場錢途無量
搏擊運動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沒有拳擊那樣得到主流媒體認可,但是從賽事收視率和用戶角度來看,市場潛力巨大。
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在1993年之前沒有MMA綜合格斗這項運動,UFC賽事一開始不倫不類,被世界各地看做暴力野蠻的非法運動,經(jīng)過20年的發(fā)展,慢慢成長為世界頂級賽事,并且將MMA綜合格斗變成合法公認的主流運動。UFC就像籃球的NBA一樣,是“引領一項運動的頂級賽事”,改變和帶動了一項運動從非法走向了主流。UFC的比賽受到ESPN和雅虎等主流體育媒體頭條報道,運動員收入開始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前100名,今年賣出了40多億美金。同樣是1993年誕生的賽事,K-1雖然起步時看起來很高大上,比MMA早發(fā)展20年的踢拳運動,沒有真正理解體育的本質(zhì),不科學的賽制和盲目的娛樂性導致止步不前,最終瀕臨倒閉。目前中國的這些所謂專業(yè)頂級搏擊賽事,沒有一個像UFC那樣可以引領和改變這項運動的,反而是迷茫的自吹自擂。
沒人去研究UFC如何發(fā)展強大并且改變MMA運動,反而都在模仿和懷念失敗案例日本的K-1賽事。一場少林VS泰拳比賽的關注度高于兩位世界頂級運動員的實力對抗,這種矛盾正是搏擊賽事最糾結的問題,也是中國搏擊最可笑的事情。什么時候不依靠這種低級炒作撐場面,真正有實力的運動員成為焦點,搏擊在中國才真正發(fā)展起來,業(yè)內(nèi)人才有好日子過。
搏擊運動基礎沒有打好,不規(guī)范,不受主流認可,無論政策和資本怎么助力,都是徒勞。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都是循序漸進的,先會爬,才會走,再能跑,基礎還沒有,后面的一切都發(fā)展不起來。
中國搏擊這般混亂,搏擊項目在全世界都還沒有真正走上正軌,難道我們應該放棄么?當然不是。這才是最大的機會。目前的情況正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搏擊運動未來前景廣闊還是群龍無首,還沒有誰能夠看清狀況,沒有人把資金和資源放到正確的方向。如果中國搏擊繼續(xù)這樣發(fā)展下去,止步不前,盲目燒錢,遲早會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