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流行音樂的時代特征
流行音樂是具有時代性的。
當年輕人變成老人了,他們年輕時聽的音樂,要么
變成經(jīng)典,要么就消散在如煙往事中了,當然這和音樂
本身并沒關系,可能是和人性發(fā)展以及社會文化相關。
人們在年輕時,通常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和想象,在
生活中也有太多尚未知曉的東西,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
成熟,所以會很容易尋找和崇拜“偶像”,而流行音樂恰
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所以“音樂工業(yè)”又常常是和
“偶像制造”緊密相連。
我們現(xiàn)在聽不同時期的流行歌曲,其實很容易就能
感受到不同的時代特征,感受到歌曲和音樂上的差別。
比如歌曲配器的不同,旋律節(jié)奏的不同,創(chuàng)作和演唱技
法的不同,音樂氛圍的不同,甚至于制作理念的不同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重金屬,流行歌里常會有
大段的吉他SOLO,2000年以后進入舞曲時代,在流行歌
里就很少會出現(xiàn)大段的吉他SOLO,間奏往往也是使用
本身和弦的內音來走,重點則是音色的選擇和整體音樂
氛圍的營造。
這里面其實還是有個進化和進步的過程,表面上看
是音樂有這些變化,但音樂制作的變化實質是反映和體
現(xiàn)了時代和社會的變化,反映了大多數(shù)聽眾聆聽感受的
變化以及社會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
比如在進人“數(shù)字音樂”時代后,歌曲的響度越來越
大,這是因為現(xiàn)在的世界越來越喧囂和吵鬧嗎?
和“模擬時代”相比,現(xiàn)在的音樂少了一些溫潤感和
粘合度,多了一些堅硬和空隙感。事物是雙面的,隨著
科技的進步,人們在聽音樂時,享受了更好的便利性,但
同時也影響了部分聽覺的感受,因為從音質上來說,聲
音畢竟是有損失的。
相關的音樂設備和工業(yè)標準,以及播放載體和制作
技術都隨著時代發(fā)展,產(chǎn)生了變化,所以現(xiàn)在如果我們
對比著聽歌,聽不同時代的歌曲,就會很明顯感受到其
中的差別,雖然普通聽歌的人可能無法去量化這些差
別,但你的耳朵還是能感受到。
那么在不同的時代,什么是一直以來不變的,是最
重要的?那就是歌曲的旋律。
因為人們最終記住的還是旋律,雖然旋律需要結合
著節(jié)奏和歌詞。
雖然現(xiàn)在音樂玩的主要是節(jié)奏,但如果音樂人不注
重旋律,那就會出現(xiàn)一種常見現(xiàn)象,就是聽的時候感覺
尚可,可喧鬧之后,卻什么也沒有記住,很快就又會忘
記。
可以聽聽幾首很受歡迎,也頗具時代感的歌曲,感
受一下。
美國樂隊Guns N'Roses(槍炮和玫瑰)的《Rocket
Queen》(《火箭皇后》)
日本樂隊WANDS的《直到
世界盡頭》)
德國組合Groove Coverage的《Far Away From Home》
(《遠離家鄉(xiāng)》)
丹麥歌手Tina Inez的《Walk Away Tonight》(今夜離
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