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茜茜 王黎明 陳惠霞
(焦煤中央醫(yī)院 河南 焦作 454150)
?
早期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邱茜茜 王黎明 陳惠霞
(焦煤中央醫(yī)院 河南 焦作 454150)
目的 探討早期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對老年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 選取焦煤中央醫(yī)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采用康復治療,觀察組在康復治療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0.00%)高于對照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評分均有改善,觀察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早期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方案可提高老年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針灸;老年;腦卒中;認知功能;生活能力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又稱為腦中風,多發(fā)生于老年群體。早期使用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腦血管栓塞、出血等情況,降低病死率,但不能預防復發(fā),且不能有效改善腦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的發(fā)生[1]。本文對老年腦卒中患者采用早期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分析該療法對患者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焦煤中央醫(yī)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65~80歲,平均(68.12±2.23)歲;腦出血20例,腦梗死30例。觀察組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65~85歲,平均(68.02±2.88)歲;腦梗死32例,腦出血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腦卒中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采用康復治療。加強與患者的語言交流,鍛煉患者的聽、說、讀、寫能力,指導患者進行口唇及面部運動訓練,防止萎縮,每次訓練時間不超過30 min,最佳為15~20 min,每天間歇訓練5~8次。認知功能訓練:通過家屬了解患者發(fā)病前的興趣愛好,用其感興趣的舊物件、書報及有聲讀物刺激患者,誘導患者潛意識中的記憶及認知。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及日常康復指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從患者進行大小便控制、如廁、進食、穿衣、上下樓、轉移、步行、洗澡、修飾等方面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康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①穴位針灸:根據(jù)穴位刺激以醒腦開竅并辨證配穴。如肝腎虧虛,加上肝俞、腎俞、心俞、太溪、太沖等穴;痰熱肺實屬于瘀血阻絡,加膈俞、血海、三陰交、內(nèi)關等穴位。消毒后用一次性毫針留針,每隔10 min提捻1次,200次/min,每針捻轉60 s,連續(xù)針灸12周。②舌中穴放血,刺激語言中樞[3]。③頭皮針灸:頭皮針施針區(qū)域為額中線、病側顳前線或后線,取一次性消毒毫針快速刺入,進針深度約為1.2寸,提捻后接通電子脈沖治療儀觀察,可選取200次/min連續(xù)波形治療,每次頭皮針灸留針時間為30 min,1次/d,總療程為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記錄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1.4 療效評定 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以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評分計算療效指數(sh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療效指數(shù)=[(治療后得分-治療前得分)÷治療前得分]×100%。顯效:療效指數(shù)≥20%;有效:療效指數(shù)≥12%且<20%;無效:療效指數(shù)<12%。
2.1 治療效果 觀察組顯效26例,有效1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2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8.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效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評分均有改善,觀察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分)
腦卒中發(fā)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4]。認知功能障礙屬于腦卒中十分常見的并發(fā)癥,會導致患者社會適應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zhì)量降低,同時嚴重影響患者情緒、軀體及行為康復。祖國醫(yī)學將血管性認知障礙歸納為善忘、呆癡、癡證、癡呆、愚癡范疇,病位主要在腦,病機主要在于髓海空虛,神機失用。中老年人臟腑功能逐漸衰退,髓海失去充養(yǎng),氣血津液產(chǎn)生代謝障礙,出現(xiàn)痰、毒、瘀、濁等病理產(chǎn)物,引起脈絡瘀阻[5]。
有研究顯示,有2/3的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以往臨床研究多注重運動功能的康復,忽視了患者認知功能的康復,而認知功能障礙不利于患者的整體康復[6]。住院期間的功能恢復、日常生活、生活質(zhì)量及疾病后期的功能獨立性是影響腦卒中預后的關鍵因素。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早期針灸聯(lián)合康復治療方案可提高老年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臨床推廣。
[1] 常靜玲,高穎.電針語言相關組穴對1例左側顳、頂、枕交界區(qū)損傷卒中后運動性失語患者的語言學評價及影像學探討[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12,19(4):1-5.
[2] 中國防治認知功能障礙專家共識專家組. 中國防治認知功能障礙專家共識[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5,11(2):558.
[3] 沈夏鋒,于惠賢,吳軍發(fā),等.早期跑臺訓練在改善顱腦外傷大鼠認知功能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30(2):112-116.
[4] 王蔚,朱奕,楊思雨,等. 有氧訓練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12):1151-1155.
[5] 柳華,劉鳴,張舒婷,龐愛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后3周神經(jīng)行為認知狀態(tài)測試對3~6個月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5,37(9):1023-1024.
R 277.7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041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