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2016-11-26 17:22:35佟玉姣
小品文選刊 2016年20期
關鍵詞:德治國德治依法治國

佟玉姣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民一庭 河北 秦皇島 066500)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佟玉姣

(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民一庭 河北 秦皇島 066500)

依法治國(法治)是建立現(xiàn)代國家的標志,但是法治之法必須是符合最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普遍善良之法,而不是脫離道德以外的法律;以德治國(德治)的道德必須是以現(xiàn)代的道德觀為基礎的,而不是我國傳統(tǒng)的道德為基礎。在法治的原則之下以現(xiàn)代的道德觀念為基礎的德治是統(tǒng)一的,法治與德治具有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

德治;法治;普適性

1999年的憲法修正案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法治成了一項重要的憲法原則。后來,黨的個別領導人根據(jù)我國社會的現(xiàn)狀又提出了德治的觀點。中共中央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依法治國的同時,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但在政治學界、倫理學界、法學界還是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一場德治和法治的爭論。法治”與“德治”的糾纏不清,無形中縮小了“法治”中的價值判斷含義進而于某種程度上動搖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構成的卻依然極其脆弱的“法治”觀念的根基。更有人對中國的“法治”化進程提出質疑,認為“建立在純粹功利理性和實用主義思想之上的現(xiàn)代法制制度可以培養(yǎng)出個人利益至上的現(xiàn)代人。企圖用“德治”來否定和對抗“法治”?,F(xiàn)代的法治觀念和現(xiàn)代的德治理念應當是統(tǒng)一的、互補的,相互不可排斥和替代的。

1 現(xiàn)代的德治和法治具有統(tǒng)一性與互補性

1.1 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

1.1.1 德治和法治有著共同的社會物質基礎。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用于德治的德和用于法治的法即法律都是一定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tài)。都是由一定的社會物質條件決定的,同時又對社會物質條件的發(fā)展起著巨大的反作用。無論是德治還是法治,都是以共同的社會關系為基礎,二者之間并沒有本質的沖突。

1.1.2 德治是法治的基礎。法治和德治,并不是對立的。它們有著共同的內容。法治之法,是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法治的依據(jù)是善良之治即合乎道德的和普遍之治的法律的統(tǒng)治。所以在西方人那里,“將德治和法治對立起來是沒有意義的”。

1.2 互補性表現(xiàn)在:

1.2.1 從依靠力量來看。法律是國家制訂的,并由國家強制的執(zhí)行,即具有國家強制力;而道德不是由國家來制訂和強制執(zhí)行的,而是依據(jù)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tǒng)和教育的力量來維持。所以說,道德是過問一個人內心的信念,而法律是通過過問一個人的行動從外面實現(xiàn)道德。

1.2.2 從作用范圍來看,道德比法律要廣。受道德譴責的,未必會受法律的制裁,但受法律制裁的,肯定是道德所譴責的。依法治國,其所依據(jù)的力量是法律,而法律僅僅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上升為國家意識,使其具有國家的強制力。而不是全部的道德準則,那種企圖把一切都納入到法律的規(guī)范范疇的理想主義化的法治是不現(xiàn)實的。對法律所沒有進行規(guī)范的行為,就需要通過道德來進行規(guī)范和調控。

2 德治和法治不可替代的

德治強調的是個人的義務,而法治強調的是個人的權力;德治強調的是對人的治理,而法治所強調的是對各種關系的平衡等。無論是德治還是法治,都無法彼此替代 。

2.1 道德的教化不是萬能的。道德不是萬能的,馬克思指出:“社會的發(fā)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并有其客觀規(guī)律性?!暗赖聸Q定論”不過是可憐的空想家和偽善者散布的幻想和欺騙”; “共產(chǎn)主義者不向人們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們應當彼此相愛、不要做利己主義者等。當一個人,連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即法律都不能遵守,甚至于不惜冒著被法律懲罰的危險,還去進行犯罪的勾當。面對這種人,還企圖用用輿論的譴責來對他進行約束或者用道德的教化來使之悔改,這無異于癡人說夢話。因此,認為通過道德的說教就能剪除社會的腐敗,企圖用所謂的德治來排斥法治,只是一種幻想,是唯心主義的,根本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的。

2.2 法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法律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法律具有保守的傾向,因而出現(xiàn)“時滯”問題;法律具有不能適時應變的弊端。法律規(guī)范從概括性、一般性、抽象性的特點中派生出僵化的一面;法律無法窮盡一切可能發(fā)生或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會存在遺漏。因此,我們也就不可能只用法律去解決一切問題。那種企圖用法律去規(guī)范一切行為的想法也是不切實際的。

綜上所述,德治與法治二者之間的關系是具有統(tǒng)一性,是互補的和不可相互替代的。德治是基礎,法治之法不能脫離道德的基礎,必須是以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普遍善良”之法。否則法治就會成為沒有基礎的空中樓閣。法治是核心,是德治能夠切實施行的充分保障。德治必須在現(xiàn)代法治的原則之下進行,否則,所謂的德治只能陷入人治的泥潭。

3 處理好法治與德治的關系促進和諧社會的發(fā)展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的是一種和睦、融洽并且各階層齊心協(xié)力的社會狀態(tài)。我國目前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社會轉型、體制轉軌的變革時期,社會關系日益復雜。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需要以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和團結的政治局面為前提。這兩者的實現(xiàn)都既離不開法律也離不開道德。法律可以利用其背后的國家強制力保證政治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可以合理的配置各種資源,及時解決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和糾紛;可以有力的打擊各種危害國家和社會的顛覆和破壞活動。而道德則可以利用其內在的意識制約力來防止各種邪惡思想的產(chǎn)生,防止社會混亂;可以限制人們的某些欲望,減少其利益沖突,以加強人們的團結,增強其凝聚力;還可以對法律的創(chuàng)制和實施提供有力的支持、配合和協(xié)調??梢?,“法治”與“德治”的這種辯證關系客觀上要求我們要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的思想道德體系,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1]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第199頁。

[2] 安倍能成[日本]:《康德實踐哲學》,于鳳梧、王宏文譯,福建人民出版社。

[3] 羅國杰主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版104~110頁。

[4] [德國]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米鍵、朱林譯,中國在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7頁以下。

[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頁。

[6] 梁治平:《法辨》,第84頁。

[7] 劉星:《法律是什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296頁。

[8] 馬小紅主編《中國法律思想發(fā)展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97頁。

佟玉姣(1988.03-),女,滿族,文職,本科,研究單位:青龍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研究方向:刑法學。

D64

A

1672-5832(2016)08-0212-01

猜你喜歡
德治國德治依法治國
用“問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雷鋒(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關系研究
消費導刊(2019年41期)2019-07-12 23:30:17
論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
長江叢刊(2018年1期)2018-11-15 05:47:07
以德治企,誠實守信
——湖北億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依法治國 法平天下
法治與德治并舉的哲學思考
“德”“法”辨證與依法治國
新形勢下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再探
關于依法治國若干問題
學習月刊(2015年5期)2015-07-09 03:53:00
堅持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依法執(zhí)政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0
九龙坡区| 金阳县| 老河口市| 海南省| 尉氏县| 青龙| 汨罗市| 舟曲县| 抚松县| 内江市| 凤山市| 高平市| 鄂州市| 门源| 河源市| 泸溪县| 洪湖市| 钟祥市| 黄冈市| 衡南县| 道孚县| 泸溪县| 北票市| 马边| 金昌市| 仁化县| 怀安县| 资中县| 兴隆县| 长沙县| 吉木乃县| 雅安市| 怀安县| 宜春市| 玛多县| 岱山县| 进贤县| 黔江区| 汶上县| 伊春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