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
「食美家」林斤瀾
◎安東
林斤瀾是汪曾祺的摯友,二人關(guān)系密切,且都愛吃、會吃、嗜酒,頗有相似之處。
汪曾祺人稱美食家,林斤瀾只好自嘲曰“食美家”。他們共同的朋友鄧友梅為林斤瀾鳴不平:“汪曾祺近年來被人們稱為‘美食家’,我很高興,也為斤瀾抱不平。50年代斤瀾的烹調(diào)不在曾祺之下,他做的溫州菜‘敲魚’在北京文藝界獨(dú)此一家?!绷硪晃蛔骷姨沾筢撘矊戇^:“一條幾斤重的大魚在他手里,能做出一席魚宴來。”
林斤瀾的“敲魚”,做法奇特而且考究:選用刺少肉厚的鮮魚,以黃魚、鱸魚、鰻魚為佳,去皮剔骨后,從背部將魚剖成兩半,蘸上菱粉,在砧板上,用木槌慢慢敲,直至把一塊厚魚肉敲成薄薄的像面片一樣的圓皮,用熱水焯一下,迅速撈起放入冷水,稍后撈出切成寬面條狀,和事先備好的調(diào)味料(蔥、姜、味精、鹽、紹興酒、胡椒粉等)與配料(香菇、木耳、蝦子、榨菜絲、綠菜葉等)焯一下出鍋即可。溫州人管這道菜叫“魚面”,外地是吃不到的,因為食材普通,賣不上價,但制作又極費(fèi)工夫。
林斤瀾是溫州人,飲食口味上偏愛當(dāng)?shù)靥禺a(chǎn)。溫州老鄉(xiāng)每逢進(jìn)京前問他要帶點(diǎn)什么,他都會說帶魚生。魚生是用生的白鱔和蘿卜絲混合鹽腌而成,加紹酒和紅曲。據(jù)說溫州人把它帶往海外,海關(guān)的檢測警報往往會響起,拿去檢測,細(xì)菌超標(biāo)300萬倍。外地人很難吃出妙處,溫州人則視若珍饈。
林斤瀾愛吃肉,“三天不吃肉就覺得難受”,吃豆腐時,都要用兩面煎黃的豆腐片,夾上豬頭肉片吃,又說夾“豬拱嘴”尤佳——那部位“全天候”拱動,所以吃起來不肥不瘦也不是肉皮,仿佛三者調(diào)和勻凈,乃是人間“大美”。
蔬菜里林斤瀾則鐘愛盤菜,盤菜即是日式料理中常用的“蕪菁”,形似盤狀。溫州適宜盤菜生長,種在外地,則長不成盤子那樣的大圓。
林斤瀾一生樂觀有趣。一個隨時能從飲食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人,內(nèi)心定然廣闊豐富。比起“美食家”,我倒覺得“食美家”這個稱號更有趣,更值得尊敬。
(摘自《飲食科學(xué)》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