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寒
在漠河
肖 寒
8月10日,從四平的高鐵站十二點零五分出發(fā),一路向北。
一個半小時后,到達了哈爾濱西站。人流匆匆,氣溫并無差異。我隨著人流走動。秋日的午后,云淡風(fēng)輕。
出了哈爾濱西站,便看到了熱鬧而繁華的哈爾濱城,古樸典雅的城市,盡管同是在北方,但還是第一次來這里。天氣依然有些悶熱,拉著重重的行李箱走在繁雜的大街上,有孤獨感也有自豪感。
有六個人要在哈爾濱相聚:王單單、沈魚、曹立光、祝立根、陸輝艷和我,之后再坐晚上八點十五分的臥鋪火車齊赴漠河。其中曹立光是黑龍江大慶人,對哈爾濱比我們五個要熟悉。他帶我們看索菲亞大教堂,帶我們吃燒烤,帶我們穿行于繁瑣的哈爾濱站。一路上,祝立根和曹立光為陸輝艷和我拿著重重的行李箱。
于夜色中,我們登上了開往漠河的火車,一夜的路程,這是我第一次坐這么久的車。
立秋剛過,從窗子吹進來的風(fēng)很涼,我們坐在窗口,談無主題的話題,王單單的笑聲很大,祝立根一根接著一根地吸煙。
狹窄的過道,狹窄的床鋪,隱約可見鐵道兩旁的草木,都深深地浸入夜色中。
低矮的上鋪,無法立身,直接躺上去。頭頂?shù)娘L(fēng)扇不停地轉(zhuǎn)。
三點,看到中鋪已空空無人。于是,轉(zhuǎn)移陣地,占用了一個中途下車的人的位置。輾轉(zhuǎn)反側(cè)中,無法入眠,等天亮,等漠河。
窗外的黑龍江大地,濕潤、蒼綠,一片一片。
火車進入漠河站,已是11日。走下火車,濕漉漉的漠河大地,一腳踩下去,高跟鞋已濕透。白襯衫黑裙子已抵擋不住這里的風(fēng)雨,陸輝艷和我被凍得直顫抖,匆忙中上了來接我們的車。
從漠河火車站到我們所要住宿的國際會議中心并不遠(yuǎn),大約半小時的車程。整潔的、人車稀少的漠河小城適合居住,適合寫詩,適合下雨的時候思緒波濤洶涌。
午餐時,見到了提前來到這里的幾位《詩刊》社的老師:藍(lán)野、劉年、彭敏以及第32屆“青春詩會”15位學(xué)員其中之一辰水。
午餐后,陸輝艷和我在蒙蒙細(xì)雨中,拍了幾張照片。這城,這雨,這人,只為留作一個紀(jì)念,只為在余生的日子里,有更多的難忘的細(xì)節(jié)可回憶。
下午,同居一室的陸輝艷和我在漠河的陰雨中美美地睡了一覺,補回了前一夜火車上所失的眠。
晚餐后,夜色朦朧中的漠河小城異常安靜,馬路上極少看見行人和車,劉年、王單單、沈魚、辰水、祝立根、陸輝艷和我,還有當(dāng)?shù)氐膸讉€詩人,走在這座空蕩蕩的小城的馬路上談笑唱歌,這笑聲這歌聲一定會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
此刻,很感動,因為人,因為歌,因為詩,因為漠河,因為這蒼茫深遠(yuǎn)的青色的天空。
走到一個寬闊的廣場,燈火就更加多彩明亮了。再走遠(yuǎn)些,站在一盞路燈下,就可以看到對面的俄羅斯。站在中俄邊界上,我們看了很久,俄羅斯的天空、土地、樹木在夜色中與我們身處的世界,沒有什么不同。轉(zhuǎn)身,站在廣場高高的臺階上,回頭再看剛才走過的路,再看寂靜的漠河小城,燈火輝煌,馬路交錯。
在欣賞美的時候,我們和神同等,都是幸福的。
是的,我們是幸福的。能夠參加第32屆“青春詩會”的這15個人都是幸福的。
12日,清晨,被隔壁的祝立根叫醒,吃早餐。這個和我同齡但生日比我小的憨厚、老實、穩(wěn)重的男生一直默默地照顧著陸輝艷和我。這一程,對祝立根尤其感激。
早餐之后,由于滯留在哈爾濱的另一批老師和學(xué)員還沒有到,我們這些提前到達的老師和學(xué)員被安排去看石林。彭敏、寒吟、陸輝艷和我同坐一車,一路上,彭敏一直在背準(zhǔn)備參加《成語大賽》的材料,我們?nèi)伺紶栒務(wù)劥笈d安嶺,說說石林,偶爾拍拍車外的風(fēng)景山色,偶爾被崎嶇的路顛簸的直叫。一路上,重重森林,白樺、落葉松、樟子松、云杉等密集地交織著,構(gòu)成一片片一望無邊的林海。
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樹木,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種的樹木。
到達石林,我們踩著木質(zhì)的臺階,一層層向上走,邊走邊拍照,邊走邊采紅豆,邊走邊體味這蒙蒙細(xì)雨帶來的清爽和愜意。
中午,野餐,在石林。
而后,因天氣原因滯留在哈爾濱的老師李少君、霍俊明、李元勝和學(xué)員王琰到達石林。
午餐后,奔赴阿木爾小鎮(zhèn),因盛產(chǎn)藍(lán)莓又被稱為藍(lán)莓小鎮(zhèn)。
一進藍(lán)莓小鎮(zhèn),最醒目的就是小鎮(zhèn)的房屋建筑,均為藍(lán)色。令人不得不驚嘆經(jīng)營這個小鎮(zhèn)的人的良苦用心。
在藍(lán)莓小鎮(zhèn),我們吃藍(lán)莓,品藍(lán)莓酒,參觀酒廠,看霍俊明老師的書法。
晚餐,在藍(lán)莓小鎮(zhèn)。
回到漠河,已燈火輝煌。
13日,清晨,再次被祝立根叫起吃早餐。
早餐時,滯留在哈爾濱的老師和學(xué)員已全部抵達漠河。
至此,參加第32屆“青春詩會”的老師和學(xué)員全部到齊。四位輔導(dǎo)老師為:李琦、劉立云、李元勝、霍俊明。十五名學(xué)員為:張遠(yuǎn)倫、沈魚、祝立根、辰水、曹立光、方石英、嚴(yán)彬、左右、林子懿、王琰、林火火、臧海英、小蔥、陸輝艷、肖寒。
預(yù)備會議,強調(diào)紀(jì)律,分改稿組。我被分到第四組。
輔導(dǎo)老師為:霍俊明、彭敏。組員為:祝立根、嚴(yán)彬、小蔥、肖寒。
上午,在黑龍江的源頭,看清澈的江水、潔白的云朵、湛藍(lán)的天空,以及飛在俄羅斯對岸的鸕鶿。這片干凈的大地,令人敬畏。
午餐后,和曹立光、左右、陸輝艷一起走在小村里。木質(zhì)的房屋淳樸、自然,我們不停地拍照,對這村子的每一處我們都感到新奇。
我望著古樸的村莊、遠(yuǎn)處的高山、微涼的江水以及壓在頭頂?shù)拇髩K大塊的白云,既有浮云之感,又有大山的堅定。
四點,第32屆“中國北極·青春詩會”開幕式,拉開帷幕。
謝冕老師說,這是我們十五位學(xué)員真正向詩壇報道了。
晚上,歡迎晚宴。
晚宴之后,我們小組小聚。隨后劉年、王單單也趕到。午夜,他們?nèi)チ藗髡f中的胭脂溝。
14日,集體大遷移,奔赴北極村。
從漠河出發(fā),一路青山碧水,景點繁多。品北極泉水,看龍江第一灣,到北紅村……
迎著艷麗的夕陽。
踏著夜色。
我們分四處入住北極村的木質(zhì)的別墅。
由于時間緊,盡管很晚了,但我們還要到老師住的別墅去改稿。
改稿會上,霍俊明老師一一指出我們四個人詩歌的優(yōu)點和不足。我們每個學(xué)員又分別對其他學(xué)員的詩歌談了自己的看法。兩個多小時的改稿會結(jié)束后,已經(jīng)是凌晨一點多。
于茫茫夜色中,我們四個人數(shù)著星星,談?wù)撝舜说脑姡咴谀吧穆飞稀?/p>
聽著隱約的蟲鳴,隨著手機微弱的光,嚴(yán)彬和小蔥走在前面,我緊隨其后,祝立根知道我害怕,一直跟在我的身后。路程走到一半時,遇到了來接我們的地區(qū)作協(xié)主席魯微,詩會期間,他最辛苦。
15日,北極沙州。
于明亮的陽光中,最北一家、神州北極碑、北字雕塑、金雞之冠各處景點都令我們欣喜。陸輝艷和我走在大部隊的最后,一路流連。
下午,參觀了民俗館,到了最北郵局,用自己的照片做了一張明信片并印上漠河字樣。
晚宴,喝了一杯白酒,有醉意。
晚宴后,朗誦會。每個人都朗誦了自己的詩,商震老師和霍俊明老師分別唱了首歌,沈魚朗誦了祝立根的詩。我從我的詩集中選了最短的一首。
晚上,我們齊聚商老師的房間,喝酒,閑談,唱歌。
我因不勝酒力,途中逃跑,坐在樓梯的臺階上,聽他們笑,聽他們唱,聽他們說。
就這么靜靜地陪著他(她)們,也是好的。
凌晨散去時,沈魚和方石英,大醉。
離別在即,不醉是不對的,清醒著的人都要反省。
16日,從北極村返回漠河。其間,我們小組繞路去了趟觀音山。
午餐后,齊赴機場,共坐飛往哈爾濱的飛機。
哈爾濱機場才是真正的離別地,和各位老師一一握別,和其余14位學(xué)員揮手時,已淚流滿面。轉(zhuǎn)身,走向哈爾濱西站,一個人。
一場詩歌的盛宴結(jié)束了,相遇相聚的人,都在各自的路上。
喜歡沈魚的那句話:漠河昨夜酒勁歡,日后想念詩里見。
本欄編輯 韓學(xu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