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李建國
帕米爾高原上的婚禮
撰文·攝影/李建國
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為塔吉克披上了純潔神秘的面紗。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生活著這樣一個半耕半牧的古老民族——塔吉克族,他們是中國唯一的原住白種人。塔吉克族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能歌善舞,生活富有神秘色彩,他們的婚禮也別具一格。
女方給男方送禮的人撒面粉是塔吉克族特有的一種方式,也為婚禮帶來更多的歡樂。
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塔吉克族結(jié)婚最多的時候。2015年10月,我們一行4人帶著對塔吉克民族的敬重再次走進(jìn)帕米爾高原,近距離探尋和體驗這個古老而神秘民族的婚俗。
塔吉克族新娘要身著色彩艷麗的民族衣裙,腳蹬高筒皮靴,頭戴自己精心繡制的花帽,帽前垂掛“斯勒斯拉”(一排小銀鏈),耳戴銀制大耳環(huán),在4根長辮梢上系大紅絲穗,頭上圍一條四五米長的圍巾,臉上罩著面紗。新郎要在吐馬克帽上纏繞一條由紅白兩色綢布做成的紗拉,紅色代表熱情,白色代表純潔,腰上系著繡花腰帶。婚禮上沒有大型樂器,主要是鷹笛和手鼓,但節(jié)奏歡快,富有很強(qiáng)的民族特色。
除獨特的服飾外,特別值得一提的還有擊鼓祝福儀式。舉行婚禮之前,男女雙方在邀請親朋好友時,首先邀請村中一年之內(nèi)有喪事的家庭,將他們請到家里熱情款待,然后將手鼓放到他們面前,如果他們敲響手鼓,即表示他們同意舉行婚禮及婚禮的各項娛樂活動。意為: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忘記悲痛,擦干眼淚,振作精神,為即將結(jié)婚的年輕人祝福吧!這種相互體諒的和諧方式也是塔吉克族特有的。
塔吉克族的結(jié)婚儀式歷時三天。
第一天是儀式的序幕。男女雙方各在自己家中打扮和準(zhǔn)備,兩家都忙忙碌碌,喜氣洋洋。參加婚禮的客人都攜帶禮品前來賀喜,母親或長嫂要在送來的禮品上撒些面粉,以示吉祥。有些地方舉行婚禮時,女賓客除了帶禮物外,每人還帶一些白面粉,到新娘家時,紛紛把白面粉撒向墻壁,以示祝福。來客分別在男女兩家歡聚一堂,唱歌跳舞。
第二天,婚禮進(jìn)入高潮,新郎騎高頭大馬,由兩個伴郎相陪,親朋好友護(hù)駕,彈著民族樂器,浩浩蕩蕩到女方家迎親。當(dāng)天晚上,在新娘家正式舉行宗教儀式——尼卡。儀式由阿訇主持。儀式開始時,阿訇走到新人面前念經(jīng)祈禱,念完一段經(jīng)文后,端一碗鹽水讓新人共飲。接著往新人身上各撒一些面粉,然后雙手各拿一塊羊肉,在肉上吹口氣,右手的交給右邊的新郎,左手的遞給左側(cè)的新娘,并給他們各吃一口馕。這時,新娘父母及親友進(jìn)屋祝賀。這天晚上,女賓打起手鼓,男賓吹起鷹笛,紛紛唱歌跳舞,婚禮達(dá)到高潮。
載歌載舞的人們在大門口迎接新郎和接親的隊伍。
新郎達(dá)提艾買提在兩個伴郎的陪同下走進(jìn)新娘家。
新郎緊緊地拉著新娘的手走出新娘家。
“拜德爾汗”(婚姻之父)端過一碗鹽水,新人各喝一口,象征他們的愛情是永恒的。
瞧,新娘撩開面紗,眼神里露出嬌羞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天早晨,新娘與父母和親友揮淚告別,新郎和新娘同騎一匹駿馬,男在前,女在后,由迎親隊伍簇?fù)碇鴨⒊痰狡偶摇R宦飞蠌椬喔鞣N樂器,邊歌邊舞。馬到門前,婆婆給新兒媳端上兩碗加有酥油的鮮牛奶,新娘在馬上喝畢后下馬,進(jìn)入新房,蒙著面紗坐在屋里。這一天,新郎家大宴賓客,并舉行各種娛樂活動。
婚后第三天,娘家須攜帶禮物和飯食到新郎家,表示還掛記著自己的女兒。男家還要請阿訇和證婚人“拜德爾汗”前來做客?!鞍莸聽柡埂币彩撬俗逄赜械幕樗字?,他既不是男方的父親,也不是女方的父親,而是男女共同認(rèn)定的“婚姻之父”?;楹笕粲惺裁醇m紛,“拜德爾汗”會站在公正的立場來調(diào)節(jié),也許這也是塔吉克族人婚姻穩(wěn)定的一個因素吧。這一天,拜德爾汗和女方家的親戚及宗教人士到男方家做客,由拜德爾汗在大家的面前親自將新娘的面紗揭下,此后新娘方可參加勞動。晚宴后,娘家人在婆家住一宿,至此,整個結(jié)婚儀式才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