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1日,第74屆雨果獎頒獎典禮在美國堪薩斯城舉行,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借《北京折疊》擊敗同組作家斯蒂芬·金,摘得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劉慈欣的《三體》之后,又一位中國科幻作家獲獎。郝景芳也成為亞洲首位女性“雨果獎”得主。
生于1984年的郝景芳,200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后在清華大學經(jīng)管學院拿到了博士學位。高三那年,郝景芳參加了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并獲得一等獎。但同新概念的大部分作家不同,她不關注青春與疼痛,而是關注科學、哲學與文學的融合。生命有意義嗎?從中學起,她就開始讀哲學?!叭绻銖臎]關心過人的荒謬和無意義,沒遇到那個問題,當然不會想到讀加繆。但你如果積累了很多困擾……”思考多了,再遇到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物理學家薛定諤和玻爾,她只覺相見恨晚。原來,人可以是宇宙之王。孤獨深處,寫作成為她攀爬精神宇宙的天梯。
2013年,郝景芳進入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工作。每天,她都坐在窗明幾凈的辦公室里,研究經(jīng)濟結構轉型、財稅制度,忙得不亦樂乎。這是她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與之相比,科幻寫作只是她生活的一小部分,只有在夜晚女兒睡著之后,她才會把頭腦中溢彩流光的科幻世界寫出來。她的寫作節(jié)奏也很慢,從2006年開始寫作到現(xiàn)在,她的科幻作品僅有一部長篇科幻以及兩本短篇科幻小說集。
《北京折疊》正源于郝景芳的生活所見:有段時間,她租住在北京城鄉(xiāng)結合部,她和樓下的人聊天,聊他們生活的壓力,他們遠方的孩子以及對于生病的擔憂;幾小時后,她又在學校見到“揮斥方遒”的同學,在工作中接觸到世界500強的CEO……二者的生活并不相交,仿佛兩個不同空間疊加在一起的北京。“這些畫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滿,我需要一個載體將它們保存起來?!庇谑牵陀辛恕侗本┱郫B》。
在科幻作家寶樹看來,這篇科幻小說很特別,“太空未來、宇宙冒險這些浪漫色彩全沒有”,郝景芳筆下的北京城,除了能“像變形金剛一樣折起來”“幾乎就是一個現(xiàn)實主義”。事實上,郝景芳自己在科幻“坐標獎”的頒獎感言里也曾這樣表示:“我不認為它(《北京折疊》)是一篇幻想小說,我寫的也根本不是一個不存在的未來?!薄耙磺杏洃?,當下感受,心智運行,思考深入,所有的一切,都會搭建你的精神舞臺,邊緣能擴展到全宇宙的范圍。你的世界能浩瀚廣闊至此,這不是最珍貴的意義嗎?”
意外入圍雨果獎這事,讓郝景芳更加確認,在流沙一樣的外界,人長不出自己的根基;世俗的路徑,無法通往自由的遠方。得獎前后,她和她的小說不曾斷裂或者質變,人們只管嘩然,她要安靜地延續(xù)自己:“我不是找到了所有答案,但希望用小說引發(fā)大家的思考?!?/p>
郝景芳謹慎地接受采訪,無論坐立,腰身筆直,手指合攏,無論在哪個喧囂的場合,都自帶一種古典的潔凈,讓人想到那句:“風與水搏,海水壁立,如銀墻然”?!拔磥硎莻€體的世界,繁華與憂患會以更意想不到的形式上演。不管在哪種環(huán)境中,我都希望年輕人勇于探討自己的人生之路,國家的發(fā)展之路,甚至宇宙探索之路。不要停止?!?/p>
郝景芳說:“每個人都是一個獨孤宇宙,都是自己的王,沒有義務去演別人的劇本。任何他人,也都只是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有一個投影,能重合10%都很不錯。尊重他人,其實也是拯救自己。此刻,你能夠有片刻凝視我的精神世界,已是一種難得?!?/p>
熱議銳評:相對于作家,郝景芳可能更像一個思想者。她注重思考,時時保持著清醒的內視,安靜,甚至冷靜,比起很多人,她的目光更敏感,也投得更遙遠,所以即使身處日常的瑣碎之中,她也依然能夠提出和思考那些宏大的、指向未來的問題。
文學燭照過去,未來如何書寫,取決于時下的反思和改變。而揆諸自身,上下求索,正是郝景芳與《北京折疊》帶給我們的最值得借鑒的部分。(南亭)
素材運用:寫作的意義;保持清醒;思考是對自己的尊重;古典的潔凈;做安靜的自己;探討人生,探索宇宙……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南方都市報》《新京報》、澎湃新聞等)
編輯/華放 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