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志良
寫議論文。實際上就是與讀者交流自己對某個問題所持的看法,希望讀者理解和接受。如何才能讓讀者理解和接受?不少考生對此感到困惑,因為自己的作文好像已經擺事實講道理了,卻往往被老師批評為沒有說服力。
那么,議論文應該怎樣論述,才能讓人折服呢?下面擬作一些探究,供考生參考。
一、讓對方讀了你提的批評意見會有悔過之意
1.先站在其立場表示理解,再否定其想法中不夠成熟的一面。不能認為有些做法一概不對,如有合理的方面也要承認。
例1 當然,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在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趨勢下,停留也許便會被淘汰。在內心深處,大多數人還是向往成為像喬布斯、曼德拉一樣享譽世界的人。但是不要忘了,他們畢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往往會因為一心向前而忽略身邊的鳥語花香。
2.給出一個公認的標準,然后用相左的事實予以批評。
例2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表n愈一語點破老師的作用……與此相反,如今一些老師,只知道照著教輔念,不注重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打開知識這扇大門。最終讓學生對知識感到恐懼。
這一段給出老師應有的作用,然后列舉一些老師的教學表現(xiàn)與之對照,以顯示這些教師的失職。
3.指出大師可以那么做但并沒有那么做。
例3紅學癡儒周汝昌盡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于“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么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4.指斥其埋怨別人不能這樣做自己卻這樣做了,讓其在自相矛盾中覺得尷尬。
例4 當我們紛紛抱怨社會道德滑坡時,當我們滿懷怨氣地仇視著各種不良行為時,我們是否也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有沒有不當之處,抑或我們有沒有縱容助長過這類“惡”呢?
二、讓對方看到你的提醒會警覺起來
1.告知面臨的深重危機。有些人想問題,往往顧此失彼,考慮了這一面,忘記了另一面,因小失大。但是,他們自以為是,渾然不知。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是趙國很有影響的老臣,頭腦十分頑固。他聽到趙武靈王要改服裝,認為對不起祖宗,于是裝病不上朝。趙武靈王便親自登門告之“另一面”:趙國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與秦、韓兩國接壤。如今沒有騎馬射箭的訓練,憑什么能打退敵人的進攻呢?先前中山國依仗齊國的強兵,侵犯我們的領土,又引水圍灌都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幾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為恥。叔叔公子成聽后幡然悔悟,第二天他便著胡服入朝了。
2.告知愿望與結果可能截然相反。有些人根據以往經驗,打自己的如意算盤,認為可以心想事成。
像《燭之武退秦師》,秦伯認為攻占鄭國,秦國肯定有好處。燭之武點撥秦伯——亡鄭只對晉國有利,而對秦國有害。秦穆公不信。燭之武接著用事實粉碎他的夢想,晉國曾經過河拆橋,其原因是貪得無厭,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于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
3.告之美好現(xiàn)實已被糟蹋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例5在我們的學校里、家庭中,善于釋放微光并善于捕捉微光的“傻”孩子太少了!我們周圍,有的是言聽計從的乖寶寶,有的是見機行事的機靈鬼,有的是少年老成的班干部,唯獨缺少臉上冒著傻氣、心中卻泛著微光的“傻”孩子。是我們的孩子天生就沒有微光眷顧嗎?當然不是。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曾經有微光閃爍,只是在微光盡失的我們這些成人的冷眼里、嘲笑中、呵斥下,孩子們不敢釋放微光,乃至遮蔽微光,并最終放棄微光。于是,乖孩子多了,“傻”孩子沒了。
愛護孩子,珍惜美好,是一般人都會有的良知。例5如此一說,孩子的老師、家長自然會醒悟過來。
4.請對方與自然界中類似現(xiàn)象對照,察看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自然界中一些事物的特點,尤其是那些眾所周知的特點,一般是無從辯駁的。
達爾文的長子威廉,在一家銀行做普通職員,有些人總是在背后詆毀他。威廉無助地問父親應該怎么辦。達爾文試探著問兒子知道不知道,寄生在椿樹身上的大青蟲會有多少天敵,兔子有多少天敵,豹子有多少天敵,老虎有沒有天敵。達爾文是想借此告訴兒子,越是弱小的生物,天敵就越多。達爾文引申說,在公司里受到種種打擊,不是因為他什么地方做得不對,而是因為他眼下的弱小。就像椿樹上的青蟲,自然有幾百種天敵。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至少要做一只叢林里的豹子。威廉忽然警醒,勤奮起來,16年后他成了總裁,是遠近聞名的銀行家。當初,達爾文如果只是硬性灌輸一些大道理,真有可能會耽誤一個銀行家的誕生。
三、讓對方讀了你寫的勉勵內容會躍躍欲試
1.贊揚其言行折射出的精神品質。贊揚確實有一種推動力量,會鞭策對方向著你希望的方向前進。因為你強調了對方的價值,這樣的贊揚更容易打動人。
例6 你平凡,可你不甘于平凡。有人認為你是一粒沙,一陣風就可以注定你前進的方向,可你堅信自己是塊巨石;有人認為你是一顆星,一朵烏云便可把你遮出人們的視野,可你堅信自己是太陽;有人認為你是一脈新綠,稍微干涸便可以奪去你鮮活的生命,可你堅信自己是石縫間的生命。你雖為小卒,卻也有著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壯志,你堅信,沒有車道、馬蹄、炮臺的開路,你同樣可以斬將保帥。
2.在“所涉利益”方面給予刺激,易引發(fā)讀者強烈反響。
著名社會活動家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個夢想》中,先講因美國政府沒有兌現(xiàn)諾言而造成黑人目前的悲慘境遇。替當天來集會的黑人喊出了心中的不滿、怨憤。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會有反抗,前來集會的黑人自然群情激奮。最后說的雖然是“我”的夢想,但實際上是大家心中的夢想,是斗爭勝利之后美好的情景,很誘人,大家自然躍躍欲試。一先一后都關乎聽眾的利益,所以整個演講很有感召力。
3.勸對方努力,不必失望,不必泄氣,每個人都有機會。
例7 毛姆有口吃和心理疾病,這使他遠離做律師的夢想……韓寒坦言自己數學不好……好像確實是“人人殘疾”,可這又何妨呢?毛姆的“殘疾”給了他細膩的情感,使他獲得巨大的寫作資源……韓寒對數學的遲鈍也掩蓋不了他文章的鋒芒……人所不能,確為局限,但就像那棵樹一般,無翼無足,讓飛禽走獸傳播種子亦可暢游大地:就像那株薔薇一般,無水無肥,勇敢地突破圍籬亦可一展芳華。
在對方迷惘的時候,帶著真誠、熱情去勸導其正視自我,相信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對方會感動的。
4.明確此責任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例8近幾年,隨著“三錢”、朱光亞、何澤慧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去世,國家的重任落在了我們年輕一代的身上。我們應像孫中山先生說的那樣,擔當起重任,精神貫注,全力向前……
呈現(xiàn)諸如此類的棘手情況,讓對方無法忍心回避。 (責任編校/曾向宇)
高中生·高考指導201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