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博,劉彤,宋曉陽,孫陽,周竹君
(大連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遼寧大連 116023)
框架式浮子網籠在池塘養(yǎng)殖中的應用研究
陳文博,劉彤,宋曉陽,孫陽,周竹君
(大連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遼寧大連 116023)
刺參網箱育苗由于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比傳統的工廠化育苗優(yōu)勢明顯,目前已在北方大面積推廣,但網箱多架設在池塘的上層,刺參餌料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滿足要求,所以新的養(yǎng)殖模式——框架式浮子網籠開始進入養(yǎng)殖戶的視野,但該網籠是否可以解決生產上苗種成活率低的問題,還要進行相關的試驗。筆者通過分別在老池塘和新池塘的不同位置投放一定數量的刺參苗種,定期觀察苗種狀態(tài),驗收時定量刺參苗種,計算不同位置的參苗成活率,分析框架式浮子網籠在池塘中應用的前景??蚣苁礁∽泳W籠在育苗中接近池塘底部,由于底部餌料豐富,更能滿足刺參苗種生長需要,同時網籠的應用可以減少敵害,可以提高苗種成活率,更為生態(tài)、健康、高效,在未來的刺參生態(tài)養(yǎng)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該模式的成功應用到育苗中對于產業(yè)發(fā)展有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網箱育苗試驗池塘位于大連市普蘭店市皮口鎮(zhèn)夾心社區(qū)尹立勝養(yǎng)殖場。
框架式浮子網籠:圓環(huán)形網籠支撐板外徑48 cm,內環(huán)縫直徑38 cm、圓筒式網衣,網衣網目0.8 cm,網衣兩頭開口,內腔通透,開口處穿有收緊連接繩,網籠長140 cm。圓環(huán)形網籠支撐板上有均勻分布的三個圓孔,三根密封的塑料管與圓孔配合組成框架式浮子網籠。該網籠在海水中能產生1 kg以上的浮力。具體示意圖見圖1。使用時網籠兩端和內部加墜石使其沉底。
7月20日網籠入池,7月28日投苗,老池塘和新池塘的投苗數量和位置見圖2和圖3,投放苗種規(guī)格2 400頭/kg。
老池塘在進排水口中軸線距離排水口10 m、20m處各放置一個網籠1#、2#,距離中軸線5 m處設置網籠3#、4#,每個網籠投放海參苗種400個。新池塘在進排水口中軸線距離排水口10 m、20 m處各放置2個網籠5#、5′#、6#、6′#,5#、6#放苗種400個,5′#和6′#分別投放苗種600個;距離中軸線5 m處設置網籠7#、8#,每個網籠投放苗種400個。
圖1 框架式浮子網籠結構圖
圖2 老池塘投苗數量及投苗位置
圖3 新池塘投苗數量及投苗位置
10月10日對試驗網箱中參苗總量進行計數。
2015年10月15日對試驗池塘進行驗收,將網籠取出后對籠內苗種進行分別計數,新池塘各網籠苗種規(guī)格為900頭/kg,老池塘各網籠苗種規(guī)格為800頭/kg,具體試驗結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老池塘網籠驗收結果
表2 新池塘網籠驗收結果
根據試驗結果分析,在池塘應用網籠苗種暫養(yǎng)效果較好。在每個網籠里放入的苗種低于250 g(2 400頭/kg)的情況下,不同放苗密度下成活率基本相同。放在排水口附近的成活率較其他位置的成活率高,其他位置基本相同。新池塘成活率明顯高于老池塘。除以上數據結果外,老池塘的苗成活率雖然稍低,但其個頭明顯要大一些,原因可能是因為老池塘塘內的生物量要更高一些??蚣苁礁∽泳W籠在育苗中接近池塘底部,可以減少敵害,提高苗種成活率,做到加快刺參的生長速度,在未來的刺參生態(tài)養(yǎng)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10.3969/j.issn.1004-2091.2016.09.002
2016-01-15)
刺參優(yōu)質健康苗種生態(tài)繁育技術示范推廣(GCNT-LN-08)
陳文博(1984-),男,工程師,從事水產動物病害防治研究.E-mail:c990431231@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