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
閑話[中梗阻]
□王成
“中梗阻”是個形象化的比喻。以之喻政,也很貼切。黨中央、國務院的戰(zhàn)略決策,不為中間層次所理解,或有所歪曲,得不到真正的貫徹落實,群眾得不到實惠,收不到預期實效。這種常有發(fā)生的狀況,稱之為“中梗阻”也較為合適。
從中央到基層,中間有好多個層次。只要有一個層次出了問題,就會出現(xiàn)梗阻,達不到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的目的。梗阻出現(xiàn)在哪個層次,要做認真的調(diào)查研究,要到實地去考察,聽取群眾意見,仔細分析找到要害,作出判斷和決策。群眾最關心的是決策不能有誤,要對癥下藥,群眾還擔心歪嘴和尚把經(jīng)念歪了,好事辦壞。
“中梗阻”的出現(xiàn),基本上都屬人為。一是中間層次的領導,上下之間沒有形成真正的共識,或者是共識的基礎不扎實,尚有許多不同看法未能得到充分的交換和統(tǒng)一,形成不了真正的統(tǒng)一意志;二是某個層次的領導作風飄浮,官僚主義本位主義嚴重,使上情與下情不暢通,互不了解形成隔膜;三是中間的某個層次,庸人理政,出不了好主意又拿不出好辦法,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起了阻滯作用;四是有些人堅守利益固化的藩籬,不讓拆除,對八項規(guī)定、從嚴治黨有抵觸情緒,甚至變換手法繼續(xù)頂著干;五是貨真價實的貪腐分子在某個層次上起了攔路虎作用,上下聯(lián)手以權謀私,政策措施到此遇上斷頭路。有人雖已成了“死老虎”,但殘余勢力和殘留影響,不可低估。
針對上述情況分析,解決辦法當不止一宗。對一二三四種狀況的人都要謹慎處置。對沒有取得真正共識的,要首先做好坦誠的思想交流,讓他們把要說的話說完,諍言要聽納,不同看法要耐心聽取。交流時不宜斤斤計較,而要在道理上說個明白。還要大度寬容,嚴于律己,以求得認識上的真正統(tǒng)一和提高。對于二三四種情況,要本著治病救人的善意,給以教育批評和幫助,指出錯誤又鼓勵改正和上進。對教育無效、難以扶持者,則予以必要的調(diào)整和黨紀政紀的處置,庸者下劣者汰,與褒義的“能上能下”是兩回事。組織上處置一個人,要做到口服心服,是錯有應得或罪有應得,不是不關心,也不是甩包袱一腳踢開,而是要確保黨的整體的先進純潔和社會風氣的純正,使大家都懂得要按規(guī)矩規(guī)則辦事。對于第五種狀況的人,都是些性質(zhì)已定的犯罪分子,理所當然應零容忍,要手術治療。矛盾的性質(zhì)不同,處理的方式方法也應該不同,區(qū)別對待,不搞一刀切,才能更好地清除“中梗阻”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