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追憶
馬麗
記憶中的奶奶,身材嬌弱,皮膚白皙,三寸金蓮,穿斜襟大褂,梳一個后篹,典型的清末民初女子形象。
奶奶性格隱忍堅韌,勤勞善良,平易待人,為人處事不卑不亢,是我人生的引路人與奠基人。
記憶里,每天天微亮奶奶便悉悉索索地起床疊被,然后便是洗臉凈面,緊接著就是熬粥做飯,準備一家人的早餐。在熬粥的過程里,她也不閑著,打掃庭院、收拾院落、喂雞喂鴨、修籬編笆……一雙蹣跚的小腳走過家里每一處地方,打點一家子的生活起居。每每憶起,都不免唏噓感嘆。
那時父母忙,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家里家外,根本無暇顧及我們兄妹,從記事起,就由奶奶照管我們,我們兄妹都是奶奶一手帶大的。
那時沒有鐘表,即便后來有了,奶奶也是從來不看的,她的時間掐算得很準,等這一切都收拾妥當(dāng),飯也就做好了。現(xiàn)在想來,她雖然不懂統(tǒng)籌做法,卻一直合理地利用著時間。在等我們起床洗簌的間隙,她會坐在院子里的棗樹下,吸一口旱煙,這是她最愜意的時刻,也是她忙里偷閑中的休閑時光。當(dāng)時,不懂事的我很是不解,質(zhì)疑女子為何要吸煙?很是反感,還曾把她的煙絲撒掉,把她的煙鍋藏了,害得奶奶團團轉(zhuǎn)。后來母親告訴我,奶奶曾經(jīng)留下一個肚子疼的病根,而當(dāng)時缺醫(yī)少藥,沒辦法就只好用抽煙暫時緩解疼痛,時間長了,就成了習(xí)慣。可奶奶不是煙民,她每天只吸一口,然后便一整天不再染指。
奶奶是民國女子,雖然是大戶人家的女子,卻沒上過學(xué)校,不識字,但是她卻有著不同于街市女子的聰慧和胸懷。爺爺是十里八鄉(xiāng)鼎鼎有名的文化人,她十分敬重爺爺?shù)膶W(xué)識才華,她雖然不明白文化能給她帶來什么,但是她知道有文化才能得到別人的敬重和愛戴,有文化的人才能有遠大的見識和目光。所以她全力支持著爺爺,用自己嬌弱的身軀獨自包攬了生活重擔(dān),除了在生活上不讓爺爺費心插手,家里家外,漿洗縫補,在所有事上都以爺爺為重,給爺爺充足的時間和自由去做自己的事。甚至于爺爺干革命一走幾年杳無音訊,是奶奶一個人獨守著家里的老老小小,毫無怨言。別人的猜測質(zhì)疑,家里人的不理解,親朋好友的勸說,都未動搖奶奶堅定不移的信念。
奶奶說孩子他爹是去干事業(yè)了,男人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扯后腿!我問他不說,自有不說的道理!而我能做到的就是管好家,管好老人孩子,等他回來!
直到解放后,爺爺才告訴奶奶,自己是參加了共產(chǎn)黨,是一名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而當(dāng)時的組織紀律是上瞞父母,下瞞妻兒,自己那一走是去干革命,是提著腦袋去給老百姓打天下。奶奶平靜地說其實她早猜到了,中間有次爺爺帶傷回家,漢奸把日本鬼子引到家里搜查,因爺爺病痛中憔悴得都脫了像,終沒被認出,僥幸逃過一劫,奶奶就意識到了什么。只是她不太明白爺爺參加的是個什么組織,都做些什么事,反正她深信爺爺肯定是為群眾、為老百姓做事,做的肯定是好事!她說男人出去干事,肯定干的是大事,所以就不要多問,她能夠做的是生死相隨,不離不棄!鐵骨錚錚的爺爺也為之動容。在爺爺沒了音信的幾年里,支撐她的是那堅信不移、毫不動搖的精神信念!
奶奶注重文化,她用微薄的收入供孩子們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在那個生活艱苦、知識貧乏的年代,她讓每一個孩子都上學(xué)識字,接受了正規(guī)教育。她說知識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能讓人懂得道理,所以再苦再累,奶奶也咬牙支撐了下來。
奶奶有一雙勤勞的巧手,做得一手的好飯,還做得一手的好針線,她常常跟母親說,男人的衣腳滿街走,帶著女人的一雙手!意思就是從男人的穿衣打扮可以看出家里的女人是否勤快靈巧。奶奶的那雙手不僅打理家里,還操持家外,當(dāng)時孩子多又小,爺爺在外工作,她就擔(dān)負起全部重擔(dān),種田、澆園、施肥、捉蟲、收割、打場,她樣樣精通。那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不出三門四戶的三寸金蓮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負重;那纖纖玉手做出了常人無法做到的粗重;那羸弱的身軀擔(dān)負了常人無法擔(dān)負的重擔(dān)。歷經(jīng)磨礪,那雙手粗劣變形,像樹根一樣青筋嶙峋,骨節(jié)錯位,全部扭曲。就是這雙手,既創(chuàng)造了一家人的生活,還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記憶的長河里,奶奶總是在發(fā)篹里插著幾根繡花針,當(dāng)時小,不明白奶奶為啥要隨時帶著那些大大小小的針。后來才知道,奶奶有一手絕技,因奶奶的娘家祖輩為醫(yī),她也有一手好的針灸醫(yī)術(shù)。一枚普通的繡花針,在病人耳上或者手指、腳趾上刺一下,便能讓一個垂死的人重獲新生,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神一樣地膜拜奶奶,她卻從不以此居功,總是謙然一笑。母親說,奶奶用這不起眼的繡花針挽救了很多人,甚至好幾個都已奄奄一息,是奶奶把他們又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那幾枚大大小小的針是為了隨時能救人而準備的。我對奶奶肅然起敬,她雖然只是普通的家庭婦女,卻有著超越常人的品質(zhì)和德行。
奶奶慈祥溫柔,堅強秉正。她用心關(guān)愛著我們,無論多苦多累,從未在我們面前流過淚,也從未打罵過孩子,遇到難題問題,甚至我們不愿說給母親的心里話,都悄悄說與她聽,每一次迷茫委屈,都是她用最溫暖、最慈愛、最合適的方式開導(dǎo)化解。
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她用最樸實、最真摯的愛澆灌著我們,撫育我們長大。從童年到上學(xué)到參加工作,她一直守護著我們,每一個清晨,有她可口的飯菜和諄諄的教導(dǎo);每一個黃昏有她路口的迎候和關(guān)愛的詢問,她用默默的愛守護著我們,指引呵護著我們,從而讓我們幼小的心靈健康成長。
忘不了孩童時撲到她懷里的幸福,忘不了上學(xué)前她親手為我們準備好生活必需品的關(guān)愛,忘不了她四季交替、氣候變幻時的添衣去衫,忘不了學(xué)習(xí)上她苦口婆心的循循善誘,忘不了做人做事上她精神的指引,忘不了她孱弱身軀里那品質(zhì)的高尚!
奶奶享年92歲,她用自己的一生言傳身教,教誨指引著我們?yōu)槿颂幨隆艘哉\,品德為先。
(攝影: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