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學立
摘 要:中國古代治玉工藝一直因文獻記載極少,玉器制作工藝技術保守而令人感到神秘,少有人真正進行通盤研究。治玉之法:琢、割、磨、鉆、砣者古已有之,無非工具變遷自石、繩、骨、砂,至銅、鐵,使玉石制品日趨工巧。
關鍵詞:治玉;砣機;金剛砂;社會地位
中國傳統(tǒng)玉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治玉工藝因其冷門而鮮為人知。千百年來雖經(jīng)戰(zhàn)亂、天災及人為破壞,然而這一凝結先賢智慧的技藝不僅沒有消失殆盡,反而在滄海巨變中星火相傳,成為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傳統(tǒng)冶玉工藝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可以說是華夏美玉文化的一個縮影,通過歷代記載我們便可慢慢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中國玉器制作應用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手工劃刻,至今跨越8000多年。過程由簡到繁,由粗到細,每次的藝術高峰出現(xiàn)都與工具革新不可分割;當代古玉專家楊伯達先生就將玉器雕刻中使用的砣機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代砣機出現(xiàn)于史前紅山文化時期,利用中心軸旋轉的原理,砣具以石、木、骨、陶片等非金屬材料為制作工具。
第二代砣機,夏、商、周三代使用,改為青銅刀片、砣頭,操作上漸趨成熟。
第三代砣機仍為幾式砣機秦漢至南北朝使用,改為鐵砣頭。
第四代砣機使用從隋唐至1950年,為高桌式砣機器,使用鐵砣頭,一人操作,足踏、轉動,既明清使用的水凳。
第五代砣機為現(xiàn)代砣機,自1960年迄今,砣機由木質(zhì)改為鐵質(zhì),有足踏改為電動,解放了玉工的雙腳,砣頭改為人工金剛砂膠的膠砣,用自流水冷卻琢磨。
玉器制作工藝走過了8000多年的歷程。從普通的治石工藝中分化出來,獨立成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唯權貴者才能享用的藝術門類。
因玉料珍貴制作工藝繁瑣,其獨特的工藝流程更是深奧難懂,加之古代一直有著“工之子,恒為工;農(nóng)之子,恒為農(nóng)”的制約更使玉器制作局限于口耳相傳,秘不示人,技藝保守,決定了治玉技術發(fā)展滯后的特點。古往今來,玉工手捧冰冷的玉料,精心構思,描繪,切割,琢磨,創(chuàng)作出無數(shù)瑰寶被帝王將相達官貴人迷戀喜愛。
然而古玉工的社會地位卻極其低下,收入甚微。清代末年玉器行里流傳著這樣的打油詩:“嫁人不嫁琢玉郎,一年四季守空房。磨破手指血淋漓,賣兒賣女餓斷腸。”社會地位的底下致使歷代琢玉高手極少留下姓名,即使有也是曇花一現(xiàn)一筆帶過。
古代玉工先賢用其充滿智慧的頭腦、水滴石穿的精神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內(nèi)涵豐富、雕工精良的玉器瑰寶,成就了中國玉器的輝煌,為現(xiàn)代玉雕工藝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因如此,公司高層領導在深究浩如煙海的玉文化寶庫時神交古人,心游萬仞,挖其精髓,讓每位愛玉戀玉之人在欣賞玉本身的美和神韻時便于更深入體會玉工的思想,琢磨藝人是如何把冰冷的玉料賦予恒常的生命。使其成為傳世瑰寶,解其內(nèi)涵,得其最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