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輝
摘 要:《舞蹈鑒賞》作為高職院校藝術限定選修課程之一,具有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提升學生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能力的作用。它可以分別從審美、肢體語言、創(chuàng)作角度進行鑒賞同時輔以開放的考試方式以達到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舞蹈鑒賞》;定位;作用;途徑
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工作的加強,提升學生審美教育、學生藝術素養(yǎng)越來越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段璧歌b賞》作為藝術課程體系的一門限定性選修課程,是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豐富其內心世界和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和塑造美的能力為根本目的的一門藝術類課程。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開始走進高職院校課堂,并受到了高職學生歡迎,這一現(xiàn)象讓許多從事或者關心舞蹈教育的人感到高興和鼓舞。但是,要怎樣才能使得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真正地發(fā)揮出它應有作用,這也成為擺在每個從事高職院校舞蹈教育的人面前問題。
1 《舞蹈鑒賞》課程的自身定位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將《舞蹈鑒賞》這門課程定位為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由于開課時間短暫,很多人認為他是該課程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教學手段也比較簡單的一門課程,這也代表了高職院校很多領導、師生十分普遍的想法。在這一大背景下,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手段的選擇也就十分傳統(tǒng),往往就是依靠多媒體欣賞來進行傳統(tǒng)教學。教學模式的過度簡化,使舞蹈的審美價值無法進一步挖掘。而作為該課程受體——高職院校學生,在這種的定位下,也只是僅僅只會把這門課程簡單地作為補充學分的手段之一。因此,想要進一步提高此課程教育教學質量,應該進一步重新定位課程并改革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
《舞蹈鑒賞》這門課程應該是一門綜合藝術、文學、歷史等學科門類,具有較強的復合性和通用性,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舞蹈去感知藝術、了解藝術作品,而且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藝術作品深厚豐富的人文底蘊。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以舞蹈及藝術基本理論為基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對舞蹈藝術作品的欣賞、分析等活動,深入了解、深入挖掘蘊含于舞蹈藝術本身的美學知識,并從歷史學、藝術學、社會學等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藝術作品評價、鑒賞。通過欣賞教學、體驗舞蹈教學等手段加強學生對舞蹈等藝術作品的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舞蹈美學等基本概念的認知,對不同舞蹈種類所蘊含的文化的理解,促使學生通過在欣賞過程中了解舞蹈、喜歡舞蹈、愛上舞蹈。通過切實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變革,從而改變舞蹈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定位,提升舞蹈素質教育的地位。
2 《舞蹈鑒賞》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
2.1 《舞蹈鑒賞》是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舞蹈鑒賞》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公共藝術限定選修課,《舞蹈鑒賞》這門課程主要是通過欣賞者通過感受舞蹈本體所傳遞出來的思想與情感,從而讓學生在其中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和感受美,從而提升學生對舞蹈乃至藝術的整體審美素養(yǎng)。
2.2 《舞蹈鑒賞》在審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語言一般包括聲音語言、肢體語言及眼神,對于舞蹈來說,肢體語言是舞蹈這一藝術門類最重要的展現(xiàn)方式。通過肢體的舞動來表達內心的情感是舞蹈最本質的特征,古人云:“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謂之舞蹈?!敝挥性诮虒W中,讓學生真正舞動起來,才能讓學生真正切身體驗和感受到舞蹈藝術所帶來的獨特魅力。在進行舞蹈欣賞教學中,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舞者通過肢體語言所表達出的內心情感及思想情操,這也是其他姊妹藝術無法替代完成的。因此,《舞蹈鑒賞》課程在高職院校審美教育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 《舞蹈鑒賞》提升高職學生審美能力途徑探析
3.1 從審美角度進行鑒賞
對于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來說,很多學生以前很少接觸過舞蹈藝術,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先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興趣入手,提升他們對舞蹈興趣并讓學生愿意深入了解舞蹈藝術。初期的教學應該教一些舞種的入門知識,并教會他們一些最基本的欣賞舞蹈的方法,如果可以最好將這些欣賞方法編成口訣,以便于學生記憶。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曾有一個學生說:“在沒有上舞蹈鑒賞課之前,從不知道可以用舞蹈的眼光欣賞美,從未真正體會藝術能這樣打動人的心靈,真應該早點接觸舞蹈,這樣能讓我的精神世界更加多彩,人生體驗更加豐富。學會用藝術的眼光看世界、看舞蹈,真美!”當然舞蹈也有自己的語言,是一種人與人心靈溝通的方式。
3.2 從肢體語言角度進行鑒賞
為了達到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舞蹈藝術所帶來的美感,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只是講授者,更應是一個舞動者,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即興秀一段舞蹈讓學生近距離欣賞舞蹈藝術,可以拉近學生和舞蹈的距離,讓他們感到新奇,而且也能激發(fā)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盡管學生的舞姿可能會不是十分協(xié)調,但可以營造學生相互體驗舞蹈、切磋舞技的氛圍,還有學生把剛學會的舞蹈動作秀給家人、同學、朋友看是那一份自豪,這些都可以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這課程開設是有意義的。然而最重要的是通過讓學生近距離的學習舞蹈基本動作,可以增強他們對舞蹈的體驗感,還感受到了舞蹈所帶來的美與快樂,并且可以激勵學生用舞蹈肢體語言去與他人進行溝通,將舞蹈作品以視頻的方式向其他人展示,向其他人傳遞美、分享快樂。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錄制的視頻在課堂中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對其進行點評,讓學生能從自己的角度欣賞、理解舞蹈之美。
3.3 從創(chuàng)作角度進行鑒賞與開放的考試方式
對于課程的考核,我們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應建立以學生自主欣賞、自主創(chuàng)作作品為主的考核方式。很多高職院?,F(xiàn)在對于《舞蹈鑒賞》課程考試方式普遍的是讓學生拍下一個自己認為最美的舞蹈動作,并闡述自己的理由。這個動作可以是自己獨自展示,可以使團體合作,也可以是網(wǎng)絡上搜集的資料。實踐結果有的學生獨自展示,有的是老師展示的舞蹈動作,也有根據(jù)視屏或其他途徑欣賞到的動作再加入自己的改編。最后,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學生們從一開始的審美有一定缺陷,對舞蹈知識知之甚少,到課程結束時,同學們審美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對舞蹈知識也有了認識,學會了欣賞舞蹈的內涵。
參考文獻:
[1]黃明珠.中國舞蹈藝術鑒賞指南[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呂藝生.舞蹈大辭典[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3]畢序秋.高校藝術素質課初探——舞蹈鑒賞[J].藝術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