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錦艷
(江蘇省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江蘇 阜寧 224403)
探究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
袁錦艷
(江蘇省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江蘇 阜寧 224403)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構建已經(jīng)成為教育行業(yè)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對教育者提出的全新要求,尤其是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構建高效課程更為重要。文章圍繞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對英語教學的策略進行了重點分析,對提高課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小學英語;教學特點;挑戰(zhàn);策略
社會信息化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到來,使英語變的越來越重要,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之一,英語已經(jīng)成為了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對于學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在平常生活中很少涉及,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是特別高,在開展小學英語的教學時,一定要按照英語的教學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并積極應對遇到的挑戰(zhàn),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文章通過分析小學英語的教學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對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第一,教學內(nèi)容比較簡單,基本上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接近,而且比較符合學生的根本需求;第二,在課堂教學中將任務、教學結構、語言功能等結合在了一起,通過的聽、說、唱、玩等形式豐富了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教學方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通過手、眼、耳并用的方式提高了英語知識的教授水平,擴展了學生的英語思維;第四,教學活動比較靈活,而且以學生為主,切實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第五,教學模式比較先進,加強了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使學生對英語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利于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和背誦。
(一)教師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師資力量對英語教學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一些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亟待提升,不能為學生帶來良好的教育,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也得不到提升。所以,要想加強小學英語的教學水平,一定要注重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二)教學方法比較滯后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只注重自己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導致學生認為英語課過于乏味、枯燥,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厭學的現(xiàn)象,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三)忽略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想象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本應該讓學生通過探究進行理解的知識,教師都主動進行了講解,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阻礙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關鍵,只有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教師的教學才會取得相應的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時,除了要求學生理解英語單詞的含義,掌握相關內(nèi)容,還要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比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動物帽子,戴在學生的頭上,并設計一個動物開會的情境,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首關于動物的英文歌,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說出其他同學代表的是什么動物,如Dogs,cats,elephants。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掌握了很多動物的英語讀法,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圖文并茂,活躍課堂氣氛
圖文并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特別是在缺少教學工具的情況下,能夠讓學生對英語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而且,通過這種方式還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6 Colours的教學時,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關于顏色的知識,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喜歡什么顏色,之后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出常見的顏色,如紅色、黃色、綠色、紫色等,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受,從而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另外,該種教學方式的應用還能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習效果。
(三)實施任務教學,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任務教學就是將學生作為主體,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展開特定的教學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在開展任務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競賽的形式,這樣更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比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 Our new home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為其準備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創(chuàng)作一個全新的房間,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在房間里應該放什么東西,不應該放什么東西,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待學生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評選出做好的作品,并給予相應的獎勵,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文章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進行了探究,總結出只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而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
[1]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07.
[2]余向娟.小學英語教學特征分析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zhàn)[J].新課程(下),2015,12.
[3]于盡美.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及面臨的挑戰(zhàn)[J].校園英語,2016,05.
袁錦艷(1980-),女,漢族,江蘇阜寧人,江蘇省阜寧縣郭墅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