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睂W校、家庭共同承擔著學生健康生活、快樂學習和幸福成長之責,共同擔當著引導學生崇尚真善美之重任。
近年來,我們借助網(wǎng)絡與信息技術,搭建家校合作的信息化溝通平臺,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協(xié)調,相互配合,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數(shù)字校園”讓家長成為學校的合作伙伴
在“數(shù)字校園——家?;印边@一平臺上,區(qū)域內(nèi)每個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級主頁、短信平臺、視頻直播、在線作業(yè)、學生成長足跡、學生作品、微課程、微視頻,還有各科學習進度計劃、作業(yè)評價反饋、家長義工招募信息等。每個老師、學生、家長都可隨時登錄平臺互動交流。學生在學習上有疑惑,可快捷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有的同學生病在家,可以得到師生的問候和幫助;有的同學心里有解不開的小疙瘩,心理輔導教師可在線單獨對其疏通開導;老師也能及時進行“家訪”;家長咨詢相關事宜,總能得到第一時間的答復。
借助這一平臺,家校溝通與家校合力輕易就可得到實現(xiàn)。塔山小學僅2年級3班的班級主頁,訪問量就已達到21萬多次,發(fā)帖1200多個,回復9000多條,家校交流非?;钴S。5年級1班家長委員會在家?;悠脚_上組織策劃的“我給天鵝送年貨”活動,就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威海有一個全國聞名的天鵝湖,每年11月份至翌年4月份,幾萬只大天鵝、野鴨、大雁不遠萬里,從西伯利亞、內(nèi)蒙古等地成群結隊悄然降落,棲息越冬,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天鵝湖,被譽為“東方天鵝王國”。這是很好的天然教育資源,所以“我給天鵝送年貨”這樣的活動便應運而生。班主任老師通過互動平臺給家長們發(fā)布周末去天鵝湖的活動,號召每個家長積極參加。相關的準備事宜,比如給天鵝的“年貨”最好是玉米和小麥,事先準備盛放垃圾的袋子等,都通過互動平臺發(fā)布,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互動平臺上氣氛活躍,號召效果更好。家長們積極響應,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比如,給領隊老師準備一面小黃旗,在活動前向學生和家長普及與天鵝、天鵝湖相關的知識等。
長征小學充分利用“環(huán)翠數(shù)字校園”,建立了“知行家長網(wǎng)校”。網(wǎng)校欄目豐富多彩,有“家長學堂”“家庭風采”“家庭顧問”“家校大事記”“聊聊咱們的孩子”“校外實踐”等多個欄目,快捷地反映家校動態(tài),貼心指導家教方法。以“聊聊咱們的孩子”欄目為例,經(jīng)常有家長就孩子的近況提出自己家教上的疑惑,問題只要提出來,馬上有熱心的家長給予最及時、最貼心的幫助。網(wǎng)校里還分享了不少家教的好文章,對教育孩子很有幫助。于是,一個家長的經(jīng)驗變成了全校1200個家庭的經(jīng)驗,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網(wǎng)校良好的參與性、互動性,吸引了大批愛學習的家長。許多家長反映,利用家?;悠脚_,每天都能了解到孩子的表現(xiàn)情況和學校動態(tài),讓家長心中有數(shù),還可以和教師進行坦誠交流,商討合作育人策略,在家更好地教育孩子。
此外,借助“數(shù)字化校園”平臺,定義以關鍵字查看班級、操場、食堂等的視頻,就可以看見這個班級的活力與文化、可以看到廚師們在做飯和炒菜,打造“透明食堂”,真實展示學校發(fā)展情況,讓家長安心和放心。
數(shù)字化校園家校溝通互動平臺的推廣和應用,為家長搭建了一個家校同心、交流教育、提升素養(yǎng)的平臺,為家長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指導和幫助,有助于凝聚家校教育合力。
微信公共平臺,手機里的家長學校
學校微信公共平臺以多樣、靈活、便捷的信息共享方式,“落戶”家長的手機里,通過構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學習平臺,開創(chuàng)各項服務功能,促進學校與家庭的溝通交流。例如,學校向家長推送完整的、圖文并茂的信息,讓他們及時了解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緊密配合學校;同時,發(fā)送互動問題,問需于教師和學生,問“政”于家長,與學生和家長時時保持聯(lián)系,讓家長參與學校的共同建設,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
在千山路小學“濃情中秋親子團圓”的家校聯(lián)誼活動中,孩子們與輔導教師們高興地談論著中秋節(jié)的來歷、傳說和習俗。最讓他們興奮和難忘的,是現(xiàn)場制作月餅的快樂體驗。各班學生代表與留守兒童一對一牽手,一起分享中秋祝福。輔導教師利用手機拍攝下孩子們現(xiàn)場制作月餅的視頻,利用微信發(fā)送給千里之外的家長,讓思兒心切的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分享中秋祝福。遠在內(nèi)蒙古打工的黃小雨的媽媽看到了女兒在歡快地做月餅和吃月餅的畫面,熱淚盈眶,看到女兒純真的笑臉,她放心了,用手機給老師發(fā)來了真摯的感謝短信。
打造手機里的家長學校,讓家長的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讓絕大多數(shù)原本沒有交集的家長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分享各自的家庭教育經(jīng)驗。網(wǎng)絡信息技術提供多方位展示舞臺,用以表揚教師、學生“每月之星”,用以展示教師魅力或鼓勵學生;還可以發(fā)表學生文章和作品,讓更多社會的人士加入微信公眾平臺收看學生們的文章和作品,及時為他們點贊,讓賞識教育無處不在。
如今,信息技術已成為環(huán)翠家校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擴大了家校雙向的信息交流面,彌補了學校在學生、家長與教師三者溝通上的不足,更加促進了家校合作,共生共長。風物長宜放眼量,環(huán)翠區(qū)家校合作的育人模式還將繼續(xù)做出有益的嘗試,譜寫教育發(fā)展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山東威海市環(huán)翠區(qū)教育局)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