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中國經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在“2016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在全球總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中國現(xiàn)在需要推行更強的需求側措施,如果沒有需求側措施,供給側改革可能適得其反。這一觀點引發(fā)了關于需求側和供給側改革之間如何實現(xiàn)均衡的討論。
在斯蒂格利茨看來,美國從1970年代后期到全球金融危機結束所推行的供給側改革從很多方面對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傷害:增長放緩、政府和貿易赤字增加、儲蓄率和勞動參與率下降、不平等加劇……部分供給側措施甚至直接導致了美國和世界在2008年遭受的經濟危機。這種看法的落腳點在于,供給側改革最大的負作用,就是不會提振需求,而需求才是當前中國和世界經濟真正需要的。
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在本次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承受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和通縮壓力。那么,中國政府是否需要推行更強的需求側措施,以平衡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短期負面作用?不同的答案將意味著所采取的經濟政策不同:如果強調供給側改革,就要堅定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如果強調需求側問題,政策重點就會繼續(xù)放在擴大政府投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回答上述問題需要厘清中國的供給結構究竟存在哪些不合理之處。中國當前供需失衡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緣于大量生產性資源被低效率的部門掌握,無效供給不斷增加,導致內需不足。投資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和經濟運行主管部門在諸多領域的投資、價格和產量等方面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生產要素的配置,進而影響供給體系格局。
理論上,在市場有效的情況下,供給側能夠自發(fā)根據(jù)需求側的變化進行調整,恢復供需平衡。然而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情況中,供給側存在大量結構性問題,市場價格機制沒能充分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導致市場無法自動實現(xiàn)平衡。同時,供給結構的不合理,也使得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的有效性遭遇挑戰(zhàn),政策對需求管理、經濟結構轉型以及防范風險的邊際效應遞減。
因此,在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無法自發(fā)實現(xiàn)均衡的情況下,要求政府通過供給側改革針對上述結構性問題進行調整。當前中國供給側改革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中國經濟走出本輪經濟危機,更重要的是完善市場機制,確保未來的資源配置合理高效。
從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平衡來說,考慮到經濟長期發(fā)展?jié)摿?,應當更加強調供給側的強基固本,需求側管理則主要是熨平周期性波動。所以,需求側的政策應該是穩(wěn)定的,對于短期波動應保持定力,只有在干擾了經濟增長長期因素改善的前提下才進行調控。
再進一步,中國最需要哪些供給側改革措施?
當前,有一種政策傾向是通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核準手段來解決經濟結構調整問題,例如不予核準產能過剩領域的投資項目。這種方式看起來似乎很有效,實際上是以一種新的扭曲來替代原有的扭曲,無法滿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
我們認為,最重要的供給側措施應該是減少政府對市場主體的干預,減少政府直接參與資源配置,促進競爭。以去產能為例,去產能的核心不在于政府出面壓縮產能,而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市場環(huán)境,讓沒有競爭力的企業(yè)和產能退出。政府的政策還應注重重如何防止過度整合。從長期來看,過度整合是一種“不利的”供給側改革措施。
因此,供給側改革應側重于以經濟手段理順市場機制,使市場在調節(jié)供需平衡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政府則應創(chuàng)造讓企業(yè)和市場發(fā)揮作用的制度環(huán)境,優(yōu)化公共服務,加強市場監(jiān)管,彌補市場失靈;而非寄希望于通過行政手段實現(xiàn)人為的均衡,導致走向過度調控的極端。
總而言之,中國當前面臨著需求不足和結構性改革兩方面的挑戰(zhàn),實現(xiàn)政策平衡和找準政策發(fā)力點非常重要。一方面,要避免經濟增速放緩和通縮互相強化,導致經濟陷入斷崖式下跌的風險;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經濟轉型期盲目擴大刺激,因不恰當?shù)膶捤烧叻糯蠼Y構問題。最根本的出路,仍然是要推動市場化改革,以市場化的經濟手段逐步替代以政府為主的刺激措施。
(本刊編輯吳思執(zhí)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