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川山
一個人也要活成一支隊伍,這其實并不難。在這個充滿規(guī)則的世界里,我們已然是一支步伐整齊的隊伍。
你須在3歲前學會自己洗澡、吃飯,你須在7歲前入學,你須在18歲前考入名校并在此之前不能戀愛,你須在22歲前找到光耀門楣的工作自食其力,你須在30歲前結婚,你必須老老實實地生活下去。
有規(guī)律地生活是一種成熟,按規(guī)則去生活則是庸俗,可你不按規(guī)則去生活,在旁人眼里那就是傷風敗俗。
我的表姐是個不守規(guī)則的游行俠,第一次只身前往東南亞徒步旅行那年,全家人都快急瘋了。她回來時已是半年后,一路上她住最廉價的旅館,穿最廉價的衣服,卻度過了一段最享受的生活。
畢業(yè)后的三年里,她三次跳槽,每次都是存夠錢便辭職上路?,F(xiàn)在她在新浪網(wǎng)工作,領導問:“如果我不批你的假,你怎么辦?”表姐說:“那我們可能就只能做朋友了?!敝链耍I導也“怕”了她。
我明白了,沒有誰再能阻擋她上路。拋開“責任”不談,我是羨慕表姐的?!霸诼飞稀辈⒉皇沁m合所有人的生活,但她正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上大學時很喜歡一首歌——幸福大街樂隊的《一只想變成橘子的蘋果》。大部分人對歌詞的解讀是“諷刺那些不珍惜自己擁有的、向往別人的生活的人”,可在我看來,并非如此。
歌中講述了一只想要變成橘子的蘋果的故事,這只蘋果有理想,想追求自己喜歡的生活,“變得豐滿一些性感一些,變得酸酸的”,不被世人同化,卻又徘徊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交叉口。歌詞反復唱著“這么笨的蘋果,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大概是一個迷茫的年輕人的自嘲吧。
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一顆不俗的心,喜歡別致的事物,追求另一種生活。這種情懷,在我看來極其可貴。那時我們思考的不是“我被誰需要”,而是“我需要什么”。
作家毛姆在《佛羅倫斯月光下》借主人公羅列之口說:“據(jù)我所知,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使用,我非常喜歡它。如果我不充分運用我的機會,那我是多么傻的人!我還年輕,我也知道青春不會長久,那么我為什么不能趁有機會的時候盡量快活呢?”
豐滿而性感的生活,任誰都是喜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