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雄波,陳益嫻,曹現(xiàn)濤,盧興潮,樊曉琳,閔水發(fā),邊銀丙**
(1.湖北生態(tài)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武漢430070;2.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湖北武漢430070)
制袋時間與催芽方法對秋栽黑木耳菌袋出芽率的影響*
江雄波1,陳益嫻1,曹現(xiàn)濤2,盧興潮2,樊曉琳2,閔水發(fā)1,邊銀丙2**
(1.湖北生態(tài)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武漢430070;2.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湖北武漢430070)
對秋季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3個批次(制袋時間分別為2014年9月1日、9月15日、10月20日)的菌袋分別進行拱棚催芽處理,連續(xù)記錄15 d拱棚內(nèi)的溫度和相對濕度,第1批次菌袋在早中晚平均溫度在4.5℃~12.1℃范圍內(nèi),中午12:00平均溫度在9.8℃~18.5℃范圍內(nèi),平均相對濕度在67.4%~82.3%范圍的條件下,耳芽可以正常形成,拱棚催芽處理與空白對照之間無顯著差異。處理5周后的結果顯示,在第1批次和第2批次的菌袋中,2種保溫處理方法(分別為水泥地和林木苗圃表面擺放菌袋,均覆蓋薄膜和稻草)出芽率(85.8%和82.0%)與對照處理(林木苗圃地表面擺放菌袋,但不覆蓋薄膜和稻草)的出芽率(61.3%)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第3批次的菌袋在催芽處理30 d后僅有零星耳芽形成,40 d后大量感染病菌。湖北地區(qū)秋栽黑木耳宜于9月中上旬制袋,11月中上旬刺孔,并采用拱棚薄膜催芽處理可確保耳芽形成。
黑木耳;制袋;拱棚;催芽;溫度;濕度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營養(yǎng)豐富,具有降血壓、血脂等保健功能,在我國各地廣泛栽培[1]。催芽是黑木耳栽培管理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菌袋出芽率與黑木耳產(chǎn)量密切相關[2],在我國東北地區(qū)已經(jīng)開展了對春栽黑木耳耳芽形成條件的研究[3-4]。南方黑木耳產(chǎn)區(qū)為了避免春栽黑木耳在原基分化期感染各種病菌,近年來開始探索黑木耳秋季袋栽模式,但黑木耳耳芽形成的條件尚不明確,菌袋出芽率低,嚴重影響黑木耳產(chǎn)量和質量。本文研究了催芽方式和制袋時間對秋栽黑木耳菌袋出芽率的影響。
1.1供試菌株
黑木耳單片5號,系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保藏的栽培菌株。
1.2制袋與刺孔
黑木耳袋栽采用常規(guī)的木屑培養(yǎng)料配方,聚乙烯塑料袋,大小15 cm×30 cm,按照常規(guī)方式進行制袋和接種[3],試驗于2014年9月~翌年3月在湖北省大冶市楚林林場進行。
將黑木耳菌袋分不同批次制作和刺孔。第1批次制袋時間為2014年9月1日,于11月1日進行刺孔;第2批次制袋時間為9月15日,于11月18日進行刺孔;第3批次制袋時間為10月20日,于翌年2月6日進行刺孔。菌絲長滿菌袋后經(jīng)過10 d~15 d的后熟期,然后進行刺孔,平均每個菌袋刺孔130個。第1批次和第2批次菌袋于2014年12月10日開始搭棚催芽,第3批次于2月10日開始搭棚催芽。
1.3催芽方法
采用2種方法進行搭棚催芽處理。處理I為在水泥地表面擺放菌袋,處理II為在林木苗圃地表面擺放菌袋。首先在地表面鋪1層稻草,將已刺孔的菌袋垂直擺放在稻草上面,菌袋之間相距2 cm~3 cm;在菌袋上方用竹片支起拱棚,拱棚高于菌袋約5 cm~10 cm,覆上薄膜,薄膜上再蓋一層稻草。在不同催芽處理方法中,3個批次各擺放150袋,分3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50袋。白天將稻草揭開,晚上再覆稻草保溫。每天12∶00~14∶00揭開薄膜,進行通風換氣;根據(jù)菌袋表面干濕度適當噴水,保持空氣濕潤。對照采用林木苗圃地表面擺放菌袋,但不覆蓋薄膜和稻草。每天7∶00、12∶00和19∶00分別觀測記錄催芽棚內(nèi)溫度和濕度,連續(xù)觀測15 d,計算3個時間點溫度的平均值,得到每一天的平均溫度;計算3個時間點相對濕度的平均值,得到每一天的平均相對濕度。
1.4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軟件Spass2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各個處理水平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1保溫處理15 d的出芽情況及生長環(huán)境條件
2014年12月10日~2014年12月25日,連續(xù)15 d觀測2種催芽方式下溫濕度變化,見表1。
表1 拱棚內(nèi)催芽處理15 d的溫濕度與出芽率
結果表明,拱棚內(nèi)早、中、晚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均明顯高于對照處理。處理I在中午12∶00平均溫度達18.5℃,明顯高于對照區(qū)的9.8℃。早晨7∶00溫度差距更為明顯,處理I和處理II拱棚內(nèi)溫度分別是對照區(qū)的30倍和18倍以上。處理I和處理II早晚空氣相對濕度都在82%以上,中午仍維持平均相對濕度76.40%和73.79%。
從12月10日開始催芽,12月25日開始第1次統(tǒng)計出芽情況,發(fā)現(xiàn)不同批次的菌袋出芽情況差異較大。在第1批次的菌袋中,處理I、處理II與對照處理的平均耳芽數(shù)分別為51個、40個和33個,2種催芽處理平均出芽率(39.2%和30.0%)均高于對照(25.0%),但三者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在第2批次的菌袋中僅個別菌袋上零星出現(xiàn)耳芽,第3批次菌袋中沒有耳芽形成,未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在第1批次的菌袋15 d的催芽過程中,各個處理時間點的平均溫度在4.5℃~12.1℃范圍內(nèi),中午12∶00平均溫度在9.8℃~18.5℃范圍內(nèi),平均相對濕度在67.4%~82.3%范圍內(nèi),表明在此溫度和濕度范圍內(nèi),耳芽可以正常形成。
2.2催芽處理5周后的出芽情況
2.2.1第1批次菌袋的出芽情況
2個批次的菌袋在催芽處理5周后的出芽情況見表2。
表2 兩個批次的菌袋在催芽處理5周后的出芽情況
對第1批次的菌袋催芽處理5周后,處理I平均每個栽培袋上耳芽達112個,處理II平均每個菌袋耳芽達106個,對照平均僅有80個,它們的出芽率分別達85.8%、82.0%和61.3%。2種催芽方法效果均較明顯,彼此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它們與對照處理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從樣本的標準誤來看,2種處理之間樣本內(nèi)波動均小于對照,表明催芽處理的菌袋出芽均勻度優(yōu)于對照,這與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相一致。催芽處理5周后,部分耳芽已膨大形成耳片。
2.2.2第2批次和第3批次菌袋的出芽情況
催芽5周后不同處理的出芽情況見圖1。
圖1 催芽5周后處理I(上)、處理II(中)和對照(下)的出芽情況
2種催芽處理方法對第2批次菌袋的出芽率影響小,出芽率分別為64.7%和64.4%,而對照處理出芽率僅為48.3%。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2種處理與對照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2種催芽處理方法具有顯著的催芽效果。
第3批次菌袋制袋時間明顯較第1批次和第2批次偏晚,且因為氣溫下降而導致菌絲難以長滿菌袋,于2015年2月6日完成刺孔。盡管催芽方式相同,但直到2015年3月26日,仍僅有零星的耳芽出現(xiàn),4月6日檢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菌袋刺孔處已經(jīng)感染病菌。
耳芽形成是黑木耳從營養(yǎng)生長階段向生殖生長階段成功轉化的標志,這種轉化不僅需要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和O2[7],還需要菌絲達到適宜的生理狀態(tài)。研究菌絲接種時間和環(huán)境條件對耳芽形成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價值。因為一旦耳芽形成,病菌就難以感染菌袋造成危害和損失,標志著黑木耳袋栽成功。在黑木耳秋季袋料栽培中,由于菌絲培養(yǎng)和耳芽形成期間氣溫逐步下降,黑木耳菌絲在低于15℃的條件下生長緩慢,后熟期也可能延長;而耳芽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溫度。本試驗中采用拱棚催芽方法,主要是從溫度和濕度兩個方面考慮,塑料薄膜在陽光下因為溫室效應而升溫較快,中午適當噴水有利于避免菌絲表面干燥。試驗結果表明,湖北地區(qū)只要在9月中上旬制袋,11月中上旬刺孔,并采用拱棚薄膜催芽處理,完全可以確保秋季代料栽培成功。本試驗中第3批次菌袋出芽率極低,這可能與菌絲生長緩慢,生長期過長而出現(xiàn)老化,錯過黑木耳耳芽發(fā)育的最佳時期有關。至于黑木耳菌絲形成耳芽之前,是否需要達到一定的積溫,有待進一步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5]。在黑木耳秋季袋料栽培中,應盡可能根據(jù)當?shù)貧夂驐l件,適時制袋,并采取措施進行催芽處理。
[1]程瑤,程鑫,李昕,等.單片黑木耳栽培管理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1(1):43-45.
[2]穆丹.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催芽處理方法研的究[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07(4):70-71.
[3]呂作舟.食用菌栽培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3.
[4]韓增華,張介馳,劉佳寧,等.不同催耳芽方式對北方黑木耳栽培出耳的影響試驗[J].食藥用菌,2012,20(6):344-346.
[5]劉佳寧,張介馳,馬慶芳,等.不同溫度和光照條件下黑木耳次生菌絲形態(tài)的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5(6):14-15,20.
S646.6
A
1003-8310(2016)03-0078-03
10.13629/j.cnki.53-1054.2016.03.018
*項目來源: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示范項目資助(2013HBTG02)。
江雄波(1975-),男,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經(jīng)濟作物栽培研究。E-mail:stxycyb@163.com
**通信作者:邊銀丙(1963-),男,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食用菌栽培與育種。E-mail:bianyb.123@163.com
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