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不知道是怎么興起的,我上小學的時候,學習小提琴幾乎成了院子里的小孩子們中的一種時尚。我家住5樓,當時和4樓還有6樓的兩個女孩子在同一個老師家學小提琴。我們仨一起報名,一起買書,一起上課,回家后一起練琴——樓上樓下比賽“鋸木頭”。
剛開始,老師教我們識譜和打節(jié)拍。我就是從那時開始養(yǎng)成一個習慣:哼歌的時候,腳掌一定要拍著地面打節(jié)拍,這幾乎成為一種條件反射,如果按住我的腳,我連歌都哼不出來。后來,我們開始拉一些非常簡單的練習曲,盡管曲譜只有兩三行,可我還是為自己終于能夠拉出連貫的旋律而揚揚得意,一遍又一遍地練,神采飛揚,身體跟著琴上下起伏,閉著眼睛,想象自己站在交響樂團的最前面。
上小提琴課是開心的。每周有那么幾天,吃完晚飯,媽媽會騎著自行車帶我去老師家,在彌漫著飯香的客廳里,我一邊用腳掌拍地,一邊“鋸木頭”——我一直擔心老師會消化不良,畢竟我拉出來的音樂確實不夠下飯。待老師點評完畢,我會再學習一首新的曲目,然后坐著媽媽的自行車回家。記憶中學琴的夜晚似乎一直是夏天,因為風吹過來暖暖的,夾雜著媽媽的發(fā)香。我拎著琴盒,晃悠雙腳,小聲哼著歌——腳掌拍不了地,拍拍空氣打節(jié)奏也是可以的。
小提琴的入門練習的確十分枯燥。為了給自己找點樂趣,我給很多簡單的曲子都填了詞,拉琴的時候會在心里默唱。有時候老爸興致來了,也會站在我身邊跟著我一起唱。有一首歌我印象很深,曲譜很短,但旋律簡單易記,我填了詞,還給曲子起名《看見白菜》。當老爸跟著我的琴聲唱著“看見白菜”這樣的歌詞,還依然十分深情的時候,我心里一熱,覺得應(yīng)該為這樣的藝術(shù)獻上我全部的熱情。
這期雜志里,我選了一篇劉軒的《學琴,從此變成了拔牙》,他寫的就是自己的學琴經(jīng)歷。文中有個場景很觸動我,劉軒寫父親聽著自己彈奏的鋼琴曲,和母親在一旁跳起了華爾茲。多溫暖!這是很生活化的藝術(shù),是藝術(shù)經(jīng)過生活的洗禮,沉淀出的點滴和瑣碎。在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我也在慢慢靠近這種藝術(shù)的真諦:融入我們的生活,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不管學習藝術(shù)的結(jié)果如何,只要有過真正被觸動的一刻,那這學習就是有價值的;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我們才終于理解了,藝術(shù)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劉軒學鋼琴的結(jié)局很圓滿,我學小提琴卻沒了結(jié)局。上初中后學習任務(wù)加重,練琴時間大幅“縮水”。琴弦不順暢了、琴弓松了、松香沒了……時間一長,熱情消退,小提琴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我放棄了。這種放棄不溫不火,不利落不干脆,說是割舍,卻更像是一種藕斷絲連的牽扯。每每想起,心里除了自責和慚愧,滿滿都是遺憾,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
前段時間回家,聽媽媽說起以前4樓的那個女孩子。她堅持了下來,大學考進了四川音樂學院,還是小提琴專業(yè)。畢業(yè)后去了馬來西亞,成了一名小提琴老師。我默默地聽著,心底不住唏噓:一開始,我明明沒有想過要放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