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第紅
“咣——”從俄羅斯開來的國際列車,滿載貨物,緩緩駛過五星紅旗飄揚的國門,駛向滿洲里車站。汽笛聲聲,籠罩著寧靜的滿洲里城。
作為中國最大鐵路口岸的滿洲里,是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陸路口岸,被稱為亞歐大陸的“橋頭堡”,每年承擔著中俄貿易7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
而在古代,這里只是一片沃野千里、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場,羊群遍地,馬蹄聲脆。直到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劃分了當時中俄兩國的東部邊界,中俄雙方都在邊界設立哨所,草場上才升起炊煙。1901年,當時的東清鐵路在此設立車站,原來的霍勒津布拉格(蒙古語意為“旺盛的泉水”)改名為滿洲里。這條穿越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的鐵路,催生了中國北疆邊陲小城。通車伊始,滿洲里就陷入了日本和沙俄反復爭奪的動蕩中。新中國成立之后,滿洲里是我國邊境的重要城市,是中蘇貿易的重要口岸。
這座因鐵路而生的邊陲城市,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腹地,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地理位置十分獨特,“一眼望俄蒙,雞鳴聞三國”是它的生動寫照。
強勁的俄風,順著鐵路,吹到了滿洲里。滿洲里大街上,俄羅斯風情四處蕩漾。俄式建筑星羅棋布,鱗次櫛比,印有俄文的招牌比比皆是,俄羅斯人穿梭其中,令游客恍惚間以為自己到了俄羅斯。因此,有人說:“中國人到了滿洲里好像出了國,而俄羅斯人到了滿洲里仿佛回到了家?!?/p>
在中俄互市貿易區(qū)內,有一個游人必去的地方——滿洲里套娃廣場,這里已成為滿洲里的標志性景點。它是以俄羅斯特色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游景區(qū),異國風情濃郁。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個高大的套娃,即主體套娃,高達30米,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繞其轉圈,可看到它有三張面孔:一位蒙古姑娘、一位俄羅斯姑娘、一位中國姑娘,寓意著蒙俄中三國和諧相處。
在中國歷史上,這片水草豐美的廣袤草原,不僅是古代游牧民族和北方少數民族的搖籃,也是他們的武庫、糧倉以及練兵場。在嘹亮的汽笛聲中,我仿佛看到鮮卑族走出森林,走向草原。草原的寬廣,拓寬了他們的視野;鮮美的牧草,喂肥了他們的戰(zhàn)馬。他們建立了北魏王朝,把目光投向了中原。我們今天見到的龍門石窟,最初就是他們的杰作。開啟中國封建社會盛世的唐太宗,也有鮮卑血統(tǒng)。中華民族如果沒有北方少族民族的參與,就會缺少恢宏、磅礴的氣象。在嘹亮的汽笛聲中,我仿佛看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飲馬呼倫湖。草原的廣袤,培養(yǎng)了他博大的胸襟。他揚鞭躍馬,縱橫馳騁,馬鳴蕭蕭,在歐亞大陸回蕩……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昔日駿馬的速度早已被淘汰,滿洲里掀開了高鐵建設的里程。高鐵名稱為齊海滿客運專線。預計本線路建成后,滿洲里至北京的時間將壓縮至15小時以內。齊海滿客運專線的建設,是亞歐高速鐵路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滿洲里西站將預留國際換乘站臺及海關等配套設施。屆時,滿洲里高鐵站將成為亞歐第一高速鐵路中國區(qū)段的第一站。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之下,滿洲里作為中國向北開放橋頭堡的地位更加凸顯。
我仿佛聽到,古代的駿馬向著未來草原上的高鐵發(fā)出聲聲長鳴,那是它們對中國速度由衷的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