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兒
歌唱就是絕對興奮、相對放松和積極控制的過程
歌唱者的整個身體、感情乃至靈魂都要保持絕對興奮,如喉嚨、口咽、鼻咽、唇齒、牙關、下巴等部位都要穩(wěn)定而充分地打開,一旦發(fā)聲后,這些部位不能向內用力,而應做到向外有柔和地擴張,特別是上腭和下腭要分開,下巴微向胸前貼,上腭抬起向前,感覺要把聲音努力地送到最遠方。
歌唱時呼吸要控制好,要用有控制的柔和的氣息支持歌唱。吸氣不用太滿,一般做到八成就足夠了,歌唱發(fā)聲時的呼氣狀態(tài)應是將腰帶柔和地向外牽住的感覺,而不是像用上十足的腰部力量把腰帶撐得硬硬的,更不是癟著肚子往里擠、憋著氣息,用氣只能用到六成,不可用完甚至用到憋氣。所以,一定要鍛煉合唱隊員興奮積極、柔和舒展、均勻自然控制氣息的能力,這樣,身體的其他部位在絕對興奮的前提下,則會相對的松弛,讓歌聲高位自然地隨心靈流淌。
歌唱的咬字問題
所有元音應該是在咽管的上部形成的,在喉嚨和咽部積極打開的前提下,將字通過上腭高位向前送出去。發(fā)聲咬字時,如果撐大了喉嚨,就會把字拽到喉嚨里,產生喉音;如果不能把聲音通過頭腔高位送出去,聲音就會發(fā)悶,失去光澤;如果咬字部位偏低,咬在了口咽或喉咽,就會出現喉嚨擠卡現象;如果咬字沒有在咽管內形成,就說明喉嚨和咽管沒有充分打開,就會出現白聲。所以說,咬字一定要在咽管的上部,也就是頭腔高位形成,在喉嚨和咽部充分打開的前提下,將字通過上腭高位從兩眉間清晰地送出去。
聲樂是種全身心的活動,它需要的不僅是良好的嗓音條件,還要有科學正規(guī)的發(fā)聲技巧,另外再加上刻苦練習,這樣才有可能發(fā)出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
一般來說,選擇參加聲樂藝考的考生大多是從小學習聲樂或是天賦很好,他們從第一節(jié)聲樂課上就開始學習呼吸技巧,盡管氣息下沉、橫隔膜呼吸的理念并不是復雜的概念,歌唱氣息支撐也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卻需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掌握,而且在呼吸發(fā)生的同時也要注意咬字練習。
從理論上理解掌握正確的呼吸技巧,并不意味著你的肌肉就能在歌唱時自動做出反應,你必須不斷練習良好的呼吸技巧直至其成為一種本能表現,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職業(yè)歌唱家還會定期去請教聲樂老師,以確認自己的嗓音功能運行是否正常,同時為減少歌唱時的緊張,也可以通過更有效的發(fā)聲,制訂必要的糾正措施。對于參加聲樂藝考的考生而言,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呼吸、咬字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有效的氣息管理能夠為考生帶來更好的發(fā)聲控制,使考生在聲樂藝考中嗓音展現得更加自如、更有力量,并具有更好的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