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航
2016年7月中旬,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曲靖卷煙廠一間辦公室的沙發(fā)上,59歲的李庚源徐徐起身,迎接來客。
他的臉上,有一些硬朗的線條,須發(fā)泛白,一雙大手握上去也堅硬。如今已經是班長、組長的徒弟們在辦公室忙進忙出,來人遞上煙,問往事,李庚源用手攏一星火苗,煙頭亮了,騰起一縷青煙。
接著,房間流淌起他那低沉、舒緩的聲音。偶爾,說到動情處,李庚源也擲地有聲,他不常笑,間或笑起來,中規(guī)中矩。
李庚源明年就要退休了。有徒弟已經開始回憶,師傅曾經跪伏在機器旁邊的樣子,像在朝拜。
技
2016年,李庚源獲得國家級五一勞動獎章,介紹他的材料里,還列舉了包括“云南省勞?!痹趦鹊?個獎勵,小獎不算。
剛開始,獎勵能讓李庚源興奮,他講,年輕的時候在廠子干出點“事情”,廠里都給獎勵,很高興。最高興的一次是獲得曲靖市勞模。后來明白了,身上背的,更多的是責任。
慢慢的,再得什么獎勵,李庚源便談不出什么“感想”了,只說“是組織上的肯定”,看著是套話,但他說的卻真誠。來人請他談過去、談成績,李庚源側著頭想了想,抬頭,不好意思的笑:“記不得了?!?/p>
徒弟們倒是記得。文宇講,當年廠里有兩臺德國進口設備,一個刀盤出問題了,除了師傅,沒其他人敢拆。因為機器運行時,刀盤高速旋轉,涉及到動平衡。廠里沒有測動平衡的機器,一個零件裝錯了,刀盤轉起來,不平衡,就可能磨損。
“師傅就找個紙盒,用紙板隔在里面隔出幾個空間,拿筆寫好‘左、‘右,就開始動手拆,左邊拆下來的放‘左,右邊拆下來的放‘右,問題解決后,重新裝回去,一點問題沒有?!?/p>
進口設備用“土辦法”,藝高膽大,擊倒一片,在場的人都佩服。如今,修理班上不管當時在不在場的,都聽過這故事,津津樂道。
李庚源不只敢拆進口設備,有時候還重新做。2000年,廠里一種型號為KDF-2的機器,鼓輪與齒輪箱出現抱死,鼓輪也會被“打壞”。平均每年壞2個,一年下來成本就要66萬。
李庚源檢查下來,認為是設計不合理。思來想去,他自己畫了張圖紙,拿到外面(市場上)重做了一個鼓輪,裝到機器上試,沒問題。接著,廠里所有的鼓輪都換上了最新的“李氏”,再沒壞過。
一來二去,在制造三部成型機維修班,大伙覺得,車間里,好像沒有什么是李庚源不懂的,就叫他“祖師爺”。
習
徒弟王江龍講,別看師傅初中畢業(yè),但大部分機械圖紙他都看得懂。更讓他覺得神的是,師傅的焊接技術,甚至連專職焊工都趕不上。
說起李庚源的焊接,班上的電氣工程師奉朝蓉瞪大了眼睛講故事,“有一次,我們電機里的轉子壞了,李師(李庚源)看過,找來電焊,給焊上了?!狈畛貜臎]見過,還有人焊這東西?!袄顜熯€跟我們講過老黃歷,自己還在家接電線?!狈畛匮a充。
徒弟們把這些都當師傅的本事來說,李庚源卻一語帶過,“看圖紙跟煤校老師學的,焊接,在國營東光機械廠的時候干過一段。”可王江龍明白其中的門道,“把兩個東西焊在一起,要根據東西的材質、薄厚,選擇焊接的角度,距離,這技術是練出來的?!?/p>
李庚源初中畢業(yè)后,當過木匠,修過鍋爐,擅長鉗工,進入紅云紅河集團曲靖卷煙廠后,國產設備、進口設備,一路修過來,成了“祖師爺”。這期間,除了廠里的培訓,李庚源只在1995年參加過一次系統(tǒng)性的學習,脫產10個月,學了語文、數學、化學、制圖等基礎課程。
如今的成就,更多的是“苦過來的”。據說,曲靖卷煙廠有一位前輩就和當時的年輕人說順口溜:“苦不苦,問問李老五(李庚源在家排行老五)?!?/p>
進廠33年,李庚源無論是拆、是修、是做、是焊,都是為了減少成本,或者提高效率。“就像我做那個鼓輪,不做就要換新的,一個就要幾萬塊啊,不能那么干。”
在任何一座現代化工廠,低成本和高效率都是真理,工人則是信徒,李庚源是其中極為虔誠的一個。
多年以來,讓他有成就感的是,廠里每次技改,要搬設備,他都是總指揮,從沒出過安全問題。徒弟們說他細心,他自己謙虛說是“運氣”?!俺隽巳魏螁栴},對自己都是一種不光彩的事情。”李庚源說。
有一次,也是技改,卷包機從2樓搬到一樓,機器的距離變了,濾棒(通過機器發(fā)射至卷包機,切割后成為煙支過濾嘴)發(fā)射的距離也將跟著從120米變?yōu)?40米。李庚源得想辦法保證生產。
“我先把發(fā)射管道增加到280米,盤在屋頂上,提前調(試)好。那邊機器一搬下去,這邊就直接把管道裝上去,開機、生產,一點沒耽誤?!崩罡凑f。
以上種種,橫豎不過冰山一角,徒弟們講,類似故事很多。
理
李庚源徒弟多,言傳身教,在徒弟們中的口碑好。
廠里組織內部培訓,李庚源教鉗工,從最基本的“怎么用銼刀”教起,最后考試的時候,他出題,每人做一把鴨嘴錘,考的是學員從看圖到劃線等等一系列綜合技能。
徒弟們覺得李庚源平和、幽默。因為會講道理,會調節(jié)矛盾,領導笑稱李庚源是制造三部的“業(yè)余書記”。
“如果是小問題,要嚴厲的批評,出了大問題,要跟他好好說,因為出了大問題,他本來就心慌?!边@是李庚源帶徒弟的哲學。
奉朝蓉講,有一陣子,廠里需要人巡崗,涉及周末和節(jié)假日排班。以前李庚源當班長時,總把班排給自己,照顧我們女同事唄?!庇袝r候,奉朝蓉在一旁看著李師排班,心下感動。
李庚源倒覺得“不咋個”(沒什么),“她們住城里,再說,當時廠里要裝水管,裝得正不正她們不懂,得有懂的在這盯著。要不然,裝完他們(水管工)就走了,裝歪了也找不到人?!崩罡此樗槟?。
文宇對師傅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第一次見面,文宇進廠,加入生產三部,被帶到李庚源面前,寒暄后,文宇談技術談態(tài)度談想法,李庚源聽完,對他說:“找機會,我好好培養(yǎng)培養(yǎng)你。”
如今,文宇已經接了師傅的班,成了制造三部修理班的班長。李庚源還是經常和他聊如何帶人:首先自身業(yè)務水平要高,其次就是包容度,了解各個人的能力,和他們的狀況,有問題要及時幫著解決。
節(jié)
在管理方面,傾囊相授,也不過寥寥數語。和徒弟們講道理,李庚源不厭其煩。如果是據理力爭,李庚源當仁不讓。
奉朝蓉講故事,7月初,生產三部的制冷機進水了,負責維修保養(yǎng)的供應商看過,列了一張單子,要換5個零件,但是都不在維保的項目中,也就是說,要花錢。奉朝蓉把事情上報,李庚源聽說了,讓人把維保的叫過來,開會。
“李師就說,你們這個、這個、這個,根本不需要換,擦擦修修就能接著用,為什么要換,我們是合作關系,你為我們著想,我們也為你著想?!狈畛卣f,李庚源最后撂下話,讓維保的拿回去考慮,重新做(方案)。
過了幾天,對方回話,按李庚源的方案,只換了一個零件。
還有個流傳頗廣的故事。有一年,廠里引進了進口的發(fā)射機,老外來幫忙調試,怎么都調不好,就發(fā)脾氣,把濾棒從機器里掏出來,撒了一地。這樣還不解氣,又站上去用腳碾。旁邊的工人生氣,但沒轍,跑去找來李庚源。
“我過去讓他們把濾棒撿起來,我說你知不知道,這都是錢,是我們的成本?!?/p>
老外:“不撿?!?/p>
李庚源:“不撿你們就走?!?/p>
老外:“我們走誰來干?”
“我?!崩罡粗钢约旱谋亲?,火了,“你們這態(tài)度,這技術,給我當徒弟都不夠?!闭f完,李庚源轉身走了。老外扭捏了一翻,也只好照辦。
等雙方消了火氣,大家回到機器上,發(fā)現還是老外的問題。
這事,車間里都知道,解讀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李庚源帶著木工技術,在1976年進入國營工廠修鍋爐、抽空給大家做板凳的時候,他永遠想不到有這此后這種種。
因為,那時候的國營工廠,非但沒有板凳,就連做板凳的木材,也都是撿來的。
幾十年過去,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