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輝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上海200011)
極地規(guī)則及其相關IMO和IACS文件若干問題淺述
林德輝
(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上海200011)
繼2014年12月MSC 94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中與安全有關的要求和相關的SOLAS修正案后,2015年5月MEPC 68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中與環(huán)保有關的要求和相關的MARPOL修正案,這樣一個完整的與安全和環(huán)保均有關的極地規(guī)則獲得了最后通過,其作為SOLAS和MARPOL兩項公約的一部分具有強制性。此前IACS發(fā)布了統(tǒng)一要求IACS UR I。極地規(guī)則包括了強制性的第I-A篇“安全措施”和第II-A篇“防污染措施”,以及推薦性的第I-B篇和第II-B篇。在這兩項公約的修正案中均列入極地規(guī)則的定義,SOLAS修正案的定義中,明確“引言、第I-A篇和第II-A篇可由MSC予以修正”,MARPOL修正案的定義中,明確“引言、第I-B篇和第II-B篇可由MEPC予以修正”。極地船舶分A、B、C三類,極地規(guī)則對A類船舶、B類船舶和冰區(qū)加強的C類船舶的構件尺寸作出規(guī)定,其中,對A類和B類船舶,要求符合IACS UR I“極地級的要求”。
《國際極地水域營運船舶規(guī)則》[International code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Polar Code),以下簡稱“極地規(guī)則”]涉及與在兩極周圍水域營運船舶相關的設計、建造、設備、營運、訓練、搜救和環(huán)境保護等事項[1](Design,construction,equipment,operational,training,search and rescu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ters relevant to ships operating in waters surrounding the two poles)。
2014年12月的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安全委員會第94屆會議(MSC 94)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詳見MSC.385(94)],以及相關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修正案,該修正案新增SOLAS第XIV 章“極地水域營運船舶的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其使極地規(guī)則(引言和第I-A篇“安全措施”)具有強制性,詳見MSC.386(94)[2]。
極地水域營運的船舶須符合IMO通過的所有相關的公約、規(guī)則、決議和標準,而新通過的SOLAS第XIV 章又增加了附加要求。
極地規(guī)則重點關注在極地區(qū)域營運的潛在危險(Potential hazards of operating in polar regions),包括冰、遠距離營運、迅速變化和惡劣的氣候條件,該規(guī)則提供了與在北極和南極水域營運船舶相關的船舶設計、建造、設備、營運、訓練、搜救有關的目標和功能要求(Goals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預期SOLAS新的第XIV章和極地規(guī)則將按“默認接受”程序于2017年1月1日生效,其將適用于該日期之后建造的新船;此外,極地規(guī)則對現(xiàn)有極地營運船舶具有追溯性(詳見新增SOLAS第 XIV 章“極地水域營運船舶的安全措施”第2條)。這是IMO為保護在兩極周圍水域的惡劣環(huán)境中的船舶和船上人員(船員和乘客)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2015年5月的IMO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第68屆會議(MEPC 68)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中第II-A篇和第II-B篇[3][詳見MEPC.264(68)],以及相關的“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修正案,該修正案使極地規(guī)則(引言和第II-A篇“環(huán)境保護措施”)為強制性,其涉及MARPOL附則I(防止油類污染)、附則II(有毒液體物質(zhì))、附則IV(污水)和附則V(垃圾)。詳見MEPC.265(68)[4]。
在2014年12月的MSC 94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中與安全有關的要求和相關的SOLAS修正案之后,2015年5月的MEPC 68通過了極地規(guī)則中與環(huán)保有關的要求和相關的MARPOL修正案,這樣一個完整的與安全和環(huán)保這兩者均有關的極地規(guī)則獲得了最后通過,其作為SOLAS和MARPOL兩項公約的一部分具有強制性。
在IMO極地規(guī)則通過之前,國際船級社協(xié)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IACS)已發(fā)布了有關極地級的統(tǒng)一要求[5](Unified Requirements,UR)。
IACS成立于1968年9月11日,1969年10月29日,在政府間海事協(xié)商組織(IMCO,1982年起改稱國際海事組織,IMO)第6屆大會上,IACS獲得咨詢地位,由于承認IACS與IMO相互關系的重要性以及IACS對IMO活動所做的貢獻,1976年IACS理事會決定指派一名常駐IMO的代表。IACS發(fā)布的文件有:共同結(jié)構規(guī)范(Common Structure Rule,CSR)、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解釋(Unified Interpretations,UI)等。
與極地規(guī)則相關的IMO文件有4個,與極地規(guī)則相關的IACS文件有1個,詳見表1。
表1 與極地規(guī)則相關的主要IMO和IACS文件
2014年12月的MSC 94通過了MSC.386(94),即SOLAS修正案,該修正案新增SOLAS第 XIV 章“極地水域營運船舶的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
該章包括4條,第1條“定義”(Definitions);第2條“適用范圍”(Application);第3條“對本章適用船舶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ships to which this chapter applies)和第4條“替代設計與布置”(Alternativ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在第1條“定義”中,列入了極地規(guī)則、南極區(qū)域、北極水域、極地水域、建造船舶和類似建造階段共6項定義。其中:
——極地規(guī)則(Polar Code)系指“國際極地水域營運船舶規(guī)則”,其由引言、第I-A篇和第II-A篇、以及第I-B篇和第II-B篇組成,它們由MSC.385(94)決議和MEPC決議(即MEPC.264(68)決議,在2014年12月通過此SOLAS修正案時,此MEPC.264(68)決議尚未通過,編注)所通過,且其引言、第I-A篇和第II-A篇可由海上安全委員會予以修正;
該極地規(guī)則的定義使極地規(guī)則成為SOLAS的一部分而具有強制性。
——南極區(qū)域(Antarctic area)系指南緯60°以南的海域;
——北極水域(Arctic waters)系指位于下述連線以北的水域:(文字敘述冗長,見極地規(guī)則引言中圖2,較清晰,編注)
——極地水域(Polar waters)系指北極水域和/或南極區(qū)域;
——建造的船舶(Ship constructed)系指安放龍骨或處于類似建造階段的船舶;
——類似建造階段(At a similar stage of construction)系指在這樣的階段:
.1 可辨認出某一具體船舶建造開始;和
.2 該船業(yè)已開始的裝配量至少為 50 t,或為全部結(jié)構材料估算質(zhì)量的 1%,取較小者。
在第2條“適用范圍”中規(guī)定:
——除非另有規(guī)定,本章適用于按SOLAS第 I 章發(fā)證的極地水域營運的船舶;
——2017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應通過在2018年1月1日之后的第1次中間檢驗或換證檢驗(取較早者),滿足極地規(guī)則的相關要求。
——在采用極地規(guī)則的第I-A篇時,應考慮極地規(guī)則第I-B篇中的附加指南。
——本章應不適用于締約國政府擁有或營運的目前僅用于政府非商業(yè)性服務的船舶。但仍鼓勵締約國政府擁有或營運的目前僅用于政府非商業(yè)性服務的船舶,在合理和實際可行的范圍內(nèi)符合本章要求。
——本章的任何內(nèi)容均不得損害各國根據(jù)國際法所具有的權利或義務。
第3條“對本章適用船舶的要求”涉及檢驗和發(fā)證。
第4條“替代設計與布置”明確:
——本條的目標是為結(jié)構、機電設備、消防安全以及救生設備和裝置的替代設計和布置提供方法。
——結(jié)構布置、機電設備、消防安全的設計和布置措施,以及救生設備和裝置可偏離極地規(guī)則(第I-A篇)第 3、6、7 和 8 章中所述的規(guī)定要求(Prescriptive requirements),但替代設計和布置應滿足相關目標和功能要求的意圖(Intent),并具有與該幾章中要求相等效的安全等級。
——當替代設計或布置偏離極地規(guī)則(第I-A篇)第 3、6、7 和 8 章的規(guī)定要求時,應根據(jù)IMO批準的指南(MSC.1/Circ.1455《IMO文件規(guī)定的替代與等效的認可指南》、MSC.1/Circ.1212《SOLAS 第II-1章和第III章的替代設計和布置指南》和MSC.1/Circ.1002《消防安全的替代設計和布置指南》,如適用)進行替代設計和布置的工程分析、評估和認可。
——任何偏離規(guī)定要求的替代設計或布置均應按極地規(guī)則的要求,在極地船舶證書和船舶的極地水域營運手冊中予以記錄,并對所允許的偏離,規(guī)定其技術和操作的措施和條件。”
SOLAS第XIV章 與極地規(guī)則密切相關。通過新增SOLAS的章,推出作為SOLAS一部分的極地規(guī)則,說明此規(guī)則的重要性。
SOLAS的內(nèi)容分為正文(Articles)及附則(Annex)。在船舶設計中必須予以考慮的主要是該公約附則。迄今已通過的附則共分14章,其中前8章(第I章至第VIII章)是SOLAS 1974通過時就規(guī)定的,后6章(第IX章至第XIV章)是此后陸續(xù)增列的,詳見表2。
表2 SOLAS 1974通過后新增的SOLAS附則6章及其涉及的規(guī)則
2015 年 5 月 15 日通過的MARPO修正案(MEPC.265(68)決議)涉及MARPOL附則I(防止油類污染)、附則II(有毒液體物質(zhì))、附則IV(污水)和附則V(垃圾)。
這4個附則的修正,均包括增列有關國際極地水域營運規(guī)則的一章,其中包括了:對于極地規(guī)則、北極水域、極地水域等的定義,其中:
——極地規(guī)則(Polar Code)系指“國際極地水域營運船舶規(guī)則”,其由引言、第I-A篇和第II-A篇、以及第I-B篇和第II-B篇組成,它們由MSC.385(94)和MEPC.264(68)決議所通過,且其引言、第I-B篇和第II-B篇可由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予以修正。
該極地規(guī)則的定義使極地規(guī)則成為MARPOL的一部分而具有強制性。
請注意該定義與SOLAS新增第XIV章中極地規(guī)則的定義有兩點不同,其一是在此定義中,MSC.385(94)和MEPC.264(68)決議均已明確;其二是在此定義中,明確“引言、第I-B篇和第II-B篇可由海上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予以修正”而在SOLAS新增第XIV章中極地規(guī)則的定義中,明確“引言、第I-A篇和第II-A篇可由海上安全委員會予以修正”。
此外,此增列的一章中還包括了極地規(guī)則的“適用范圍和要求”,明確:
——1 本章適用于(按本附則發(fā)證的)極地水域營運的所有船舶;
——2 除另有明文規(guī)定外,以上1所述的任何船舶,除應符合本附則的任何其他適用要求外,應符合極地規(guī)則引言和第II-A篇中與環(huán)境相關的規(guī)定。
——3 在采用極地規(guī)則第II-A篇時,應考慮極地規(guī)則第II-B篇中的附加指南。
這4個附則的修正要點是:
——防止油類污染,規(guī)定零排放要求(即禁止任何船舶將油及油類混合物排放入海),所有新建 A 和B 類船,載運油類及含油污水的艙柜采用雙殼雙底保護結(jié)構;
——防止有毒液體物質(zhì)污染,規(guī)定零排放要求(即禁止將有毒液體物質(zhì)或包含這些有毒液體物質(zhì)的混合物排放入海);
——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限制在遠離冰架/陸緣固定冰或高冰密集度區(qū)域排放(即禁止污水排放,除非MARPOL附則IV和極地規(guī)則的要求允許這種排放);以及
——防止垃圾污染,限制在遠離冰架/陸緣固定冰或高冰密集度區(qū)域排放,食品廢棄物(Food wastes)必須粉碎(即限制垃圾排放,除非MARPOL附則V和極地規(guī)則的要求允許這種排放。例如規(guī)定了“如將食品廢棄物留存船上會明顯對船上,人員產(chǎn)生即刻健康風險,則附則V第4條和第6條以及極地規(guī)則第II-A篇 第5章,對在航途中的要求應不適用于這些食品廢棄物的排放)。
極地規(guī)則包括了強制性的第I-A篇“安全措施”和第II-A篇“防污染措施”,以及推薦性的規(guī)定(第I-B篇和第II-B篇)。前已述及,極地規(guī)則的完整文本應以MEPC.264(68)為準,其組成與概述見表3。
表3 極地規(guī)則的組成與概述
續(xù)表3
續(xù)表3
除在上述SOLAS和MARPOL的修正案中,均出現(xiàn)極地規(guī)則等定義外,在極地規(guī)則引言第2節(jié)和第I-A篇第1章1.2中,均涉及“定義”,這些定義對于理解本規(guī)則相當有用。
——A類船舶(Category A ship)系指設計用于在極地水域內(nèi)至少為當年中等厚度冰,可包含舊夾冰(old ice inclusions)的冰況下營運的船舶[6]。
——B類船舶(Category B ship)系指不包括在A類,設計用于在極地水域內(nèi)至少為當年薄冰,可包含舊夾冰的冰況下營運的船舶。
——C類船舶(Category C ship)系指設計用于在開敞水域或在嚴酷度低于A類和B類船舶所涉及的冰況(in ice conditions less severe than those included in categories A and B)下營運的船舶。
——當年冰(First-year ice)系指從初期冰(young ice)不超過一個冬季增長,厚度在0.3 m至 2.0 m之間的海冰*。
——無冰水域(Ice free waters)系指不存在冰。如存在任何類型的冰,不應使用本術語。
——陸源冰(Ice of land origin)系指在陸地上或冰架上形成的,發(fā)現(xiàn)在水中漂浮的冰*。
——當年中等厚度冰(Medium first-year ice)系指厚度為70 cm至120 cm 的當年冰*。
——舊冰(Old ice)系指經(jīng)至少一個夏季融化后殘存的海冰;典型厚度為 3 m 或以上。它細分為殘存當年冰(residual first-year ice)、二年冰(second-year ice)和多年冰(multi-year ice)*。
——開敞水域(Open water)系指海冰密集度小于1/10,并無陸源冰存在*的大片可自由航行的水域(a large area of freely navigable water)。
——海冰(Sea ice)系指在海上發(fā)現(xiàn)的源于海水凍結(jié)的任何形式的冰*。
——當年薄冰(Thin first-year ice)系指厚度為 30 cm至 70 cm 的當年冰。
——冰山水域(Bergy waters)系指陸源冰密集度小于1/10的可自由航行水域??赡艽嬖诤1?,但所有冰的總密集度不應超過 1/10。
——破冰船(Icebreaker)系指營運特性可包括護航或冰區(qū)管理功能,動力供給和尺度允許其在冰覆蓋水域從事主動性營運(to undertake aggressive operations)的任何船舶。
——冰級(Ice Class)系指主管機關或主管機關認可的組織授予船舶的標志,表明船舶設計用于在海冰狀態(tài)下航行。
——極地級(Polar Class,PC)系指主管機關或經(jīng)主管機關認可的組織根據(jù) IACS 統(tǒng)一要求(Unified Requirements)授予船舶的冰級。
——極地服務溫度(Polar Service Temperature,PST)系指為預期在低氣溫營運船舶規(guī)定的溫度,該溫度應設為低于預定極地水域中營運區(qū)域和季節(jié)最低的日均低溫(Mean Daily Low Temperature,MDLT)至少 10℃。
——低氣溫營運船舶(Ship intended to operate in low air temperature)系指預期駛往或穿越最低日均低溫(MDLT)低于-10℃區(qū)域的船舶。
*參見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海冰術語”。
在極地規(guī)則第I-A篇第3章“船舶結(jié)構”中,明確本章目標是規(guī)定結(jié)構的材料和構件尺寸,基于因環(huán)境載荷和條件所產(chǎn)生的整體和局部響應(Based on global and local response due to environmental loads and conditions),保持其結(jié)構完整性。為實現(xiàn)此目標,本章包括下列功能要求:對預期在低氣溫營運船舶,使用的材料應適合于船舶在極地服務溫度下營運;對冰區(qū)加強船舶,船舶結(jié)構應設計為抵御預見冰況下預期的整體和局部結(jié)構載荷。
為符合上述功能要求,該章對A類船舶、B類船舶和冰區(qū)加強的C類船舶的構件尺寸作出規(guī)定,其中,對A類和B類船舶,要求符合IACS UR I“極地級的要求”[1]。
在極地規(guī)則中規(guī)定,如經(jīng)評估,C 類貨船無船舶結(jié)構和設備額外改造要求,允許基于文件審查確認符合極地規(guī)則適用要求,可簽發(fā)極地船舶證書,下次計劃檢驗時進行船上檢驗,以減少 C 類船舶檢驗發(fā)證的行政負擔;冰區(qū)加強的 C 類船舶的構件尺寸應經(jīng)主管機關或其認可的組織批準,考慮適合其營運區(qū)域所遭受之冰類型和密集度的可接受標準;如主管機關認為船舶的結(jié)構適合于其預定的營運,則C類船舶不需要冰區(qū)加強。
考慮到其預定的營運范圍,以及船舶在極地水域中可能遭遇的危險,極地船舶證書的頒發(fā)將要求進行評估。將要求船舶攜帶《極地水域營運手冊》(PWOM),以向船東、營運者、船長和船員提供有關該船舶營運能力和限制的足夠信息,從而支持他們的決策過程。
[1]林德輝.MSC 94及其通過的極地規(guī)則等簡介[J].船舶,2015(2):113-117.
[2]IMO.RESOLUTION MSC.386(94)AMENDMENTS TO THE SOLAS,1974,AS AMENDED(adopted on 21 November 2014)[M].London:IMO Headquarters,2014(11):1-5.
[3]IMO.RESOLUTION MEPC.264(68)INTERNATIONAL CODE FOR SHIPS OPERATING IN POLAR WATERS(POLAR CODE)(adopted on 15 May 2015)[M].London:IMO Headquarters,2015(5):1-55.
[4]IMO.RESOLUTION MEPC.265(68)Amendments to MARPOL Annexes I,II,IV and V(adopted on15 May 2015)[M].London:IMO Headquarters,2015(5):1-10.
[5]IACS,UR I《Requirements concerning POLAR CLASS》[M],London: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Limited,2016(4):1-42.
[6]CCS(2015年)技術通告第 37 號總第 198 號(2015年12月8日)[EB/OL].2016-07-17:http://www.ccs.org.cn/ccswz/font/fontAction!moudleIndex.do?moudleId=86.
2016-07-27
林德輝(1941-),男,研究員,研究方向:船舶電氣、標準(含規(guī)則、規(guī)范)。
10.19423/j.cnki.31-1561/u.2016.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