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考生
分數(shù),是衡量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一個重要標準,許多家長將之視為重中之重。然而,單純以分數(shù)作為“英雄”的評價標準是不正確的。
有例為證:呆頭呆腦的牛頓改變了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運動的認知,四歲還不會說話的愛因斯坦提出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而他們,都是學生時期班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差生”——分數(shù)自然很低。如果,我說的是如果,這兩位巨人生活在現(xiàn)代以分數(shù)來論英雄的中國,那么他們受到的,便是火辣辣的掌印了。進而整個世界科學史就有可能推遲改寫若干年。
分數(shù)低的人不一定能力弱。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歷經三次高考,數(shù)學成績最好的也沒能突破兩位數(shù),但他卻憑著獨到的商業(yè)眼光,為自己贏得了一片天地。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不一定比“學霸”們的能力差,學習成績不好的人就不一定不能在其他領域創(chuàng)造出人生的輝煌。西漢大將彭越曾經是個不學無術的痞子,但他出色的領兵能力卻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飽覽兵書”的趙括,只落下個被亂箭射死的下場。由此可見,成績不好的人也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成績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一定強。評價一個人,應該從方方面面進行評判,而不是一味地取決于分數(shù)的高下。歐美國家的孩子,從小父母就鼓勵他們多去參加社會上的、集體上的活動,來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不是強迫他們埋頭于書本,因此,歐美孩子基本上都比較活潑精干,很少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在最強大腦中意大利選手安德烈和中國選手李云龍便是很好的對比:李云龍每天的任務除了學習還是學習,而父母對他生活中的“周到”照顧使得他成為了一個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的書呆子;相反,安德烈卻只把學習當作一個愛好,經常會和朋友們一起踢球、歡聚。雖然最后李云龍以絕對的優(yōu)勢獲勝,但是觀眾還是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那位性格開朗、陽光燦爛的意大利小伙子。
對于我們同學而言,分數(shù)固然重要,但不能成為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F(xiàn)代中國的教育如果只看分數(shù)‘論成績,那么毀掉的將是中國的一代人乃至復興祖國的偉業(yè)!
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不管是滿分到九十八分,抑或是55分到61分的孩子,只要努力了,盡力了就應該受到一個最溫柔的獎勵。
[點評]“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題目一語中的,既點出了漫畫的內涵,又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豎起全文的論證靶子。文中的例證,典型而有代表性;結尾不僅總結全文,還巧妙回敲漫畫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