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馨
摘 要:微課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產物,它的出現(xiàn)對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和學生學習具有積極的作用。為促進微課作用的有效發(fā)揮,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進行微課教學設計,確保微課結構完整、內容短小精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教學情境交互。同時,還應該采取有效對策,注重與教學內容結合、與教學資源銜接,并合理調整應用方式,充分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微課教學設計;微課教學應用;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不僅深刻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還對教育教學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微課正是這些技術支撐下的產物,它的出現(xiàn)和利用,推動現(xiàn)代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因而其應用也越來越受到普遍關注和重視。同時,為了讓微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首先應該做好微課的教學設計工作,推動微課得到有效利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讓微課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文章結合教育信息化背景,就微課教學設計及其有效應用進行探討與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能為微課教學設計及其有效利用提供啟示與借鑒。
一、微課的概念與特征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逐漸出現(xiàn),并在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利用。微課不僅短小精悍,而且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重點與難點,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1.概念
微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它的出現(xiàn)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歷史性的變革。具體是指在教學方案設計和教學活動開展時,將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科知識點有序構建,進行深入拓展和詳細解釋說明。并與相關教案、課件、思考題、反饋評價等結合在一起,從而構建完整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滿足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隨著教學觀念更新和信息技術發(fā)展,微課在課堂教學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也愈加受到教學工作者重視。
2.特征
作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產物,微課在課堂教學活動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具有自身顯著特征,不僅能推動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還有利于學生更好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微課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時間短、內容精細、教學情境化和便利化、具有互動性特征。通常微課時間在5~10分鐘之間,圍繞某個重點或難點進行解釋說明,學生可以在線學習和評價反饋,有利于教學活動更為有效地開展下去。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設計的對策
微課是先進教學理念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它的出現(xiàn),滿足課堂教學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具有積極作用。為了使其更好發(fā)揮作用,首先就應該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活動??偟膩碚f,整個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認真考慮每個知識點,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效結合起來,從而為學生學習和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創(chuàng)造條件。
1.確保微課結構完整
雖然微課可以說是碎片化教學,但在具體應用中,任課老師圍繞某個重點或難點開展教學活動,在微課的支持下,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全面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因此,微課教學設計時也要明確目標,保證內容完整和連續(xù),能對某個知識點進行細致全面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全面學習。微課不僅要有視頻,還要包括練習、教案、課件、反思、點評等內容,使之形成結構完整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工作。
2.保證內容短小精悍
微課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短小精悍,這也是與其他課程相比最明顯的優(yōu)勢。因為微課選擇時應該細化所學內容,盡可能只承載一個知識點,對這些內容進行細致全面的解釋。微課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完善教學內容設計,清晰表達所學內容,促進教學效果提升。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每個知識點是相互獨立的,但也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連貫性,明確微課設計的目標和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任課老師在單獨制定每個微課視頻時,也要注重教學內容連續(xù),考慮不同知識點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認真梳理教學內容,然后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促進微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中合理利用微課不僅要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解釋說明,最為關鍵的是優(yōu)化學生知識結構體系,更好地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應該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微課設計和制作時,應該考慮學生的感受,以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避免在教學中對微課進行反復講解,應該盡量精講所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他們更好地開展學習活動。注重評價教學效果,做好教學記錄和調查、反饋工作,為以后改進微課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紤]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微課內容選擇時應該有目的和有針對性,促進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4.注重教學情境的交互
根據每個知識點的具體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活動。微課教學內容設計時,本身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活動。在具體教學情境當中,有利于學生更好學習知識,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達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促進微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的有效應用
微課設計完成后,為促進它在教學中的有效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筆者認為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采取有效對策,合理利用微課,更好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
1.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
微課的設計和應用離不開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應該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合理應用微課開展教學活動,將其更好應用到課堂實踐活動中。微課應該以課堂為依托,使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合理應用微課導入新課,講述核心概念,操作和訓練課后練習,對教學效果進行點評。從而促進微課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促進其作用有效發(fā)揮。
2.與教學資源相互銜接
微課既是教學資源,也是學習資源,具體應用中應考慮它與其他教學和學習資源的銜接,防止資源冗余和重復利用,促進其作用最佳發(fā)揮。注重將微課上傳至網站,方便學生獲取和利用所學資源。使用在線交流方式,方便任課老師和學生交流,相互交流和借鑒學習,及時解答疑問,提高學習效率。
3.合理調整應用的方式
結合教學目標、學生學習情況、教學環(huán)境、學生硬件和軟件設施等,對微課應用方式適當調整,推動教學方式優(yōu)化。例如,隨著智能手機的應用,可利用智能手機獲取和使用微課,輔助學生學習,實現(xiàn)移動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微課優(yōu)勢。
隨著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微課的出現(xiàn),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為教學和學習帶來便利。實際工作中應該充分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給教育教學活動帶來的便利,綜合采取有效對策,做好微課教學設計工作,促進微課得到合理利用。另外,還要總結微課設計經驗,提高任課教師素質,合理利用微課有效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讓微課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治元.信息化教學設計在學習空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11):116-117.
[2]陳超,余衛(wèi)紅.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格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軟件導刊,2012(7):17-18.
[3]尹永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設計與應用探討[J].科技視界,2015(5):53-54.
[4]葉大鵬.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課教學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4(10):107-110.
[5]高星.高職教育教學下的微課教學設計及應用探究[J].輕工科技,2015(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