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凡
在這個世界上,與名媛氣質(zhì)最不違和的城市,非巴黎莫屬了。前兩年有一本書叫《法國名媛的優(yōu)雅圣經(jīng)》,就是教女性如何得體地應(yīng)對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關(guān)系, 從各種場合的穿著到待人接物的禮數(shù),從布置家居到鄰里關(guān)系的處理,一句話,雖然你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照樣可以像名媛一樣生活。這本書的作者納迪娜·德·羅思柴爾德是歐洲著名的羅思柴爾德家族的成員,本身也稱得上是名媛了。不過,巴黎作為名媛之都,卻與這本書沒什么關(guān)系, 名媛氣質(zhì)已深深融入到這座城市的歷史之中。
現(xiàn)代名媛的開端
18 世紀開始,巴黎成為“世界的首都”, 不但成為輸出革命價值觀的中心,也成為了歐洲的時尚中心。在巴黎的各種沙龍上,都有名媛的身影。法國大革命“自由、民主、博愛”的口號, 對推動女性參與公共事務(wù)有著直接的作用,人們所熟知的那幅《自由引導人民》的油畫,主角就是一位半裸的女性。自由與開放,成為巴黎名媛的標志。和大革命前活躍于沙龍的貴婦人不同, 大革命后一直到19 世紀,越來越多的各色女性
成為了巴黎名媛。
與英國貴族保守的處事方式不同,自由不羈是巴黎名媛的標簽。這種風格可以追溯到17 世紀,1620 年出生于巴黎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妮儂·德·朗可羅。這位名媛是個崇尚藝術(shù)的作家和享樂主義者,她年少時是個假小子,并決定終生不婚——她認為:“一個只愛過一個男人的女人是無法了解愛的”。妮儂與大多數(shù)交際花的不同之處在于,她的出眾之處不在于外貌,而在于思想。妮儂只允許情人們和她相處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并把男人分為三種:付錢的、犧牲品、受
寵者。她曾為維拉索伯爵破例,與其同居三年之久,甚至育有一子,可最后還是對其厭倦了。妮儂回到巴黎,成立了一個沙龍討論藝術(shù)。妮儂四十多歲退出了交際花的圈子,開了一家教授貴族們“愛的藝術(shù)”的學校,主要教導學生們?nèi)绾稳偖愋?。直至晚年她仍有情人相伴,年輕的伏爾泰在她六十多歲時與她相遇,亦是久久不能忘懷。
交際花,指那些以靠混社交圈子為生的女性, 在中文中往往有一些貶義,但是在巴黎,“交際花”卻是一個十足的褒義詞。1824 年出生于貧寒家庭的瑪麗·杜普樂西斯,很小的時候就被迫在街上乞討。其父憑其美貌將她賣給一個年紀大很多的男人,但她很快由此意識到如果和富有的男人在一起會得到很多。自Guiche 公爵那兒出道后,杜普樂西斯憑借其嬌小的身材,富有魅力的笑容,優(yōu)雅的舉止,贏得社交圈的青睞。她自學成才,揮金如土,遇到過弗蘭茨·李斯特,也和小仲馬有過短暫的際遇。小仲馬為她寫過一本《茶花女》,她也因為這部小說而不朽。
巴黎名媛有一個特定的命運:年輕時美貌如花,是社交圈的寵兒,晚景則凄涼無比。生于意大利貴族家庭的弗吉尼亞·奧爾多尼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會說多門語言。她16 歲那年成為了海軍軍官多利亞侯爵的情婦,一年后在父母安排之下嫁給了卡斯提利昂伯爵并育有一子。再后來,人生真正的轉(zhuǎn)折開始了,意大利政府留意到她,并派遣她去法國當間諜。她勾引過法國皇帝路易·拿破侖,此舉曾在法國宮廷轟動一時。她的人生不僅因交際技能而閃耀,她還在巴黎的梅爾·皮爾森皇家攝影師工作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時尚模特。晚年的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年老色衰, 1899 年,她由于精神疾病孤身一人死在自己的公寓里。
伊萊莎·艾瑪·柯若奇更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是英國移民,出道是因為有個年長她很多的男人在把她灌醉后換來了一筆可觀的費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她到了巴黎便愛上了波西米亞的生活方式。伊萊莎留在了巴黎,改名為科拉·珍珠, 在她最輝煌的時期,她和拿破侖王子交往了幾年, 拿破侖三世的胞弟莫里公爵、尼德蘭的皇位繼承人奧蘭治王子威廉姆都與她有過交往,后者送給她一串奢華的黑珍珠項鏈,成為她的標志性裝飾。1886 年,在她51 歲時孤單一人死于胃癌。
當然,也有名媛能夠始終把握著自己的命運, 這就需要一些運氣,也需要殘忍的性情。伊瑟·拉赫曼,她1819 年出生于俄國,貧民窟中長大, 17 歲時嫁給了一名裁縫并育有一子。不久后, 她認為結(jié)婚“是個愚蠢的選擇”,便拋夫棄子去了巴黎,在那里找了個名叫亨利·赫茨的畫家結(jié)了婚。漸漸地,她出沒于名流往來的沙龍,在那里巴結(jié)權(quán)貴,迅速爬上了社會頂層。1851 年, 她又和葡萄牙貴族德·拉·佩瓦侯爵結(jié)了婚,然而在洞房夜之后,她便向侯爵懺悔說自己是為了他的錢和名才與他結(jié)婚的。傷心的侯爵回到了葡萄牙,不久即吞槍自殺。就這樣,德·拉·佩瓦侯爵夫人吞噬了男人和他們的財富。
這些就是典型的巴黎名媛。伴隨著女性步入社交空間的,是欲望、財富以及莫測的未來。她們曲折、豐富的人生成為了傳奇,成為作家創(chuàng)作的素材。很多時候,男性作家們本來就聚攏在她們周圍,這讓她們的故事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她們的經(jīng)歷有著廣泛的影響,可以說,在女性進入現(xiàn)代、進入公共領(lǐng)域的初期階段,就是以她們?yōu)榘駱拥?,這種引人矚目的生活,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大。這就是現(xiàn)代名媛的開端。
巴黎的名媛舞會
法國大革命前后的名媛,最終成為了某種藝術(shù)化的存在。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普及,女性不再需要付出那樣的代價才能進入公共生活,可以享受和男性平等的受教育權(quán)、工作權(quán),在男女平等真正實現(xiàn)后,那種巴黎交際花式的名媛就失去了土壤。如今的一個電視臺女主持或者一個女演員,其知名度可能都比那時的巴黎交際花要大。
但是,在人們心目中,仍然渴望傳奇。在當下,這個舞臺仍然屬于巴黎:每年的11 月,位于法國巴黎協(xié)和廣場的克利翁酒店總會有一個特殊的夜晚。世界各地的名門貴族、各界名人明星在這晚聚集在一起,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這就是著名的巴黎克利翁名媛成人禮舞會。
成人禮舞會每年定于11 月在巴黎克利翁酒店舉行,這是巴黎最古老奢侈的酒店之一。它的前身為“名門千金成年舞會”。最初只在英國宮廷內(nèi)部舉辦。在15 與16 世紀的歐洲,王公貴族們開始迷戀一種舞蹈,音樂華麗、舞姿輕曼與莊重,這種舞蹈有著嚴格規(guī)定的舞步、舉止、儀態(tài)和舞蹈程序。15 世紀晚期,宮廷舞已成為奢華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宮廷社交舞出現(xiàn)了華麗的隊列式舞步。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宮廷中,跳一種名為“伏而塔”的雙人交誼舞,隨后這種舞在歐洲風行一時。17 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出現(xiàn)了公共舞廳,所跳的舞蹈大都是王室府邸的舞蹈教師所傳授的宮廷舞。
1990 年,法國的社交大師奧菲莉·雷努阿重新包裝了這個傳統(tǒng)而隆重的舞會,佳麗的挑選范圍也不再局限于英國皇室內(nèi)部,而是向全世界名門少女敞開了大門,但挑選規(guī)則卻越來越嚴厲。據(jù)悉,能獲邀參加舞會的名媛,不但要出身名門、聰明、擁有高學歷,外形還要漂亮、苗條。舞會每年都在協(xié)和廣場對面的五星級克利翁酒店舉辦,由此也被很多人習慣地叫做克利翁舞會。參加過第一屆的Alienor Massenet 是法國珠寶品牌寶詩龍創(chuàng)始人第四代阿蘭·寶詩龍的女兒, 她回憶說到:那時候舞會規(guī)模小得多,就是一個周日晚間的模特走秀,沒有就座的晚宴,也沒有如此多媒體關(guān)注。但是,隨著奧菲莉·雷努阿對這個舞會的開發(fā)和經(jīng)營,它逐漸成為世界時尚界的一個大秀場,它當然是一門生意,但也日益成為傳媒關(guān)注的焦點。
曾應(yīng)邀參與舞會的有:英國已故戴安娜王妃的18 歲侄女姬蒂·史賓莎、意大利菲亞特汽車集團掌門人吉亞尼·艾涅里的孫女索菲亞·帕倫女伯爵、前蘇聯(lián)領(lǐng)導人戈爾巴喬夫的孫女、美國前總統(tǒng)布什的外甥女、 印度公主……從這個名單可以看出,舞會的主辦方越來越重視嘉賓的“權(quán)勢”。慢慢地,能參加這個舞會,本身就成為一種榮耀的象征。
哪些人能夠入圍
奧菲莉·雷努阿一心把舞會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貴族晚會。相比第一屆,參加名媛大多數(shù)來自法國,每個女孩穿兩套高級禮服如同模特走秀。二十多年后,如今舞會已經(jīng)演變成一個聚集眾多國家貴族精英的世界頂級社交盛會。一個炒作手段是,不管影響力增長得有多快,晚會主辦方每年仍把受邀名媛的名額限定在20 到25 人,這最終成功演化成了一場場激烈的競爭。
那么,怎樣才有可能受邀舞會呢?首先,你需要在16 到22 歲間,長相美麗,尤其是身材可以穿進夏奈爾、阿瑪尼這樣纖細的高級定制禮服里。滿足了上面的基本條件,你至少還需要具備下面兩條中的一條:
1、貴族世家的后代。顯赫貴族大家庭的后代, 或者是皇室后人,基本可以穩(wěn)拿邀請。
2、貴族血統(tǒng)之外,如果你是一位政界重要人物(如小布什,肯尼迪),國際影星(如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工商巨賈或者媒體界大亨的家族成員,文化時尚界名人后代,也有希望成為這個封閉俱樂部中的一員。
舞會當然是有關(guān)王子和公主們的故事,灰姑娘出現(xiàn)的幾率極低,但是主辦方也總會想辦法弄一些噱頭出來。2013 年舞會上,一位叫做Lauren Marbe 的女孩就成為媒體關(guān)注熱點。她是倫敦出租車司機的女兒,擁有超過愛因斯坦的161 的高IQ,憑借本身的智慧贏得這張珍貴請柬,第一次走進原本離她生活很遙遠的世界。和她形成對比的是,同年,來自倫敦的另一位受邀名媛的祖父愛德華是伊麗莎白二世的日耳曼表兄。這種出身的戲劇化對比,本身就構(gòu)成了極大的傳播效應(yīng)。
隨著舞會影響力的劇增,參加舞會的各種費用全部由贊助商承擔了,這樣,對參加者來說是否有錢,就不再成為最重要的標準了。良好的家世當然是必備,但還要看女孩子的舉止做派。如果你舉止過于開放,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哪怕家中坐擁金山,也只能望舞會興嘆。這正是有著實力雄厚家庭背景的富家女帕里斯·希爾頓的經(jīng)歷。帕里斯·希爾頓15 歲時就有人推薦了,但是奧菲莉拒絕了。那時她還太年輕,后來奧菲莉調(diào)查過她的個人經(jīng)歷,又有人推薦過三次,都被拒絕了。每年向奧菲莉自薦的女孩也不下百人, 打著虛假貴族頭銜試圖蒙混過關(guān)的也不少,謹慎的奧菲莉在調(diào)查和求證中,都一一拒絕了。
17、18 世紀的英國宮廷舞會上,一直深藏閨中的貴族女孩,18 歲時將在皇室舞會上被父親引薦給女王,她們第一次踏入上流社交圈,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物色門當戶對的美滿夫婿。如今參加晚會,對這些出身優(yōu)越的年輕女孩來說,談婚論嫁為時過早,它首先是憑借父母家庭的光環(huán)拿到一張門票,在舞會上成為獨立的主角,受到外界全方位的關(guān)照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