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鳴
【摘 要】闡述新課改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分析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適應新課改的措施。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B-0035-02
近年來,新課改對各學科的影響在逐步深化,而在英語教學當中如何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也為大家所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改對英語學科的影響,借鑒在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技巧過程中取得的某些成果,探討在新課改下如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為深化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參考。
一、新課改的特點
(一)承前啟后,是前后教學需要的延續(xù)。新課改就是要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大力倡導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延續(xù)原來課程好的做法和經驗。因此,新課改是在吸收了前幾次課程改革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針對現行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弊端而進行和開展的,某種意義上說新課改是對課程改革的延續(xù),而不是全面否定。
(二)打破傳統(tǒng),除舊布新,開放性地設置課程?,F代科學的發(fā)展逐漸打破了學科壁壘森嚴,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當今時代,課程內容既要繼承人類歷史積累的正確的、合理的知識,又要剔除舊的、已過時的、不合理的知識,同時,還必須及時吸納科學發(fā)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識,這充分體現了當今課程設置的開放性。
(三)面向時代,體現未來發(fā)展趨勢。科技的日新月異要求教育不僅能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懂得學習,走上社會后能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zhàn)。因此,新課改確定了這樣一些理念:倡導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倡導建構主義的學習;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這些理念和策略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四)在自主提高中完成創(chuàng)新。新課改體現了時代的要求,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在新的課程目標的驅動下,我國的課堂教學必須融入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新課改的主人,在配合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的同時,更多的是自我的提高、自我的領悟。
二、新課改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
教學過程是老師和學生一起交流、一起發(fā)展過程,因此新課改對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僅僅把學生看作一個認知性的存在,過分注重學生的感覺、知覺、概念、判斷、推理等認知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甚至把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視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甚至唯一任務,而忽視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學生完滿精神世界的建構。新課改的首要任務,是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關系。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教授知識,更要教授如何獲得知識。務必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獨立和自主,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人當作“工具”和“人力”來生產,注重的是對學生進行“何以為生”本領的訓練,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為何而生”的啟蒙與熏陶。新課改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強調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
第三,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把學生看作一個純粹的認知性存在,把學生的認知活動等同于整個生命活動,造成對問題獨特思考方式的缺失,學生被動地跟隨粉筆走,不會也不能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新課改強調構建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
三、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課堂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穩(wěn)定的課堂教學活動框架和程序。由于它比較穩(wěn)定,因此它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也正由于這個原因,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一)重知識應試,輕能力素質。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把知識傳授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中考、高考等進一步強化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知識傳授的地位,而把發(fā)展能力置于次要的、從屬的、兼顧的,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地位。然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活動在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交際能力,應該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二)重主導作用,輕主體發(fā)揮。課堂教學是教和學的統(tǒng)一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處于主導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處于主體地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強調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未能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教者只重視教,輕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不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學生只是被動地學。在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堂中,我們經??吹嚼蠋熞粋€人不停地講文章中的語法知識,學生不停地做筆記。這種教學活動,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教學單調死板,抑制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發(fā)揮,沒有實現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
(三)重共性培養(yǎng),輕個性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思想只重視共性不重視個性。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活動是以班級集體授課作為主要組織形式,對滿足全體學生共性需要是方便的、有利的,對滿足每個學生個性需要則是不方便的,甚至是難以做到的,特別是在學生差異較大的班級群體中,教學效果很差,嚴重制約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然而,新課改要求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提倡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因此,通過小組活動討論閱讀文章中作者的觀點、討論各主要問題,然后讓學生回答,這將能使不同學生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觀點,有利于學生個體的發(fā)展。
四、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適應新課改的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有意識地通過閱讀拓展學生思想空間。當前英語教材中的圖文都是靜態(tài)的,而學生都有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理,教師應設法使用多媒體課件或其他如電影、錄像、幻燈片等輔助教學手段來呈現,把靜態(tài)知識變得豐富、趣味盎然,增加知識的直觀度,使得學生對知識有濃厚興趣。老師要敢于動員學生人人參與、個個動手,做自己的課件,讓課件體現自己的要求。例如,高一英語(人教版)Unit 5 閱讀文章是關于導演Steven Spielberg,筆者在課前就播放Steven Spielberg拍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一個片斷,然后引入課文。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
(二)精心巧妙適時地設問,以增進學生通過閱讀培養(yǎng)自己的思想深度。從不同的角度設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逐步增加問題的難度從而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使學生的思想不僅僅停留在閱讀的表面。如在人教版新目標英語(Go for it?。┌四昙壪聝?Unit 1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學當中,在學生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筆者大膽提問:Are there any other predictions in the future?(在未來還有其他預言嗎?)由于課本上一直在討論的是Will people have robots?(人們將會擁有機器人嗎?),所以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學生的思維就馬上開始活躍起來,并認真地思考如何把他們想到的東西用英語表達出來,暢所欲言,這樣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個體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課本上的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三)積極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喜悅,以激發(fā)學生繼續(xù)閱讀的欲望。在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育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是對學生心理優(yōu)勢的強化。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各種反應要給予積極的回應和鼓勵,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中。要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激勵學生異想天開、標新立異;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不說“NO,you are wrong.”而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示意學生再考慮考慮。這就使學生不會因為碰到困難而停止閱讀,相反,更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四)加強對學生閱讀策略的指導,使學生掌握不同的閱讀技巧。學生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每當碰到自己不懂的單詞就想查字典。這樣會錯失了通過語篇推斷文章大意的機會,錯失了通過上下文來獲得文章大意的能力培養(yǎng)。其二,過度在意細節(jié)閱讀而忽略了文章整體的結構,整體閱讀意識差,即閱讀不以意群為單位,而是以單詞或詞組為單位。這樣做,很可能會忽視了作者想表達的寫作意圖,不利于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其三,學生喜歡邊讀邊譯,這是一種較常見的閱讀習慣。閱讀的目的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這種習慣顯然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只有改變不正確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在閱讀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我們常用的閱讀技巧有:(1)略讀,即通過快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主題句和大意,明確作者的態(tài)度和意圖,以達到整體理解的目的。(2)跳讀,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屏蔽不相關的內容。通常在尋找與數字、名字有關等信息時采用此方法。(3)細讀,與前兩者不同,主要是為了尋找某一詳細的信息、事實而采取的閱讀方式。(4)猜測生詞: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詞,如何處理考驗著學生的智慧。一般來說,如果碰到的是動詞,需要通過上下文語篇來推斷其意思。如果是名詞、形容詞、副詞等其他詞,則可以快速跳過,一般不會影響對語篇大意的理解。由上可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技巧,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要使英語閱讀教學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我們對英語閱讀教學做出必要的調整,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吸引學生閱讀的興趣,通過提問來加深學生閱讀后思想的深度,通過鼓勵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合理運用各種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到閱讀的愉悅。
【參考文獻】
[1]中學外語教與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5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春洞,戴忠信.英語閱讀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