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妮
【摘 要】分級教學在當今大學英語教學中盛行,面對C級學生英語學習的種種問題,傳統(tǒng)語法翻譯教學法發(fā)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備受大學英語教師的青睞。本文通過分析語法翻譯教學法的優(yōu)缺點,探討了大學英語C級教學中語法翻譯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的實際運用,指出C級教學中語法翻譯法的重要性。
【關鍵詞】語法翻譯教學法;優(yōu)缺點;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211-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最早于1982年在武漢召開的“全國高等學校公共英語課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上提出,現(xiàn)國內(nèi)不少高校仍沿用,將大學英語班級分為A、B、C三個等級。但C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低,與A、B班差距大等問題明顯存在。因此,為提高C級學生的英語水平,語法-翻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C級教學中的運用不可忽視。
二、語法翻譯教學法的形成及其特點
到20世紀初期,隨著教授希臘文和拉丁文的普及,以此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在外語教學中逐步形成,并開始占據(jù)主導地位。這與當時人們對語言認識的局限性以及學習外語的實際需要是分不開的。結合桂詩春和H.Brown等學者的理念,這一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可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法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語法翻譯教學法借助原“希臘~拉丁語法”的規(guī)則,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統(tǒng)的語法教學體系,有利于外語學習者認識目的語的形式、不同的詞類、句子組合等,為學習者辨別母語和目的語的異同提供了基礎。
(二)語法翻譯法較好地體現(xiàn)了外語學習的本質(zhì)功能,即兩種語言形式的轉換,進而達到語際信息交流的實際目的。同時翻譯是實現(xiàn)信息交流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從而提高其使用外語表達的能力。
(三)在語法翻譯教學法中,精細的語法規(guī)則和廣泛的詞匯知識使得語言輸入更易于理解。能夠使外語學習者所接觸到的各種語言現(xiàn)象系統(tǒng)化,由淺入深地將語言分級處理。
(四)語法翻譯法強調(diào)對書面語的分析,著重原文的學習。這樣它有利于學習者對目的語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由于“語法翻譯教學法”是在古典語言學研究以及對語言傳統(tǒng)認識的基礎上形成,因此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自身的缺陷,概括起來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羅立勝等,2004:84-86):
1.過多地重視了語法規(guī)則,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縛了學習者的口語交流意識,妨礙了學習者口語能力的發(fā)展,忽視了必要的語音和語調(diào)教學。
2.過分地強調(diào)了教學的主導作用和教師的語言講解作用,忽視了學習者的實踐,不利于學生語言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
3.忽視了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運用的內(nèi)在因素。
4.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實踐環(huán)節(jié)比較單調(diào),不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從以上特點分析,語法翻譯法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不可或缺,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語言體系。但若能將語法翻譯教學法與任務型教學法、體驗文化教學法、趣味教學法、翻轉課堂等新興教學法相結合,彌補語法翻譯教學法的單一性,那么既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扎實了學生的基礎知識。
三、語法翻譯法在大學英語C級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的教學流程為:復習-教授新詞-講授語法-講解課文-鞏固新課-布置作業(yè)(Richards, 2000)。筆者在此以王志主編的《應用型大學英語綜合教程》中第六單元Text A 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為例,將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與體驗文化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相結合,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按照課時設計,每單元4個課時,讀寫2課時,視聽說2課時,但由于在讀寫的教學中也包含說的教學內(nèi)容,所以精讀時間安排在90分鐘之內(nèi)。另外,C級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所以在課文講解前后設計的引入部分和復習部分總共占了1/3時間,并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目的是引發(fā)學生興趣,鞏固學生基礎。Step2和Step3中的③④均采用了語法翻譯教學法,總體用時55分鐘,加強了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與體驗文化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相結合,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增強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靜結合,有利于英語基礎薄弱的C級學生。
四、結束語
雖然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教學法過分強調(diào)文字翻譯的訓練,教學手段和過程較為單一,忽視聽說能力的訓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聽說方面的交際能力,但是鑒于C級學生的英語水平,語法翻譯教學法的作用又不可忽視,它能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英語語言知識。但若在教學實踐中,將此傳統(tǒng)方法與現(xiàn)代教學方法相結合,全面考慮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Longman lnc.2000.
[2]H.H.Stern,F(xiàn)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Education Press,1997.
[3]陳夜羽.語法翻譯法在獨立學院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6.
[4]桂詩春.應用語言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李繼文.對語法翻譯教學法利弊的再評估[J].懷化學院學報, 2008.
[6]李繼文.外語教學中語法翻譯教學法的反思[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
[7]陸慈.《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介紹[J].外語界,1985.
[8]羅立勝等.語法翻譯教學法的歷史回顧、現(xiàn)狀及展望[J].外語教學,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