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玲
教育的藝術在于喚醒、誘導和激勵。課堂上,只有在教師張弛有度的點撥和調(diào)控中,學生的探究才會圍繞文本而又豐富文本,在探究和交流中,學生的語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才能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我的課堂】
師:春筍娃娃醒來了!它們從地里冒出來后,會看到些什么呢?
生:它會看到春筍媽媽就在它身邊對它笑。
生:它會看到大樹、小草,還會看見小燕子在對它笑。
師:為什么它會看見小燕子呢?
生:因為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春筍娃娃也是在春天長出來的。
生:它看到粉紅的桃花開了,真漂亮!
生:它看到小河邊的柳樹發(fā)芽了,雪白的梨花開了!
生:它還會聽到布谷鳥在唱歌呢!
…………
師:春筍娃娃看到的春天真美?。⌒∨笥涯馨阉嬒聛硭徒o春筍娃娃嗎?
(學生作畫,交流評價)
師:小朋友們把春天畫得真美?。‰y怪春筍娃娃要迫不及待地冒出來了!我們學著春筍娃娃那高興的樣子來演一演吧!
(師生一起邊做動作,邊讀課文)
【我的感言】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痹诮虒W《春筍》這一課時,我就通過兒童化的語言描繪渲染情境,引導想象,特別是通過畫面與表演的結(jié)合,創(chuàng)設了學生樂于接受、能享受其間的情境,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chuàng)造,從而使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在自我滿足與愉悅中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一、說一說——喚起激情,促進表達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通過想象可擴展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nèi)涵。在教學《春筍》時,學生對春筍娃娃醒后看到的一個全新的世界的描述就是一種個性化的體現(xiàn),他們在自己個性化的閱讀后,憑借自己的認識來說出自己心中的話,有說看到桃花開的,有說看到小鳥唱歌的,有說柳樹發(fā)芽的……儼然一幅美麗燦爛的春光圖。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倡導個性化閱讀,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平等對話、主動讀書、自主發(fā)現(xiàn),把學生閱讀的過程變成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不斷生成、張揚、發(fā)展和提升的過程。
二、畫一畫——搭建平臺,喚起話題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要“以生為本”,相信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在《春筍》的教學中,我就通過畫一畫的活動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積極主動地解讀文本,在畫中求新意,出新招,結(jié)新果。以“畫”來圖解文字,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的興趣。
他們向伙伴們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時,是一臉的自豪和喜悅。接著,我又發(fā)動孩子們對作品進行評價,以夸一夸他人的畫(個別上臺)、夸一夸同組同學的畫(小組活動)、夸一夸自己的畫等多種形式,引導兒童將“畫”和“話”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不但培養(yǎng)了兒童的說話能力,訓練了兒童的思維,而且使兒童在創(chuàng)造才能得以施展的同時,享受到了創(chuàng)造成功的歡樂,激發(fā)了他們進一步創(chuàng)造的熱情。 教學變得有聲有色、活潑生動,孩子們積極參與,興趣盎然,真可謂是“畫畫說說,情趣濃濃”。
三、演一演——張揚個性,以演帶讀
以“演”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活化文本的語言。
“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扮演春筍的小朋友們伸伸懶腰,悠悠醒來,一個一個猛然起立,“沖破泥土,掀翻石塊”(有的用書本當石塊,有的則用書包當石塊)。一站一掀之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筍那頑強生長的意志。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激情被點燃,再來讀這段話,效果勢必不一樣。
作為教師,我們解放思想,才能使學生的腦、眼、耳、口、手獲得解放,使教學向多方延伸。學生在讀中悟,悟后議,自讀自議,讀議出了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時教師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富有創(chuàng)意之處進行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多層面地觀察認識事物,使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共同發(fā)展。這可真是“說說、畫畫、演演——妙不可言”!
作者簡介:江蘇省無錫市東北塘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