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
據(jù)說,有一次武則天巡幸嵩山,途中患上重病。有一個叫閻朝隱的大臣,善于溜須拍馬,他覺得這倒是在女皇面前取寵的好機(jī)會。于是,經(jīng)過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個絕妙的好主意。經(jīng)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準(zhǔn)備,他帶領(lǐng)手下來到了少室山祭拜神靈。
古時祭祀要宰殺牲畜作為祭品,或全豬或全羊,供奉神佛殿前。這種祭品稱為“犧牲”。 閻朝隱為表示對朝廷的忠心和對上天神主的虔誠,別出心裁地決定要以自身代替“犧牲”。他在山下用香湯沐浴后,換上嶄新的官服,躬身伏于祭牲盤上,由八名年輕的道士抬著他,樂師奏起祭樂,鑼鼓喧天,浩浩蕩蕩地直奔山門而去。附近的老百姓聽說朝中一位大臣親代“犧牲”都感到十分新奇,便扶老攜幼紛紛趕來觀賞這個會說話的“活犧牲”。
隊伍正在緩緩前進(jìn),突然前面的開路人轉(zhuǎn)身跪倒在閻朝隱面前:“啟稟老爺,丞相狄大人在前面要親見老爺……”
閻朝隱不由得一愣:他怎么也到這兒來了?這個狄仁杰可不是等閑之輩,不好惹呀,便命八名小道士將祭盤落下。
閻朝隱與狄仁杰見面后,便躬身施禮道:“狄大人請了!不知狄大人有何見教?”
“豈敢,豈敢!在下也是為皇上祈禱來祭拜天神的,不過比閻大人早來了一步。聽說閻大人愿意親代‘犧牲,在下深感敬佩!”然后,狄仁杰話鋒一轉(zhuǎn):“不過,請閻大人恕狄某直言。常言道,智者千慮也難免一失——自古以來祭神廟宰殺豬羊做‘犧牲,要放其污血,凈其皮毛,閻大人如此衣冠楚楚,滴血未出,如何稱得‘犧牲?難道說閻大人讓神靈‘帶毛吃豬不成?這豈不是褻瀆神靈?倘若上天怪罪下來,對皇上的疾病就不堪設(shè)想了!”
閻朝隱一聽立刻打了個寒噤!他本想聽聽狄仁杰說些什么,從中抓住口實,回朝參他一本。沒承想這個能言善辯的老頭兒竟先扼住了他的咽喉!老頭子真要是向皇上奏一本說他閻朝隱辱沒天神、欺騙圣聰,女皇弄不好就要摘了他的腦袋!想到這些,閻朝隱駭?shù)脺喩戆l(fā)抖,于是,便急忙給狄仁杰施禮,聲音顫顫地道:“啊啊……閻朝隱一時疏忽做事欠周,還望宰相大人指教一二……”
狄仁杰道:“依狄某拙見,閻大人不如脫去冠袍襪履,光著身子伏于祭盤之上,這樣才像個‘犧牲的樣子。再讓身子見見刀口,多多少少出點兒‘血,如此方不欺辱神圣……”
閻朝隱心想:這明明是讓我在眾目睽睽下出丑!他心中暗恨卻又無可奈何,都怪自己當(dāng)初異想天開,如今卻要在這樣隆重的場面上出乖露丑。事已至此,自知沒了退路,也只好聽從狄仁杰的擺布了。于是,閻朝隱不得不厚著臉皮摘了官帽,脫了官袍、靴襪,只穿了一個褲頭趴在祭牲盤上,又用刀在手指上割了一個小口,鮮血一滴一滴地滴在大祭盤里。然后又催令鼓樂奏起,八名小道士又抬著他繼續(xù)向山上走去……
閻朝隱不但出盡了丑態(tài),又忍痛流“血”。不過,他的苦心并沒有白費(fèi),武則天病愈后,覺得閻朝隱“忠心可鑒”,給他加官晉級。閻朝隱如愿以償,至于眾朝臣對他的丑行嗤之以鼻,他當(dāng)然也就不在乎了。
(摘自《通遼日報》 圖/王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