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炎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的文章是“匕首和投槍”,毛澤東主席曾贊揚:“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p>
大師亦是常人。在家庭生活中,魯迅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他的親子妙招,蘊含智慧理性和對孩子的美好期盼。
1927年10月,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結婚。1929年9月,生下一個兒子。給孩子取什么名字呢?魯迅想來想去:“因為是在上海生的,是個嬰兒,就叫‘海嬰。這個名字讀起來悅耳,字也通俗,卻絕不會雷同。如果孩子大起來不高興這個名字,隨便改過也可以。”
做了父親之后,魯迅甚是喜愛海嬰,他將兒子戲稱為“小紅象”。那時海嬰尚在襁褓之中,魯迅每天忙里偷閑,時而抱著兒子坐在床邊,遞給一些香煙盒之類的小玩意兒,弄得“咚咚”作響;時而讓海嬰站在自己的大腿上,小孩子活蹦亂跳,引得“咯咯”笑個不停。
每每小海嬰疲倦了,魯迅就把兒子橫抱在自己的懷里,從門口到窗邊,再從窗邊到門口,不停地踱來踱去,他開始唱以詩歌調(diào)子自編的親子催眠曲:“ 小紅、小象、小紅象, 小象、小紅、小象紅;小象、小紅、小紅象, 小紅、小象、小紅紅?!?/p>
哼了一會,他又這樣唱:“吱咕、吱咕、吱咕咕呀,吱咕、吱咕、吱吱咕;吱咕、吱咕、吱咕咕,吱咕、吱咕、吱咕咕?!本瓦@樣,他不厭其煩地哄著、唱著、踱著步,“小紅象”海嬰就漸漸地睡熟了。
魯迅如此親子妙招,被妻子許廣平形容:“好像那雄鴿,為了哺喂小雛,就是嘴角被啄破也不肯放開它的責任似的。”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