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奕
摘要: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講述的苦諦思想提及到,佛陀說苦諦是為了破除眾生的顛倒樂執(zhí),所以只有從中才能產生正確的解脫之心。但是眾生并不能完全的接受和體會苦諦思想,因而佛陀廣大傳述苦諦的真諦,讓廣大眾生認識和了解它。從而使得眾生為了追求解脫進而去尋求苦因。因此,宗喀巴大師講述的苦諦思想則是引導世人生起菩提心。苦諦的作用在于引領人們正確認識苦樂從而發(fā)自內心的從善,也成為如今人們重塑自身苦樂思想的關鍵。
關鍵詞:菩提道次第廣論;苦諦;菩提心
苦諦為四諦之首;四諦,也稱為四圣諦,意為圣者所見的真理?!爸B”的含義是為真實不虛的意思。而“四諦”也就是指完全符合事實的,沒有半點虛假成分的真理??嘀B和集諦是指生死輪回的因果,苦便是因,集就是果;滅諦和道諦是指解脫生死的因果,滅是果,道是因。此邏輯是與常理相反的,先果后因。這樣的次序在于宗喀巴大師看來是與修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佛陀時代,當時的人普遍具備希求解脫之心,但是佛教又認為他們的這種心事顛倒的。其原因在《第廣論》中說道,“以諸化無明暗覆,于諸苦性生死圓滿,執(zhí)為安樂,顛倒所狂”。佛陀為了改變人們這種顛倒樂執(zhí)的狀態(tài),引導大眾走向真正的解脫,唯有向眾人述講苦諦的根本。
宗喀巴大師在《第廣論》宣揚到用苦相的方式引導眾生認識苦諦。苦相大致分為六道總苦和六道別苦。六道總苦,也就是眾生共有的苦,包含了三苦,六苦,八苦。六道別苦,也就是六道輪回中每一道分別會受到的苦,例如,地獄眾生受火燒,滾刀尖等。因佛家所講苦因眾多,所以本文不對所有做一一闡述,重點對六道總苦中的人生八苦作描繪。
八苦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原憎恨,愛別離,求不得和五蘊苦。宗喀巴大師在《第廣論》中在對人生八苦做描述時特別提及到了龍樹菩薩的一段話,里面不僅是包含了八苦,而且還講到了眾生苦因的來源。八苦中宗喀巴大師著重強調了生苦和五蘊苦兩種苦,他認為這兩種苦是其他六種苦的根源。在《第廣論》中講到,“八苦之中,特于此初及與最后,須殷重修”。這里就是講到眾人對生的顛倒樂執(zhí),所以就是死后再險境中也會需求生的出路,從而也是為后世埋下了苦因。而五蘊苦也是因為對顛倒樂執(zhí)的處處維護,所以下一世也是將感受眾多苦因。
“生苦”指的是生有,并不是指生后或者是生前所受到的苦。它指的是一種體性。宗喀巴大師在《第廣論》中對生苦做了以下論證。
(一)“眾苦所隨故,生為苦者”。宗喀巴大師講到的生為苦是指的在受生的時候,就有著無限兇猛的苦難就隨之而來,為此結論,宗喀巴大師專門舉例為證。他說,胎生的人或者動物在母體的里所生存的十個月就好似在地獄中那般的煎熬。這就是一種為生而必須承受的苦。
(二)
“粗重所隨故,生為苦者”。宗喀巴大師文中所提到的“粗重”實質上指的就是人的各種煩惱或者阻礙的根源,就似一顆種子。三界有情的諸行生就會伴隨著各種煩惱的種子跟隨而來。而就是因為是情感形成之時便有煩惱的因素相伴生成,所以這種煩惱的種子也會隨之不停的產生作用,影響個性,也使得眾生無法將心安頓下來行使善能,而不能照著自己最初原始的意愿行事。
(三)
“眾苦所依故,生為苦者。這是宗喀巴大師認為生為苦,是由于有情在欲界和色界,無色界受生后,由于受生的原因就會產生老,病,死等眾苦。也就是說,老,病,死都是由生而形成的。因為眾生在受生的同時就伴隨著老,病,死的狀態(tài)一起產生的,只是在個體不斷的因緣累積中,逐漸顯現(xiàn)出來了。
(四)“煩惱所依故,生為苦者”宗喀巴大師講述到,因為世間的一切事務被情所受之后便會產生三毒,從而使得人們身心處于一個苦惱,不安樂的狀態(tài)。這里的“三毒”指的是貪嗔癡?!斗饘W基礎》里形容三毒時就比喻到,
“如毒蛇毒藥,觸必傷人,服必傷命”從此也可以看出,三毒對于眾生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老苦”在佛教思想里既認為萬事萬物在受生后都會受到自身無法控制支配的狀況,從而使得前一刻的身心不同意后一刻的身心。又指人人老年后身心的衰落。可見老苦其實與生苦一樣。在《第廣論》中宗喀巴大師對與老苦所下的結論是,“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
“病苦”在佛教中的病包含心病和身體病兩種。心病既是貪嗔癡等各種情緒病。身體病也指身體中的不同部位活著時器官受到損害時,就會使得身體處于生病的狀態(tài)里。其實就算是人們口中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也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生病狀態(tài),比如說口渴等。這都是處于一種病態(tài)體性。這也由此可見,病苦不是指的生病時候的所帶來的身體上的苦難,病苦是一種性質。宗喀巴大師認為,眾生因為生病而不能為所欲為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被迫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喝苦藥等。甚至會使得人心處于一種恐懼的心態(tài)中,繼而認為病是苦。
“死苦”是佛教認為一個生態(tài)可以使得生命得以持續(xù)的主要依靠是三個因素,既是壽,暖,識。壽指得壽量,暖指身體有溫度,識指意識。死在佛教意義上來說就睡脫離了這三個因素。所以可知,死苦并不是指人在失去生命時所受到的痛苦,而是一種體性。宗喀巴大師認為死會使得人被迫與自己癡迷的財富,地位,親人,朋友等分離,且在生病終結時也會有劇烈的身心痛楚,因此說死苦。
“怨憎恨苦”指得是與不喜歡的一切事務相遇,其中也抱歉與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這里的怨憎恨指的不是痛恨某物而產生痛苦,也是一種形態(tài)。宗喀巴大師認為怨憎會使得情感處于害怕受到傷害,名譽受到損壞的狀況下,所以說怨憎是苦。
“愛別離苦”指得是與一切自己喜歡的東西分離,但別離的苦不是指與一切喜愛之物分開而感到痛苦,它也是指地一種性質。對此,宗喀巴大師認為愛別離使得友情處于內心憂桑,難過不已的狀態(tài),就如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牛郎織女一樣,相愛分離,所以大師認為別離是苦。
“求不得苦”指的是喜歡的事務得不到。一是追求卻得不到。比如放牧,但是牧民永遠不能預料到最后能賣出幾只?;蛘哐?。二,用盡全力卻不可得。例如為了考試努力復習的學生,最后還是考不到自己理想的分數(shù)。這都體現(xiàn)出了求不得苦不是因為得不到某物而感動困苦,它亦是一種狀態(tài),皆為苦。
“五蘊苦”指得是人的有漏五蘊,既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蘊皆是由于煩惱所引起的,所以命名為五蘊。宗喀巴大師從幾個方面論證的五蘊是苦的理論。既,一,“生苦囂故,五取蘊為苦”、二,“依生苦囂故,五取蘊為苦”、三,“苦苦囂故,五取蘊為苦”。此為五蘊是苦的論證。而人之所以對輪回產生了顛倒的認識,都是因為被五蘊所帶來的歡樂和愉悅蒙蔽了雙眼。
綜上所述,八種苦并非是一種并列的關系,前七苦與五蘊苦是一種所生的關系。佛陀把各個苦單獨列出來講述,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于其余幾個苦比較了解。所以,總的來說佛陀給大眾講述人生八苦的目的是為引導眾生行苦。宗喀巴大師在《第廣論》中提到,“若于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fā)起真實厭離,則啟真實求解脫心,無發(fā)生處,于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