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琴的象征意義探究

2016-10-21 10:32:42趙路
青春歲月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傳說儒道構(gòu)造

【摘要】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經(jīng)過幾千年的文化熏陶,已經(jīng)不再是一件純粹的樂器。它承載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思想,僅僅從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上,就有各種象征意義。而本文更深究了它的音色、傳說以及在儒道思想中的象征意義。

【關(guān)鍵詞】古琴;構(gòu)造;音色;傳說;儒道;象征意義

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qū)拸V,音色深沉,余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qū)別而改稱古琴。

古琴的起源,有伏羲斫琴一說。伏羲見鳳來儀,息于梧桐,于是伐桐為琴,故琴也被認為是依鳳形而制(也可以說與人身相應(yīng)),有頭,有額,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由于人們對古琴十分喜愛,所以將古琴加入了一些擬人化的稱謂和神圣動物的名稱,如:“額”、“頸”、“肩”、“腰”、“龍池”、“鳳沼”、“龍齦”、“雁足”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古人是將天地間美好事物和古琴發(fā)生聯(lián)想,表達出琴人愿與琴和自然合而為一的愿望。

一、古琴構(gòu)造的象征意義

1、構(gòu)成

古琴的基本構(gòu)成,是由琴面和底板兩塊木頭合制而成,琴面拱圓,是為“天圓”,底板平坦,是為“地方”,天圓地方。桐木屬陽,用來制作琴面;梓木屬陰,用來制作琴底,取其陰陽調(diào)和之意。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于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于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cè)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diào)弦的“琴軫”。琴頭的側(cè)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cè)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jīng)岳山、龍齦,轉(zhuǎn)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內(nèi),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yīng)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cè)有“天柱”,靠尾一側(cè)有“地柱”。使發(fā)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韻”。就構(gòu)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結(jié)構(gòu)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2、尺寸

琴前廣后狹,象征尊卑之別。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分(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征周天365度);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象征六合(東、西、南、北、上、下),容納宇宙天地洪荒;厚約兩寸(6公分左右),按兩儀(陰陽)。龍池八寸,象征八面來風(fēng);鳳池四寸,象征四氣應(yīng)和;腰腹四寸,象征四季氣候。

3、徽位

琴面有十三個徽位,象征著一年有十二個月再加一個閏月,居中最大的七徽,是謂閏月。

4、七弦

古琴琴弦有三節(jié),聲音自尾到七徴為濁聲,自七徴至第四徴為中聲,上至第一徴為清聲,琴上部稱“池”,池即水,意其平整;下部叫“濱”,濱就是服從之意。

古琴有七根弦,最初的五根弦是五行的象征,分屬金、木、水、火、土,從音樂屬性講又是五音:宮、商、角、徵、羽,同時還表示了君、臣、民、事、物五個等級;而第六弦、第七弦相傳為周文王和周武王后加,是文、武之聲,也是君臣合恩的化身;七弦懸于琴上,亦是北斗七星掛在高空的象征:

一弦屬土為宮。土星分旺四季。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沉重而尊。故曰為君。

二弦屬金為商。金星應(yīng)秋之節(jié)。次于宮。弦用七十二絲。能決斷。故曰為臣。

三弦屬木為角。木星應(yīng)春之節(jié)。弦用六十四絲。為之觸地出。故曰為民。居在君臣之下為卑。故三弦下八為此也。

四弦屬火為徵。火星應(yīng)夏之節(jié)。弦用五十四絲。萬物成美。故曰為之事。

五弦屬水為羽。水星應(yīng)冬之節(jié)。弦用四十八絲。聚集清物之相。故曰為之物。

六弦文聲主少宮。文星柔以應(yīng)剛。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聲主少商。武星剛以應(yīng)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5、琴頭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承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岳山邊靠額一側(cè)鑲有一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diào)弦的“琴軫”。琴頭的側(cè)端,是“護軫”。

其中岳山在整個琴面中位置最高,確似山之高嶺。根據(jù)《易經(jīng)》,山澤必相對,而在古琴的構(gòu)造上也充分印證著古人的這種宇宙觀,“澤”既是琴軫部位的“軫池”,也是琴底部的兩個音槽,也就是兩個發(fā)聲孔——“龍池”和“鳳沼”。山澤相應(yīng),龍鳳相對,這便是萬象天地。

軫池,急于發(fā)令而順以成禮。

池側(cè)有鳧掌二處,護軫,軫如震動,鳧掌合而止。

鳳額下有鳳嗉一個,接喉舌以發(fā)音。

臨岳,以棗木制成,表其赤心。

人肩,顧于臣,有俯就隨肩之像。

6、琴尾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硬木”龍齦”,用以承弦。龍齦兩側(cè)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可以保護琴尾。鳳翅,左右張開。

龍唇,以出聲。

龍齦,吟聲所出。

龍口,固定弦且裝飾。

7、琴底

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空,較大的稱為“龍池”,較小的稱為“鳳沼”。在龍池與鳳沼之間近風(fēng)沼(約琴面的九徽)處,有兩只支撐琴體和系縛琴弦的腳,稱為雁足。龍池,象征潛龍;龍出則布雨,從而象征人君的仁慈。鳳沼,鳳浴其中,以清潔其身,象征人君品德。琴底有鳳足,用黃楊木制成,以現(xiàn)鳳本色。

8、琴腹

琴腹內(nèi),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聲池”。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yīng)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cè)有“天柱”,靠尾一側(cè)有“地柱”。

二、古琴音色的象征意義

古琴有三種音色,泛音代表天,按音代表人,散音代表地,分別象征天、地、人和。泛音幽雅、飄逸、空靈,仿若天籟之音,故稱天聲;散音深遠、雄渾、厚重,有如鐘磬之聲,故稱地聲。按音細膩、柔潤而略帶憂傷,極似人的吟唱,故稱人聲。天、地、人三者相互補充,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架構(gòu)了古琴豐富的音樂藝術(shù)表現(xiàn)平臺。

由于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于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余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其中以疏疏淡淡、欲斷還連的“吟猱“為最。其微茫虛空處,就像中國畫的空白,書法又稱之為布白,空白處尤見匠心。所謂此處無聲勝有聲。無既是從有處見,這時的虛無就非枯寂的一無所有,吟猱的律動一派靈機,生意盎然,有如大海的潮汐,高山的松風(fēng),湮湮蘊蘊,若云山曖叇,香霧空朦。吟猱至于無聲處,正是給聽者以想象的地步。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綿遠,意趣高雅,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厚,講究中正平和,無過無不及,「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

三、古琴自身傳說的象征意義

傳說古琴為伏羲氏所制作。作琴的目的是為了“禦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從周代起對于琴的解釋都是從道德方面加以論述。他們的解釋是“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認為琴就是表現(xiàn)和像征道德的樂器。

在《詩經(jīng)》中古琴被提到十次,瑟十一次,有趣的是其中有八次古琴和瑟是被同時提及的。僅此即足以使“琴瑟”這一概念在很早就意味著“緊密相連、同韻、統(tǒng)一”,至今“琴瑟”還用來形容美滿和諧和婚姻:琴瑟之樂,琴瑟和好,琴瑟調(diào)和等等,它也用于相反的意義,如琴瑟不調(diào),形容婚姻關(guān)系之不和。

伯牙、鐘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征。

所謂琴之九德,是說一張理想的琴,應(yīng)具備九條標準,即所謂: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當然,象雷威所斫的“春雷”、“九霄環(huán)佩”那樣的九德兼優(yōu)之琴,是非常罕見的珍品。一般來說,能具備諸德,就已經(jīng)是一張難得的好琴了。

(1)奇:所謂奇,指其琴輕松脆滑兼?zhèn)?。其材輕松脆滑。音亦輕松脆滑。

(2)古:所謂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韻。

(3)透:所謂透,指其琴發(fā)音清亮綿遠而不咽塞。

(4)靜:所謂靜,指其琴音純凈,沒有雜音。

(5)潤:所謂潤,指其琴發(fā)聲不燥,韻長不絕,清遠可愛。

(6)圓:所謂圓,指其琴聲渾然不散。

(7)清:所謂清,指其琴聲如金石,如風(fēng)中鈴鐸。

(8)勻:所謂勻,指其琴七弦俱清圓,均勻平衡,無三實四虛之病。

(9)芳:所謂芳,指其琴彈愈久而聲愈出。

四、古琴音樂在儒道中的象征意義

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yīng)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傳統(tǒng)琴曲主要用五聲音階,即五正音,這可說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樂上的落實,而琴樂清虛淡靜的風(fēng)格和意境則主要為道家思想的反映。

例如,古琴琴型中最有代表性的“仲尼式”,以孔子的字來命名,那正是一個人直身而立的樣式。因此可以說,整架古琴,就是一個人;而整個世界,又都融合在人身里。琴所表達的融合精神,是儒家最理想的道德境界。

再例如,古琴中有山(岳山)有水(琴弦),這其實是體現(xiàn)了中國文人的一種審美意趣:見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樂水。水發(fā)源于山,高山流水,“岳山”上的琴弦就像條條河流一樣流淌不息。經(jīng)過一年的時間(十三個徽)到達司水之神“龍“的口中(龍齦),經(jīng)過“龍齦”后纏繞在“雁足”上,匯聚于“足池”之中,然后流向“龍池”、“鳳沼”,完成一個循環(huán),依此回環(huán)往復(fù),體現(xiàn)了易經(jīng)里的太極陰陽轉(zhuǎn)化生生不息。

五、結(jié)語

如此看來,小小一具琴身上,有天、有地、有年、有月、有山、有水、有龍、有鳳、有君、有臣、有文、有武、有時間、有空間。天地之道,萬物之和,便是古琴的化身,亦是古琴的精神。

自古,中國歷代文人皆講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每當文人抑郁不得志之時,通常選擇由儒入道,將關(guān)注點從紛攘的外界拉回到豐富的內(nèi)心,逍遙隱逸,寄情山水,親近廣闊的大自然。撫琴作為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之一,令歷代文人雅士為之沉醉而解脫釋懷。這正如嵇康在《琴賦》當中所言,「物有盛衰,而此(古琴)無變;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導(dǎo)養(yǎng)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是故復(fù)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

時至今日,古琴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

【參考文獻】

[1] 李美燕. 琴道與美學(xué)[M]. 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 1999.

[2] 楊宗翟. 琴學(xué)叢書[M]. 影印本.北京:中國書店, 1989.

[3] 章華英. 古琴[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4] 裴金寶. 陰陽學(xué)說與古琴[J]. 樂器, 1991,3,29-31.

[5] 汪 芝, 編. 西麓堂琴統(tǒng)[M]. 北京:中國書店, 2007.

[6] [清]徐上瀛. 溪山琴況[M]. 濟南:齊魯書社, 1995.

[7] 龐雨珠. 古琴的文化神韻及形制結(jié)構(gòu)[J]. 齊魯藝苑, 2003,01.

[8] 方建軍. 中國古代樂器研究的方法[J]. 音樂研究, 1996,04.

【作者簡介】

趙路(1990—),男,漢族,青島科技大學(xué)民間美術(shù)整理與研究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傳說儒道構(gòu)造
中國樂派形成的思想傳統(tǒng)中儒道釋的特殊闡發(fā)與貢獻
中國音樂(2022年3期)2022-06-10 06:27:36
圣王與革命——由“湯武革命”看宋儒道統(tǒng)論中的“排荀”
真空擠壓成型機螺旋及其對坯體質(zhì)量的影響
佛山陶瓷(2016年12期)2017-01-09 13:40:09
工業(yè)機器人技術(shù)的發(fā)展與應(yīng)用綜述
一對奇N階幻立方MCl和MC2
印度尼西亞金多金屬成礦條件及規(guī)律
科技視界(2016年2期)2016-03-30 11:42:19
儒道文化對當今廉政教育的影響
賈政性格中的儒道互補
繁昌县| 扶绥县| 大方县| 宁陕县| 泾源县| 商南县| 庆安县| 麦盖提县| 谢通门县| 连州市| 襄汾县| 锦屏县| 兰溪市| 伊宁县| 鹿邑县| 会昌县| 祁阳县| 五原县| 濉溪县| 大港区| 潼关县| 嘉黎县| 离岛区| 延安市| 沁阳市| 自治县| 大名县| 平遥县| 图片| 全州县| 安图县| 自治县| 三河市| 揭西县| 张家川| 宣恩县| 启东市| 班玛县| 金秀| 桑日县|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