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邦圣
[中圖分類號]S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3—0199—02
早春大棚白茄是我市和周邊地區(qū)蔬菜市場上最搶眼的產品之一,它的上市,不僅豐富了蔬菜市場,對提高菜農經濟收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白茄生產要求較高的技術水平,一般生產上很難獲得早上市、優(yōu)質的產品和很好的產量。這里將多年來我縣種植白茄技術總結如下:
1產地選擇
選擇地勢平坦、光照條件好、土壤耕層深厚、排灌方便、交通便利、不受空氣和水源污染的地塊作為大棚蔬菜生產基地。
2品種選擇
我縣一直使用本地地方品種——圣川白茄。圣川白茄是我縣的一個地方特色白茄品種,經我縣菜農近30年在生產中不斷篩選,成功選出了外觀好、品質優(yōu)、口感佳、成熟早、果皮薄、抗性強的地方品種?;蛴冒浊?號。
3苗床準備
在8、9月份對播種苗床進行深耕曬垡,并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每1m 25kg或商品有機肥1kg,及過磷酸鈣0.1-0.2kg和硫酸鉀復合肥0.1kg。播種苗床一般寬度1.2m,便于管理。準備好的苗床蓋上地膜,一方面防治淋雨受潮,另一方面起到高溫滅菌作用。
4營養(yǎng)土配制
利用營養(yǎng)缽移苗的,要事先做好營養(yǎng)土的配制。按菜園土和腐熟的農家肥6:4配合,或在菜園土里每1m3加入商品有機肥10kg,并在1m3混合土中再加入2kg過磷酸鈣和1kg硫酸鉀,拌勻成營養(yǎng)土。用育苗盤移苗的,可直接用商品基質移苗。
5播種
5.1種子處理
播前將種子放在55—60℃的恒溫水中不斷攪拌15分鐘進行消毒,撈出放在清水中浸種2—4小時,輕搓至種皮無粘液,瀝干水分后即可。
5.2播種育苗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露地播種。播種前一天晚上給苗床澆足底水,第二天,播前澆水。每畝大田需種量子25—30g,將處理好的種子拌上細干土,均勻撒播在5—6m2面積的苗床上。蓋籽土0.5cm厚為宜,再蓋上草簾或遮陽網。一般播后5天左右出苗。出苗后及時揭除草簾或遮陽網,根據墑情及時補水。也可根據苗情,結合澆水,適當施用腐熟的稀人畜糞便,或進行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富萬鉀1次。如苗床出現(xiàn)雜草,需人工撥除。
6移苗及苗床管理
6.1移苗時間
出苗后25—30天可移苗。移苗可在用營養(yǎng)土的營養(yǎng)缽中,也可以利用基質移入育苗盤中。移苗工作是在塑料大棚內進行。
6.2苗床管理
移苗后的管理決定白茄子上市的遲早。
6.2.1溫度 移苗后3-5天內,白天保持30-32℃,晚間28-30℃,之后,逐漸降低,至白天25-28℃,晚間18-20℃。早春白茄生產,苗期正處冬季,要做好防寒防凍工作,盡量保持較高的棚內溫度。到定植前一周,要進行練苗,溫度逐漸下降至白天20-25℃,晚間15-18℃。
6.2.2水分 保持苗床土壤濕度在60—65%,定植前一周結合練苗,適當降低含水量。
6.2.3施肥 用營養(yǎng)土移苗的苗床一般不需要追肥。利用基質移苗的,如在種苗床上的苗齡超過30天,需要葉面追肥。
早春白茄苗期長,管理要求嚴格。苗早期的低溫寡照、后期干旱和營養(yǎng)不良,是形成畸形果和僵果的主要原因。
7定植
7.1定植時間
移苗后28—30天可定植,但也要根據天氣、移苗方式和定植后大棚的保溫條件可延遲至次年2月上旬。一般移苗營養(yǎng)土是配制的苗床時間可長,用商品基質作移苗營養(yǎng)土的定植時間不應太遲。
7.2定植密度
定植行株距50m×35m,定植后在畦面上鋪黑色地膜,起到保溫保濕及除草作用。根據大棚寬度和操作方便,可用雙行或多行定植(最多不超過4行),每畝大棚定植苗約3400株左右。
8大田管理
8.1施肥
白茄子產量高,需肥量大,一般畝產5000公斤左右。生產中以基肥為主,畝三元復合肥50公斤,菜籽餅100公斤,純畜禽糞肥1000—1500公斤。為提高產量,在采收第3批果后,還要進行追肥。追肥要以復合肥為主。一般每畝一次25公斤,追肥是在結合灌水時進行。如要利用早春白茄進行秋季再生產的,罷市后還要追施一次。
8.2水分管理
定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緩苗后到開花前,適當控制水分促進生根。初花期保持正常的土壤水分,門茄坐果后適當增加田間含水量,及時澆水,保持棚土濕潤65—70%,同時澆水后要通風換氣,防止棚內空氣相對濕度過高。盛花期到采收期,需水量大增,保持土壤濕度70—75%。
8.3溫度管理
緩苗期,盡量保持較高的溫度,白天要求28℃—30℃,晚上20℃—25℃。緩苗后,白天28—30℃,晚上15℃—18℃。開花座果期,白天28—32℃,晚上15℃—18℃。白茄子果實彭大階段需要較高的溫度,低于15℃果實彭大緩慢,低于10℃生長不良。
8.4整枝打葉
為保持早期產量應及時打叉,一般留有3—4枝。剪去老葉,疏去下部過多的葉片,以促進通風透光,減少水分蒸發(fā)。一般每個枝上在結果花上部保持4片展開葉和葉芽。留花序的多少,根據植株長勢和市場行情而定。每個花序只留一朵健康的花。及時摘除多余的花和僵果。
8.5?;ū9?/p>
早春低溫寡照,易引起落花落果。因此,須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進行?;ū9榉乐拐婢圆『?,同時加入殺菌劑。一般配方是24~D20~30PPM加赤霉素100-200PPM,也還可再加0.1的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這樣既能提高坐果率,又能起到防止病害的作用。
9病蟲害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使用藥劑防治要嚴格執(zhí)行施藥濃度和安全間隔期。主要病蟲害藥劑防治見下表。
早春大棚白茄主要病蟲害藥劑防治技術
10采收
采收時宜掌握“時間稍早、果實稍嫩”的原則,特別是門茄要早摘,這樣,不僅能早上市,品質嫩,增加早期產量和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后來各檔幼果的生長,提高全期產量,一般畝產為5000公斤左右。一般早熟品種開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