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紅
摘要:漢語拼音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也是學好漢語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何做好漢語的拼音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漢語拼音的知識點,進而提升漢語學習水平,本文就此做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方法;興趣;探討
漢語拼音是學好漢語的基礎,很多六、七十年代的朋友用電腦很費力,主要原因是打字困難,他們五筆打字字根記不住、拼音打字又沒學好漢語拼音,增加了很多工作難度??梢姖h語拼音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漢語拼音是件枯燥乏味事,容易使剛入學的小孩失去學習的興趣。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筆者以為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教材,提高學習拼音的興趣
語文教材在漢語拼音部分編排了幫助學生學習聲母、韻母的情境圖,它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吸引著學生。教學時,可充分利用這些有利因素組織教學。比如漢語拼音“g k h”這一課,筆者這樣引導:“昨天我們認識了幾位拼音朋友,今天我們繼續(xù)和拼音交朋友好嗎?你們看,一只可愛的“鴿子”飛進了我們的教室,(隨時出示相關卡片并貼在黑板上),看看它是誰?它給我們帶來了哪位拼音朋友?”這樣一說,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住了。學生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了“g”的發(fā)音。接著筆者這樣引導:“‘g的家在哪里?”學生說:“‘g的家在中格和下格?!苯處熡猪槃菡f:“鴿子飛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好嗎?”接著在四線三格里示范書寫“g”字,學生看了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自己的作業(yè)本上認認真真地書寫“g”字。這樣極富兒童特點、充滿愛心的語言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凸顯了人性的內(nèi)涵。
二、突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拼音的小主人
學習漢語拼音應與說普通話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編兒歌幫助記憶漢語拼音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編兒歌。筆者這樣引導: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學會了用兒歌來幫助記憶漢語拼音字母,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猜謎,我說前半句你們說后半句好嗎?學生大聲說:“好!”(師)右下半圓,(生)b b b,(師)右上半圓,(生)p p p,(師)兩個門洞,(生)m m m,(師)一個門洞,(生)n n n,(師)一根拐杖,(生)f f f,(師)一根小棍,(生)l l l。這樣,通過猜謎的形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使學生在自主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三、創(chuàng)設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拼音
在拼音教學中,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可發(fā)現(xiàn):漢語拼音教學的實踐活動機會隨時隨地都有.如果能好好地利用這些活動機會幫助學習,教學效果就大不一樣。漢語拼音中有很多字母形狀相似,如b—p, m—n, t—f, d—b, q—p等,可通過看老師的口形猜字母,也可以學生互相看口形猜字母,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剪一剪,擺一擺。聲調是小孩子學習漢語拼音中的一大難題。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不管是韻母還是音節(jié),在練習讀它們的四聲時,如 ,或zh zh zh zh 時,讓學生根據(jù)聲調的形狀打手勢,如果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筆畫名稱,也可以用筆畫名稱這樣記:一聲橫,二聲提,三聲小鉤,四聲右斜,這樣長久堅持,形成習慣,學生一旦會讀就會標調,而且口手并用,可以克服小孩因好動而分散注意力的特點。
四、設計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拼音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教學漢語拼音,如果讓學生整堂課都在反復地認讀聲母、韻母或拼讀音節(jié),他們就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參與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運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使他們學得既自主又輕松,可用“找朋友”的游戲來鞏固對音節(jié)的認識。即老師或學生讀一個音節(jié),其他有關的學生聽后走到一起,組成音節(jié);也可以通過“開火車”的方法拼讀,比一比誰讀得準確,聲音響亮。這樣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學習,感受到學習也是一種樂趣,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當然,漢語拼音教學有許多方法,這只是筆者的一點小感想,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發(fā)現(xiàn)、運用、總結,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