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曾論證過,當今時代人人都生活在“景觀社會”中。對于旅行者來說就尤其如此:我們在外游歷時,總想讓每個瞬間都精致得像油畫、鮮活得像電影??梢哉f,視覺感受是旅游中的核心體驗,我們?yōu)槊谰岸糜?、在美景中旅游,直至(通過各類鏡頭)把自己也變成了華美景觀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買到的旅游指南,大多也是通過視覺語言來組織游客的行程:能干的作者早就為每個景點都拍好了“標準照”,游客的目標,其實就在于按照書上的取景、構(gòu)圖,把自己拍進一幅類似的畫面里。
套用推銷人員喜歡的說法,這讓旅行變成了一場名副其實的“視覺盛宴”。它的優(yōu)點是有條理。旅游的過程類似于電子游戲中的得分通關(guān),大家在各個指定地點拍了照,就算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任務,實現(xiàn)了旅行的終極目的。而它的缺點呢——恐怕也恰在于這“太有條理”了。我們在旅行結(jié)束后翻閱相冊,常發(fā)現(xiàn)一個難堪的事實:一路上精心拍攝的大量照片,仿佛都與出發(fā)前我們從書里看到的那些插圖并無不同。我們不由會驚恐地猜想,這樣的旅程,會不會有一天被一副完美的虛擬現(xiàn)實(VR)眼鏡取代?
在一部游記的最后一章,法國人類學大師列維-斯特勞斯列舉了自己半生行旅中的若干見聞片斷,并不乏突兀地以此結(jié)束全書:一塊礦石,其精美結(jié)構(gòu)超越一切人類工藝制品;一縷縈繞在百合花心的芳香,其微妙遠逾所有書本中曾演繹出的學問;而小貓一次不經(jīng)意的眨眼,其中飽含的耐心、靜謐與原宥,也許傳達著往昔與現(xiàn)今的人性本質(zhì)。
這是在所謂的“視覺盛宴”之外,旅行能帶給我們的另一類收獲。它們沒被收錄進、也無法還原到旅游指南中的插圖,不在被編目推銷的“標準景觀”之列。但旅行的光芒,往往發(fā)自這些屢遭忽視、近乎不可見的事物;它們在某些特定的瞬間,從某個特別的方向上捉住我們的目光,并讓我們受到未經(jīng)預料的沖擊和震動。或許可以說,只有在這種光芒的照射后,“書上的畫面”才會真正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旅程”,一次行程的意義才會向我們完全敞開。
西方詩人有名言說:“人是釀造不可見者的蜜蜂?!痹诒酒陔s志的專題報道《逸出常軌的旅程》中,我們向讀者介紹了這樣幾位旅行者的經(jīng)歷:就像善采花蜜的蜜蜂,他們在旅途中專門探訪被人們慣常忽視的廢墟、瓦當乃至貓兒。經(jīng)過他們的收集與釀造,一段段旅程展現(xiàn)出它們熠熠生輝的質(zh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