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胡康
細裁妝成一樹碧
——關(guān)于工作片腳本寫作
◎陳燕胡康
工作片想拍出彩,第一步應該做什么?有句話叫“萬丈高樓平地起”,工作片的創(chuàng)作基礎(chǔ)就是腳本寫作。只有先有了一個好的腳本,才能保證能有一部好的片子。和其他類型片子相比,工作片的腳本寫作還是有些特殊規(guī)律的。筆者結(jié)合多年制片實踐,來談?wù)勅绾伟压ぷ髌哪_本寫好。
工作片創(chuàng)作有句口號,叫“主題先行”。沒有主題的工作片無異于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同理,工作片腳本寫作也須“主題先行”,必須在紛雜的選題范圍內(nèi),理清思緒,分析線索,尋找到所要宣傳和推介的重點話題,并將其提煉為貫穿整個腳本的寫作主題,這樣才能保證形神不散。
具體原則:1.應用副題的形式直接在腳本寫作及編輯成片時將主題確定下來;不要認為副題“不藝術(shù)”“不美觀”“累贅多余”,由于工作片的特殊性,用副標題直白地宣告主題是完全有必要的。2.腳本的開篇也應開門見山,盡量在“第一時間”直接點明主題。3.腳本的解說詞中也應對主題進行重復性強調(diào),以加深印象。
在撰寫關(guān)于唐山市豐潤區(qū)黨員電化(遠程)教育的工作腳本時,我把主標題定為《扎根沃土花更紅》,寓意著電化(遠程)教育工作面向基層、扎根基層就能綻放出最好的業(yè)績,顯得很有氣勢也很形象,但主題不夠凸顯。因此副標題就定為“唐山市豐潤區(qū)黨員電化(遠程)教育工作紀實”,一句話就點出了腳本的主題。同時,在片子進行時,也不斷通過畫外音等方式,對主題多次強調(diào),讓主題鮮明地展現(xiàn)給觀眾。這些手法都是“主題先行”的具體表現(xiàn),如同開門便見山、推窗能現(xiàn)月,將主題直白而清晰地快速呈現(xiàn)。
一部好的工作片應該是流暢的,因此好的工作片腳本也應該如和風細雨般娓娓道來,體現(xiàn)出內(nèi)在強大的邏輯感,這樣才能具備理論高度,才具有說服力。須知,工作片的理論高度幾乎完全是用文字構(gòu)筑起來的,畫面雖說可以對理論“拔高”,卻無法構(gòu)筑理論。這也是工作片中為何畫面表現(xiàn)的地位偏低的原因之一——可以說工作片的敘事清晰度、理論性、邏輯性,幾乎完全取決于腳本。
具體原則:1.在腳本寫作之前,應立好全文的理論框架,看看是否立得住腳,然后再動筆。2.寫作時要以“講清說明”為目的,不要喋喋不休,也不要含糊帶過,須知工作片的目的就是宣傳教育推介。3.闡明理論做法經(jīng)驗時,不僅要有論點,而且必須要有論據(jù),空對空的說教是毫無意義的。4.腳本的敘事最好為單線,有效避免雙線或多線敘事帶來的思維混亂。
在撰寫西楊家營村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紀實的腳本《燕山深處春潮涌》時,我先剖析目的,認為該片就是對西楊家營村的黨建工作的亮點展示,并寄望能給其他地方以啟示性思考。因此,腳本寫作框架就分為了常規(guī)工作、特色工作、亮點工作、品牌工作等這幾方面,然后分類搭架子,每部分都講一個故事作為論據(jù)。最終該片獲得了群眾認可。從中可以得出結(jié)論,一個條理清楚、邏輯分明的框架,如同地基,應該在腳本寫作階段就堅實地打好,這樣才能在上面真正建起高樓大廈。
工作片的腳本寫作,還要學會借用。作為電教干部,接觸到的組工工作材料是很多的,當時都應該將這些案例做法盡量記下來,這樣在寫作某部工作片時,就可能當作事例而被選用。“想寫得鮮活,其實都是靠平時積累?!辈粌H是借用工作材料,其他如看到的通訊、消息、報告文學甚至別的黨教片中所提到的先進經(jīng)驗做法,都可以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個旁征博引,來增強內(nèi)容的厚度。
具體原則:1.是借用不是“拿用”,所謂借來的材料必須改頭換面,用自己風格的文字體現(xiàn)出來,以免文風格格不入。2.要考慮到借用的內(nèi)容是否貼合,如果與本片主題關(guān)聯(lián)不大,再生動再鮮活也不應采用。3.要充分考慮到版權(quán)問題,如果易產(chǎn)生糾紛,還是穩(wěn)妥為主。
在《溯本夯基趕考行》的腳本寫作中,我參考了媒體相關(guān)報道。其中報紙上有這樣兩句話,一句是“一串串匆忙的腳步、一個個堅實的背影,留在了村里的河溝溝,印在了群眾的心窩窩”;另一句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一縷春風,悄悄吹遍了開平大地,滋潤了二十多萬老百姓的心田”。當時我特別喜歡這兩句話,就加以借鑒并延伸,寫出了“一條條建議溝通了感情,一場場質(zhì)詢敞開了心扉,一次次交流密切了關(guān)系。一串串匆忙的腳步拉近了距離,一個個堅實的背影見證了承諾,如三月春風,吹開了百姓的笑臉,滋潤著百姓的心田”。這段話最終成為這部片的生花之筆,可謂“借”得恰到好處。用一句詩來形容,就是“引他處之活水,潤筆下之文田”,這就是“旁征博引”的妙用。
工作片的素材往往很豐富,畢竟關(guān)于一項工作的做法總是很立體的。面對林林總總的素材,在腳本寫作時,就要有個篩選,話不在多,但要說到點子上,決不要面面俱到地進行羅列,“精準”才是我們的制片追求。
具體原則:1.要密切圍繞主題來寫,那些看似很鮮活的素材,如果與主題關(guān)聯(lián)不大,就要堅決舍棄。2.遇見同質(zhì)化素材時,只選擇最有代表性的素材。3.解說詞和同期聲所提到的內(nèi)容,切莫重復、重合,同樣的話沒必要說兩遍。
在寫作《創(chuàng)先爭優(yōu)奏新曲,科學發(fā)展譜華章》腳本時,我把活動實施方案和各階段領(lǐng)導講話、匯報以及總結(jié)都通讀了一遍,又找來活動期間編發(fā)的簡報翻看了一遍,把可能會用到的數(shù)據(jù)、各單位的亮點做法都勾畫了出來,然后就按照開展活動的先后幾個階段開始構(gòu)思腳本搭框架,框架搭出來后再往每個部分裝具體的事例。這樣一搭一裝的過程就完成了洋洋灑灑27頁的初稿。這時就需要“去蕪存菁”,選擇采用那些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內(nèi)容。經(jīng)過刪刪減減,27頁的腳本刪減到8頁,順利完成了寫作。正所謂“吹盡黃沙始到金”,在腳本寫作時對所占有的素材進行選取,從中選用那些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方為掘金之路。
工作片的腳本寫作還有一個常見難題,就是有人寫出來的腳本,看似文采灼灼,但具體一拍攝,卻發(fā)現(xiàn)很難拍成。這是腳本寫作的常見通病,即腳本過于體現(xiàn)文字表達語言美感,這往往是由于撰寫者對制片缺少了解所造成。實際上腳本創(chuàng)作應該更突出考慮畫面語言,即腳本文字的畫面效果。因此,腳本必須有利于拍攝,難以拍攝的腳本是毫無價值的。
具體原則:1.腳本撰寫者應對制片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個基本了解,才能動筆。最好是誰拍誰寫。2.腳本寫完后,應在腦子里過一遍畫面,看看如按腳本來拍攝是否有可行性,然后酌情修改。
《夕陽正紅映浭城》講述的是老干部黨建工作。為了讓解說詞的文本語言最終能順利轉(zhuǎn)化為鏡頭下的畫面語言,在寫完腳本后,我逐字逐句地加以推敲,看文字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好不好拍、拍出來會不會好看。其中有幾段長篇大論的文字,感覺很難轉(zhuǎn)化成畫面,即使轉(zhuǎn)化了也顯得冗長,就果斷刪除。最終該片的解說詞具有很強的“可拍性”。有句話叫“千言萬語入畫來”,可謂形象地道出了追求腳本“可拍性”的真諦。
工作片的腳本本質(zhì)上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文采,不可因前文提到的利于拍攝的因素而因噎廢食。其實工作片更需要藝術(shù)的表達,還是應該寫出具有文學感染力的文字,讓文字轉(zhuǎn)換出的解說詞或同期聲能夠具有魅力,并感動觀眾。
具體原則:1.要根據(jù)主題需要,來決定腳本恰當?shù)奈娘L,以求事半功倍。2.可以考慮多用氣勢足的古詩詞,顯得有氣場又有底蘊。3.可以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方法來增強語言的色彩,使文字更生動、更深刻。
《黨旗飄揚架金橋》是講述金橋中等專業(yè)學校黨建工作的工作片。為了體現(xiàn)正能量,文字腳本我采用了一種激昂向上的風格,同時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來強化語言的感情色彩。如開篇有這么一段:“豐碑立,英才輩出,歲月如洗;浪淘盡,黨心如金,歲月如歌……”就顯得很磅礴大氣且不失感染力。整個腳本的文字生動而深刻,與全片主題相得益彰。而讓文字具有生動性和感染力,如山間溪流一般叮當而來、流暢而去,正是腳本為專題片奉上的最佳妝容。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