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壽榮
那天,我在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突然前面一個老太太搖晃了幾下,隨即倒下了,周圍的人立即跳開。我一看,就一個箭步?jīng)_上去,托起老太太腦袋喊:“快打120!”不久,救護車到了,老太太轉(zhuǎn)危為安。我無意中救人一命,心情十分愉快。
這事不知怎么就被領(lǐng)導(dǎo)知道了,親自找我談話,開宗明義準(zhǔn)備將我樹為精神文明建設(shè)中的先進典型。我連連擺手,表示只是舉手之勞,不值得渲染。領(lǐng)導(dǎo)嚴(yán)肅地跟我分析此事,表示個人事小,單位、社會事大。
第二天,各路媒體記者將我團團圍住,一個個問題連珠炮發(fā)向我砸來,我的熱汗冷汗實汗虛汗自額頭到鼻尖,涔涔而下。
“請問您救人時腦子里閃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什么?”
“啥也沒想,就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p>
“關(guān)鍵時刻,英雄總是第一個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電視臺記者興奮地對著攝像鏡頭說話。她這一說,立馬說把我定性為“英雄”。
“這些年來,救人者與被救者之間糾葛不斷,您不怕被老太太或其家屬反咬一口嗎?”
“當(dāng)時哪能想那么多?”
“多么樸實的話語,一心想的是人民群眾,這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我們的社會,不正是需要弘揚這種精神嗎?”記者滿面緋紅,侃侃而談。我雖然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但她說的也是有道理的。
“請問支撐您見義勇為的信念是什么?”
“哪有什么信念,不都是從小就教育我們多做善事,助人為樂嗎?”
“聽聽!從小就樹立了偉大理想,參加工作后又不斷接受先進思想教育,逐步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此,什么艱難險阻不能克服?”記者總能從更高的角度歸納出問題實質(zhì),令我自愧不如,又倍覺鼓舞,都有些飄飄然了。
“今后怎么辦?”
“有需要的時候,我還會出手相助?!?/p>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由此可見,精神文明建設(shè)取得了多么豐碩的成果!不久的將來,社會正能量必將遍地開花!”記者的話語鏗鏘有力,圍觀的人群忍不住齊聲大吼:“好!”
翌日,一篇題為《英雄是怎么煉成的——全市精神文明建設(shè)巡禮》的報道刊出??催^之后,連我都被報道中的“我”感動了,記者們可真有水平。
當(dāng)然,因單位精神文明建設(shè)成績斐然,我的領(lǐng)導(dǎo)受到表揚;因發(fā)掘了我這么一個榜樣,記者也獲了獎……
【原載2016年9月12日《中老年時報·副刊》】
插圖 / 互贈 / 李楚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