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英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舞臺,每天都上演著形形色色的豐富情景劇,把孩子們的喜怒哀樂編織成數(shù)不盡的心情故事,也為他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創(chuàng)作之源。然而,當前小學生實際作文水平不理想,并沒有把生活與習作結(jié)合起來,生活中鮮活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感寫到作文中就失去了童真童趣。小學生作文假話、空話、廢話、套話泛濫的現(xiàn)狀,讓人啼笑皆非,與其年齡層次脫節(jié)相悖。面對這種狀況,家長非常著急,紛紛報作文班也收效甚微;教師更是絞盡腦汁,寫范文講技巧,結(jié)果學生一味地模仿,作文教學出現(xiàn)高耗低效的困境。
通過對小學生作文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筆者認為必須全面提高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水平,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那么怎樣提高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水平?筆者認為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強抓實:
一、努力營造童真教學氛圍,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當前小學教育普遍存在著一個現(xiàn)狀,就是老師“管得太緊”,把學生教得“乖”“聽話”感覺就踏實。教師們在一線教學重在成績排名,忽視學生的學習體驗,造成教學氛圍功利,學生的心泉枯竭。
教師們千萬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來打量小學生。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首先自己得有一顆善良純潔的童心,才會呵護學生的童心?!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教育者要有一種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把學生放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呵護孩子的心靈。孩子的心靈比任何物質(zhì)都更重要。別以為小學生年齡小,啥也不懂,其實他們很聰明,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
二、正確引導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謹記“以生為本”
教育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在指導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謹記“以生為本”。
首先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想法和點子。小學生的思維活潑敏捷,同時也是快速變化的,很多生活的素材如果不善于捕捉就會稍縱即逝。因此在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時候,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好的想法和感受時,馬上肯定他們并鼓勵他們及時記錄下來,形成素材寶庫,記錄下生活的點滴。這樣在生活中慢慢積累的素材,真實而有意義,運用到習作當中,寫出真情實感,才會打動讀者。
其次指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材料,豐富自己的語言。鼓勵學生每天大聲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好的語感,讓他們愛上閱讀。好的文章可以熟讀成誦,這樣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段,就變成孩子們語言倉庫中的積累。在教室里增設(shè)圖書角,不定期地舉行講故事比賽,想方設(shè)法地激勵他們多讀書,讀好書,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增長知識。同時引導學生隨時記下所得所感,形成一定的積淀,自然而然下筆如有神了。
三、重視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隨時隨地記下靈感
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更依賴于良好的寫作習慣。寫日記無疑就是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下自己的心情故事,而這些都是最切合生活實際的練筆機會。鼓勵學生隨身帶個筆記本,當看到好詞好句,就記錄下來;當聽到別人談話有所感悟,馬上記錄下來;當想到一個好故事也記錄下來。一個優(yōu)秀作家必然保持一個良好的記事習慣,古今中外皆如此,著名作家納博科夫身上就裝滿了小卡片。因此,教師應(yīng)重視日記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隨時隨地記下靈感,只有天長日久勤奮寫作才能提高寫作水平。
四、注重作文講評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
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講評,教師總是揪住學生的缺點進行改造,每每勞而少功。
作文批改要尊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小學生練習寫作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要耐心地指出來,熱情地幫助指導,在批語中避免批評。特別是對作文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老師的一點鼓勵、一句表揚都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這樣,學生得到了表揚,對寫作自然會產(chǎn)生興趣,寫作也就成了一種樂趣。
我們要注重作文講評的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結(jié)合本班的學生實際,把學生分成小組互評互學,采用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推敲文字、賞析佳句、分析得失……這樣學生成為了主體,在課堂上可以像小評論家一樣踴躍發(fā)言,交談得失。同時,教師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適時點撥,抓住重點講解,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主動性,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走出課堂實踐生活,激活寫作源泉
生活化作文教學的空間不應(yīng)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更應(yīng)走向廣闊的天地,那就是學生天天生活的地方。教師實施作文教學可以在學生生活的各個角落,每個時間段,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除了課堂,可以在校外;可以在上學日,也可以在周末假期;可以是聊天交談,也可以是一起做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地放眼世界,著眼現(xiàn)實生活,感受父母親情、朋友之誼、社會關(guān)愛……積極陽光地體驗和感受生活的每一處精彩,徹底激活他們寫作的源泉。學生只有眼睛明亮,視野開闊了,才不會拿起筆來沒什么可寫的,高水平的作文才會應(yīng)運而生,有靈性有童趣的佳作才會隨之而來。
總之,“生活即教育”,教育離不開生活。新課改下的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應(yīng)滲透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層面,講方法,講技巧。教學全過程應(yīng)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童心、童眼、童趣出發(fā),在童真的氛圍中進行。只有在濃郁的生活氣息中進行小學生活化作文教學,學生才可以輕松自由地從事寫作活動,抒發(fā)真實情感,作文教學也會變得豐富有趣、活潑多樣、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