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峰
@Deborah Orr 高跟鞋經(jīng)久不衰的吸引力部分來自它的女性化和脆弱性。女人仍然穿高跟鞋因為她們仍然被期待表現(xiàn)得脆弱,而鞋跟本身就是個奇怪和混亂地位的信號。高跟鞋是屬于期望女人脆弱的時代的遺留物,那樣的時代對女人的期待還有很多:不外出工作,沒有挽著男士的手就不出門,除了家庭之外,也不需要自己的生活。當然,也有人認為夸張的高跟鞋可以是強大和性感的。但說實話,這只對那些永遠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跑掉的人而言。
@屠龍的胭脂井 男人花時間做飯帶孩子,遠不如多掙錢受推崇,還被哥們兒嘲笑“搞不定老婆”。這種社會環(huán)境,你要是男人,你會體貼太太嗎?所以,兩性平等,不僅僅是解救了女性的委屈,也是解救了做得好的男人的委屈。
@秦紅雨 當我們用“環(huán)境污染”來指責農民焚燒秸稈行為的時候,卻忽略了這個詞語背后農民的艱辛與無奈,遮蔽了對農民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不要讓保護環(huán)境成為對農民新的“盤剝”,成為對農民土地感情的傷害。
@西瓜王 與其說“去性別化”打破的是性別之間的界限,倒不如說我們是在撕去因為性別而給我們貼上的各種標簽。通過“去性別化”,我們在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承認尊重每個人的能力、性格與愛好,把每個人當成是一個特定的人,而非特定的男人/女人去看待的社會。
@侯虹斌 “我?guī)湍惆嵋巫印?、“我?guī)湍懔喟?、“我的錢給你花”、“永遠不要跟女人講道理,只要哄就行了”,男人的這些話聽著好像很貼心,但其實拒絕了雙方之間的平等交流和對話。
@默克爾 做到平等不僅是婦女的問題,也是男性的問題。在我們國家,如果父母雙方都愿意在家里帶孩子,會給你發(fā)14個月的補貼。當時有很多人嘲笑,然而現(xiàn)在,有些年輕的父親很重視,只要男女收入平等或者婦女掙的比男性更多,父親愿意在家里看孩子。如果這種情況越來越多,會改變我們對管孩子任務的態(tài)度、思維。這是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