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橋》——廢名個人化的世界

2016-10-13 01:40:20鄧雅丹
北方文學(xué)·中旬 2016年7期
關(guān)鍵詞:花城出版社個人化小林

鄧雅丹

摘要:現(xiàn)代評論家劉西渭對廢名有過這樣的評價:“有的比他通俗的、偉大的、生動的、新穎而且時髦的,然而很少一位像他更是自己的?!北疚闹荚谕ㄟ^文本細(xì)讀,從《橋》中描繪的人物、敘述的角度以及表現(xiàn)手法三個獨具作者特色的方面敘述廢名筆下個人化的世界,將作者運(yùn)用奇特的比喻手法和遠(yuǎn)距離敘述角度的隱匿在世外桃源下的悲劇卻永恒的寧靜生活與風(fēng)景真實呈現(xiàn)。

關(guān)鍵詞:廢名;橋;個人化

一、天堂與地獄:隱藏的眼淚

廢名中篇小說《橋》描繪的是一個靜美、夢幻的東方理想王國,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的評論者說:“這本書沒有現(xiàn)代味,沒有寫實成分,所寫的是理想的人物,理想的境界,作者對現(xiàn)實閉起眼睛,而在幻想里構(gòu)造一個烏托邦……這本書引讀者走入的世界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卻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他并非對現(xiàn)實閉起眼睛,盡管他描繪了一個如夢如畫如詩的田園情景。在對《橋》的評價上,朱光潛先生要更為中肯:“《橋》的基本情調(diào)雖不是厭世的而卻是很悲觀的。我們看見它的美麗而喜悅,容易忘記它后面的悲觀色彩。也許正因為作者內(nèi)心悲觀,需要這種美麗來掩飾,或者說,來表現(xiàn)”。廢名自己在創(chuàng)作談《說夢》文中談到《橋》時也說:“我的一位朋友竟沒有看出我的眼淚!”。顯然作者是從田園牧歌入手但并不局限于烏托邦式的美與愛,在浪漫想象的天堂背后隱藏著一個現(xiàn)實地獄。

《橋》中出場的人物鮮有完滿的角色。主人公小林和琴兒“是兩個孤兒,而琴兒,母親也沒有”;小林童年玩伴毛兒母親早逝,夢里父親在打他;狗姐姐嫁人后生了一個孩子卻死了?!惰€匙》中的牽羊孩童是一個啞巴,小孩母親“說他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小林也由此想到另外一對父子,兒子是一個年齡三十歲左右,衣裝襤褸,苦工模樣的瞎子,然而,“盲人的父親,游手好閑,家為世家的敗落”。

廢名勾勒的角色,無不感受著命運(yùn)的無奈和無法擺脫的痛苦。家庭成員的死亡、與生俱來的身體殘缺、孤苦伶仃的凄清……“世外桃源”四字豈能囊括得盡,透過迷霧望過去皆是鰥寡孤獨。

文中一些細(xì)節(jié)也頗有作者自己的安排:“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但開辟出來的,除了女人只有孩子,孩子跟著母親或姐姐”、“黃昏時分聚著一大堆人談天,也都是女人同小孩”。廢名筆下常提及女人和小孩,健全壯年男性角色在文中鮮少出現(xiàn)。

《“送路燈”》中“那邊大隊的人,不是打仗的兵要銜枚,自然也同這邊一樣免不了說話”這句也明顯地顯示出,《橋》中的世界分明是一個亂世,并非表面看來寧靜安詳?shù)氖劳庀删场:笪囊嗵岬健皠偛沤?jīng)過那一座墳而來,一個中年婦人,當(dāng)是新孀,蓬頭垢面墳前哭,墳是一堆土”?;蛟S亂世之中,青壯男人當(dāng)兵離家甚至死亡,剩下老叟婦女兒童也未可知。

作者將現(xiàn)實地獄隱在天堂后,用屬于他自己的獨特手法沖淡生命本身的殘酷和亂世下的悲痛。在廢名的作品中,死亡成為隱匿于其中的主題,生命的殘缺以隱喻的方式消磨著生活。作者用一句話描述人物的死亡和殘缺,甚至不直接書寫而僅通過家庭成員的眼光來間接表達(dá)不完滿。極富隱約的視角使得廢名筆下的人物以一種自然的方式生活,在世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沒有痛徹心扉的悲痛,身體缺陷的人也并未因為殘疾沉溺在悲哀與孤苦無依中,人們的生活并不因為現(xiàn)實不幸而發(fā)生多大改變。這種平淡自然的書寫是廢名作為獨特現(xiàn)代文學(xué)家的表現(xiàn)之一,亦是展現(xiàn)廢名做自己的方式之一。

二、遠(yuǎn)與近:“隔岸觀火”般的敘述角度

《橋》的《第一回》作為全書的引子,廢名以“我在展開我的故事之前,總很喜歡的想起了別的一個小故事?!遍_頭,接著便講述了一個與小說的情節(jié)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遠(yuǎn)方海國小女兒的故事。這個充滿童趣的故事,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隔岸觀火的情景。隔岸觀火,是一種極富震撼性的美感,是一種抽離出自己從而充滿距離的美感,也可以說是《橋》的美學(xué)基調(diào),對整個小說起提示作用。《橋》中的敘述,皆以第三者角度進(jìn)行表達(dá),是一種存在距離的審美。如在《橋》篇中寫一個女兒過橋的場景,本該是及其普通的畫面,卻在廢名筆下演繹為夢幻般的美麗。原因就在于此情景是通過小林的視角借助遠(yuǎn)距離進(jìn)行闡述演繹的,被賦予了彼岸色彩的空靈之美?!皬拇诉@個橋就以中間為彼岸,細(xì)竹在那里站住了,永瞻風(fēng)采,一空倚傍?!?/p>

“隔岸觀火”般的敘述角度更具廢名個人色彩的地方在于,全文皆是以第三人稱講述故事,但時不時作者又把自己本身放置進(jìn)去。文中常出現(xiàn)“他家隔壁確乎是一個村廟,這是可以做這個故事的考證材料的”、“這里,我已經(jīng)說過,小林的口中叫‘城外,其實遠(yuǎn)如西城的人也每每是這么稱呼” 等句子,無不讓人覺得困惑怪異。通常作者通過不少手法拉近讀者與文本的距離,更有利表達(dá)其情感和想法。然而,在廢名的《橋》中,當(dāng)讀者深深沉浸在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以及所呈現(xiàn)出的詩畫意境中時,作者卻突如其來地跳出來將讀者思緒拉出整個文本外。無疑,廢名是通過這一個人化的書寫方式使讀者與作品疏離開來,用這忽遠(yuǎn)忽近的距離來保持作品的神秘感和朦朧美。

在《桃林》中,琴子讓細(xì)竹去買桃子,在“低目于唇上的紅,一開口就不好了”后,作者接著用較長篇幅來寫“這個故事,本來已經(jīng)擱了筆,要待明年再寫,今天的事情雖然考證得確鑿,是打算拋掉的,因為桃樹林這個地方,著者未及見……一位好事者硬要我補(bǔ)足,愿做證明,說當(dāng)初那主人姓何,與他有過瓜葛……”。

這段很長的敘述交代了讀者不在意的或者說與故事無關(guān)的瑣事,顯得十分多余且莫名其妙。從整部小說來看,作者較多時候運(yùn)用過于簡練的語言使得文本生僻難懂,在這里卻著墨如此之多,讓人讀罷不禁覺得實為敗筆之處。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卻可以更好印證這部作品是廢名內(nèi)心一個人的作品,他不會根據(jù)讀者的喜好和閱讀習(xí)慣對文段及語言進(jìn)行篩選和組織,全憑自己內(nèi)心自由書寫,像是中國傳統(tǒng)畫中的潑墨圖,揮灑自如,自成風(fēng)格。廢名用這“隔岸觀火”般的敘述角度,不斷讓讀者在近與遠(yuǎn)的距離中抽離轉(zhuǎn)換,更好的感受距離所產(chǎn)生的朦朧空靈之美。

三、新與舊:奇特的比喻

美妙的想象、豐富活潑的聯(lián)想、細(xì)微的感受、新鮮的比喻在廢名筆下運(yùn)用得生動有趣,又充滿作者個人化的特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屬奇絕的比喻,隨處可見也頗難理解。

在《今天下雨》中廢名寫道“我告訴你們,我常常喜歡想象雨,想象雨中女人美——雨是一件袈裟?!睂⒂瓯茸黥卖?,足夠奇特以至于想象不出,但能夠稍微感受朦朧美。古今中外的詩人們最常用的妝扮女人的意象大多是玫瑰鮮花這類,如今看來顯得艷麗俗氣,過于陳舊。只有廢名先生告訴我們“雨中女人美——雨是一件袈裟?!被蛟S后一句能對這比喻作出一定解釋,“這樣想的時候,實在不知他設(shè)身在那里。分明的,是雨的境界十分廣?!崩斫鈴U名先生的比喻,得從極富禪學(xué)的抽象存在進(jìn)行細(xì)致感受。

在《清明》中“陰天,更為松樹腳下生色,樹深草淺,但是一個綠。綠是一面鏡子,不知掛在什么地方,當(dāng)中兩位美人,比肩——小林首先洞見額下的眼睛,額上發(fā)……”綠本是一種顏色而非具體的物件,少有作家將綠作為一個本體進(jìn)行比喻,并且多半也會將平靜湖面之類的鏡像比作鏡子。而廢名先生筆下將綠比作鏡子,還是第一次見,這新奇的比喻看來毫無道理。但如果細(xì)細(xì)分析還是可以做一番感受的。低沉朦朧的陰天,天是灰的,沒了往常的清澈和遼闊高遠(yuǎn),遠(yuǎn)方看不見,遠(yuǎn)處的各色也都被陰天籠罩,如此一來,此時松樹腳下的綠色便顯得格外明顯、更外光麗,越發(fā)襯得其他黯然失色?!扮R子”的一大特征便是表面光滑且能反射光。當(dāng)陰天眼前的綠色明亮得幾乎快晃眼時,這綠也便像一面鏡子,置身于其中的兩位美人就愈加艷麗和光彩照人了。

由于廢名作品奇特的比喻和意象,造就了屬于廢名自己的世界。在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講,讀者無法輕易對作品進(jìn)行解讀,也是其作品個人化的一大體現(xiàn)。周作人曾在為《橋》做的序中說道“廢名君的作品是第一名的難懂”的確,廢名作品的生辣奇辟使讀者難以完全理解。但是讀者沉浸其中,慢慢的品味也是能夠感受到廢名寫作時的心境的。《橋》中有大部分留白、跳躍的描寫,想要更好的領(lǐng)悟魅力所在,也須得不漏掉上下文的任一細(xì)節(jié)。《橋》是一個意境小說,不求情節(jié)而但求一種心境、一種禪意,是廢名自己的作品。而我們再了解廢名,也沒法成為廢名。所以閱讀《橋》,讀得越多我們越能了解作品和作者,但我們永遠(yuǎn)也不能成為作者自己,于是我們永遠(yuǎn)不能完全讀懂作品,只能更好與之貼合。值得注意的是,閱讀此類作品時的心境,像是靈感一般轉(zhuǎn)瞬即逝。例如“靜仿佛做了船”,我在初讀《橋》時心境與這句話尤為貼合,也極為喜愛??稍僮x時,離了心境,竟不能很好的感受這個比喻的意味了,可見其作品的個人化和主觀性。

四、總結(jié)

廢名,把文學(xué)當(dāng)作純?nèi)粋€人的事情,抒發(fā)著自己對生活的觀察、感受和思考,他抓住文學(xué)的本質(zhì),獨抒性靈,強(qiáng)調(diào)文學(xué)的個人化寫作和文學(xué)性。他的文學(xué)無疑間離了在亂世中“求生求勝”的普通民眾的生存樣態(tài),他的文學(xué)訴求始終無法與全民大眾的文化生活狀況實現(xiàn)溝通和互動,他沉浸在自己的寂寞中,“永遠(yuǎn)站在橋的這一邊”,看著無邊的風(fēng)景。廢名這風(fēng)景消解了人與故事,消解了時間與空間,生死與痛苦,只剩下寧靜的風(fēng)景包容著人生的永恒與他對生命的感悟,與魯迅筆下如飛沙走石磨礪的荒涼與粗糙的靈魂全然不同。作為讀者的我們應(yīng)當(dāng)拋掉魯迅那副怒眼看世界的態(tài)度,站在“橋”上安靜的看作者對待人生和命運(yùn)的態(tài)度,感受著廢名屬于自己的豐富的個人化世界。

注釋:

劉西渭: 《咀華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36.

灌嬰:《橋》.新月[J],1932年2月1日第4卷第5期.

廢名:《說夢》.語絲[J],1927年5月(133):13-15.

廢名:《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第5頁.以下《橋》的所有引文皆出自此。

周作人:《棗和橋的序》,《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

參考文獻(xiàn):

[1]灌嬰.橋[J].新月,1932,2,1,4(5).

[2]廢名.說夢[J].語絲,1927,5(133).

[3]廢名.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

[4]楊志娟.論廢名小說的死亡書寫[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0(5).

[5]周作人.棗和橋的序,橋[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花城出版社個人化小林
特別怕冷
意林(2023年4期)2023-04-28 07:10:30
假作真時真亦假:邏輯通關(guān)
《馬詩(其五)》:良駒何時得馳騁
《題都城南莊》:我們總在不斷重演著“錯過”
為夢孤獨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法蘭克福書展個人化書籍走紅
高考前與高考后
意林(2019年16期)2019-09-04 21:00:12
“尚長榮三部曲”帶來無盡思考——且說個人化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價值
戲曲研究(2018年4期)2018-05-20 09:37:36
別來無恙
意林(2018年7期)2018-05-03 16:29:44
女性形象的個人化書寫——嚴(yán)歌苓小說解讀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5
砚山县| 嘉祥县| 长子县| 汪清县| 扶绥县| 武川县| 舞阳县| 那曲县| 沙河市| 霍邱县| 德保县| 岳普湖县| 涿州市| 丹江口市| 广河县| 蛟河市| 额尔古纳市| 江永县| 沙湾县| 巍山| 西吉县| 耿马| 元阳县| 雅安市| 广丰县| 全椒县| 栾城县| 纳雍县| 克东县| 融水| 平果县| 大洼县| 措勤县| 大宁县| 竹溪县| 玛曲县| 专栏| 北宁市| 南开区| 张家口市|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