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
又到一年一度的十月諾貝爾季,在迎來新得主的時刻,我們也不妨回顧一下去年——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A.阿列克謝耶維奇。2016年2月,她的新作《二手時間》中文版面世;8月,她現(xiàn)身上海書展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剛剛公布的亞馬遜中國“2000-2015歷屆諾貝爾得主作品排行榜”上,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甚至超過本土作家莫言,奪得了銷量第一名。她的新書講述了蘇聯(lián)解體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痛苦的社會轉(zhuǎn)型中,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為夢想破碎付出的代價。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總是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xiàn)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av na Alexievich)曾經(jīng)是一名報社記者,在采訪寫作的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自已著迷于小人物的聲音,而俄羅斯的土地上從來不缺乏深重的命運和社會實驗,她從個人口述歷史中去拼貼大時代圖景。阿列克謝耶維奇用三十多年時間,采訪了上千位親歷者,創(chuàng)作了一套“紅色百科全書”,也被稱為“烏托邦之聲”的五部作品:《戰(zhàn)爭中沒有女性》說的是二戰(zhàn)中的蘇聯(lián)女兵、《最后的證人》是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幸存的孩子、《鋅皮娃娃兵》是蘇聯(lián)入侵阿富汗派出的年輕戰(zhàn)士、《切爾諾貝利的悲鳴》是暴露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中的人們。最后,《二手時間》談的是蘇聯(lián)解體。阿列克謝耶維奇她把《二手時間》稱為“紅色人類終結(jié)篇”,這本書也是她個人內(nèi)心與那個偉大而悲壯的實驗時代的告別篇。她這樣總結(jié)自己過去三十年的創(chuàng)作:“以前我更感興趣的,對我影響更多的是社會思想,是人類無法支配的天然力量,比如戰(zhàn)爭和切爾諾貝利。今天,我最感興趣的是人類的孤獨的靈魂空間中發(fā)生著什么。在我看來,世界正是由此而轉(zhuǎn)變的?!?/p>
蘇聯(lián)解體已逾二十年,俄羅斯人重新發(fā)現(xiàn)了世界。新一代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不再關(guān)乎夢想,不再像90年代他們的父輩,關(guān)心信仰。二十年來,人們看到了嶄新的俄羅斯,卻不是任何人曾經(jīng)夢想過的俄羅斯。
為什么他們無法適應急劇的現(xiàn)代化,為什么在近兩百年之后,俄羅斯依然與歐洲相隔?!抖謺r間》分為上下兩部分,分別采訪了生長于理想之下的俄羅斯人和年輕一代的俄羅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蘇聯(lián)國家的普通人,呈現(xiàn)他們的生活細節(jié),所感所想。
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生于烏克蘭。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為烏克蘭人,父母二人都是鄉(xiāng)村教師,后來舉家遷往白俄羅斯。她畢業(yè)于白俄國立大學新聞學系。她的獨立新聞活動曾受到盧卡申科政府的限制,代表作《鋅皮娃娃兵》被列為禁書。2000年被迫離開白俄羅斯,受國際避難城市聯(lián)盟的協(xié)助轉(zhuǎn)輾生活于于意大利、德國、瑞典、法國;2011年回到明斯克。
2015年10月8日,瑞典學院將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阿列克謝耶維奇,理由是“她以復調(diào)式寫作為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豎立了一座紀念碑”。她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4位獲獎女性。當她得到消息時,她正在家里熨衣服,她說感受很復雜,一方面夢幻般的榮譽,一方面太麻煩,打擾不斷。盧卡申科也發(fā)去了簡短的賀電,大意為“你的寫作不僅打動了白俄人民的心,也感動了各個國家中你的讀者。”
阿列克謝耶維奇表明,她并不是要評價蘇聯(lián)思想和蘇聯(lián)歷史,更不想評價任何人,而只是形而上地描述一種人類的生活悲劇。當然,從她的作品中,讀者還是能夠看到她個人世界觀的特征,雖然其世界觀通常也是復調(diào)的。
宏大歷史下的生活細節(jié)
選自《我還是想你,媽媽》
在距離我們幾步遠的地方豎起了一挺機關(guān)槍,在它旁邊坐著兩個黨衛(wèi)軍士兵,他們平靜地不知交談著什么,開著玩笑,甚至還笑了。
我清楚地記住了這些細節(jié)……
一個年輕軍官走過來。一名翻譯官把他的話翻譯出來:“軍官先生命令大家說出與游擊隊保持聯(lián)系的人員名字。你們要是不說,就全部槍斃?!?/p>
人們像從前那樣,還是那樣繼續(xù)坐著或站著。
“給你們?nèi)昼姇r間——不說就打死你們?!狈g官說,舉起三根手指頭。
現(xiàn)在,我一直在盯著他的手。
“還有兩分鐘——不說就打死你們……”
我們大家擠得更緊了,有人說了些什么,不是用語言,而是用手勢,眼神兒。比如我,清楚地感覺到,他們會打死我們,我們再也活不了了。
“最后一分鐘,你們就要完蛋了……”
我看見,一個士兵拉開槍栓,裝好子彈夾,端起了機槍。離有的人兩米,離有的人10米……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共有14個人。發(fā)給了他們鐵鍬,命令他們挖坑。把我們趕得近了些,看著他們挖坑……他們挖掘得很快,很快。塵土飛揚。我記得,坑很大,很深,有一個大人的身高那么深。就在房子前,地基下,人們挖了幾個這樣的大坑。
他們每次開槍打死三個人。讓站在大坑邊——直接開槍。其他的人就這樣看著……我不記得,是父母和孩子們告別,還是孩子們和父母告別。一位母親掀起裙子下擺,蒙上了女兒的眼睛。但是,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沒有哭泣……
殺死了14個人。人們開始埋坑。而我們又站著,看著,他們怎么填土,怎么用皮靴上去踩踏。他們還用鐵鍬在土堆上拍打了一會兒,好讓它們漂亮一些。整齊一些。您知道嗎,他們甚至把邊角也切割好,清理干凈了。其中一個上了年紀的德國人用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就像是剛剛在田間勞動了一樣。一只小狗跑到了他的跟前……誰也不知道它是從哪里跑來的,是誰家的小狗。他撫摸著它……
過了20天,才允許人們挖出死者。弄回家,安葬。只是到了這時候,女人們才叫喊起來,整個村子都在哭訴??薜克廊サ娜?。
有許多次,我拿起畫筆。我想畫下這些……可是,畫出的卻是一些別的東西:村莊,花草……
選自《鋅皮娃娃兵》
子彈射進人體時,你可以聽得見,如同輕輕的擊水聲。這聲音你忘不掉,也不會和任何別的聲音混淆。
對于打仗的人來說,死亡已沒有什么秘密了,只要隨隨便便扣一下扳機就能殺人。我們接受的教育是:誰第一個開槍,誰就能活下來,戰(zhàn)爭法則就是如此。指揮官說:“你們在這兒要學會兩件事:一是走得快;二是射得準。至于思考嘛,由我來承擔?!泵钭屛覀兺膬荷鋼?,我們就往哪兒射擊,我就學會了聽從命令射擊。射擊時,任何一個人都不用可憐,擊斃嬰兒也行。因為那邊的男女老少,人人都和我們作戰(zhàn)。部隊經(jīng)過一個村子,打頭的汽車馬達不響了,司機下了車,掀開車蓋……一個十來歲的毛孩子,一刀刺入他的后背……正刺在心臟上。士兵撲在發(fā)動機上……那個毛孩子被子彈打成了篩子……
關(guān)于錢的問題談得很多,談得比死還多。我什么東西也沒有帶回來,只帶回從我身上取出的一個彈片,僅此而已。有人在打仗時竄進村子……拿走了瓷器、寶石、各種裝飾品、地毯……有人花錢買,有人用東西換……一梭子子彈可以換一套化妝品:送給心愛的姑娘用的眉筆、香粉、眼影膏。出售的子彈用水煮過……煮過的子彈出膛時,不是射出去而是吐出去,用這種子彈打不死人。一般都是弄一個鐵桶或者一個臉盆,把子彈扔進去,用水煮上兩個小時。煮好了,晚上拿著這些子彈去做買賣。指揮員和戰(zhàn)士、英雄和膽小鬼,都從事這種生意。食堂里的刀子、勺子、叉子、碗和盆常常不翼而飛,兵營里的水碗、凳子、錘子總是不夠數(shù),自動步槍的刺刀、汽車的鏡子、各種各樣的零件、獎章……什么都出售……商店什么都收購,甚至從兵營駐地運出去的垃圾,如罐頭盒、舊報紙、銹釘子、破爛膠合板、塑料小口袋……出售垃圾按車計算。這場戰(zhàn)爭就是如此……
選自《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沒多久,整座城市就被軍車淹沒,所有道路封閉,電車火車停駛,軍人用白色粉末清洗街道。我很擔心第二天怎么出城買新鮮牛奶。沒人提到輻射的事,只有軍人戴著口罩。城里人依舊到店里買面包,提著袋口敞開的面包在街上走,還有人吃放在盤子上的紙杯蛋糕。
那天晚上我進不了醫(yī)院,到處都是人。我站在他的窗下,他走到窗前高聲對我說話。我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人群中,有人聽說他們馬上會被帶到莫斯科。所有妻子都聚集起來,決定跟他們一起去:“我們要和丈夫一起行動!你們沒有權(quán)力阻止我們!”
我們?nèi)蚰_踢,士兵——士兵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把我們推開。后來一個醫(yī)生出來宣布:“沒錯,他們要搭機去莫斯科,所以你們得幫他們拿衣服,他們穿去救火的衣服都燒壞了。”公交車停駛,我們只好跑著去。我們跑過大半個城市,但是等我們拿著他們的行李回來,飛機已經(jīng)起飛了。他們只想把我們騙走,不讓我們在那里哭鬧。
街道的一邊停滿了幾百輛準備疏散居民的巴士,另一邊是從各地開來的好幾百輛消防車。整條街都覆蓋著白色的泡沫。我們踏著泡沫走,邊哭邊罵。收音機里說,整座城市可能在三到五天內(nèi)進行疏散,要大家攜帶保暖衣物,因為我們會在森林里搭帳篷。大家都好開心——露營!我們要用與眾不同的方式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很多人準備了烤肉器材,帶著吉他和收音機。只有那些丈夫去過反應爐的女人在哭。
我不記得我是怎么到我爸媽家的,只知道自己一醒來就看到了媽媽。我說:“媽媽,瓦西里在莫斯科,搭專機去的?!?/p>
我們整理菜園(一星期后,那座村子也疏散了)。誰知道?當時有誰知道?那天晚上我開始嘔吐,我懷了六個月身孕,很不舒服。那晚我夢見他在夢里叫我:“露德米拉!小露!”但是他去世后就沒有到我夢中呼喚我了,一次也沒有(開始哭)。
選自《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我從前線回來時,頭發(fā)全白了。我才二十一歲,卻像個滿頭白發(fā)的小老太太。我負過重傷,腦袋也震傷了,一只耳朵聽力很差。媽媽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我相信你準會回來的,我白天黑夜都在為你祈禱呀?!蔽腋绺缫言谇熬€陣亡了。
媽媽痛哭著說:
“無論生兒還是生女,如今全一個樣。不過,他到底是個男子漢,有義務保衛(wèi)祖國,而你卻是個女孩子。我總在向上帝祈求:與其叫你受傷,倒不如被打死的好。我每天都要去火車站等火車。有一次看到一個被燒傷破相的女兵姑娘……我猛地一哆嗦,以為是你!后來我也一直為那姑娘禱告?!?/p>
我老家在車里亞賓斯克州,我家附近有各種金屬采礦場。不知為啥總是在夜里搞爆破,只要爆破的炸藥一響,我總是剎那間就從床上跳起來,頭一件事就是抓起外套朝外跑,隨便跑到哪兒去都行。這時媽媽就把我拽住,緊緊摟在懷里,像哄小孩一樣地哄我:“睡吧睡吧。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你已經(jīng)回家了。”我好幾次從床上一個跟頭栽下來,去抓外套……媽媽的聲音讓我恢復意識:“我是你的媽媽呀,是媽媽……”她輕聲細語地哄我,生怕大聲會嚇著我……
(屋子里暖融融的,可是瑪麗亞·伊萬諾夫娜裹著一條厚羊毛毯,還是渾身發(fā)冷的樣子。她繼續(xù)給我講:)
我們很快就成了戰(zhàn)士……您知道,那時候沒有什么特別時間去想事情。心里的感覺,真是冷暖自知……有一回,我們的偵察員抓到一個德國軍官,有件事他十分疑惑:在他的陣地上有好多士兵被打死,而且都是打在腦殼上,還幾乎都是同一個部位。他說,普通射手是不可能專打腦袋的,那么準確?!罢埬銈兏嬖V我,”他請求道,“這位打死我這么多士兵的射手是哪一個?我補充了大量士兵,可是每天都損失十來個人。”我們團長對他說:“很遺憾,我不能指給您看了,那是個年輕的女狙擊手,已經(jīng)犧牲了?!彼褪撬_莎·施利亞霍娃,是在單獨執(zhí)行狙擊任務時犧牲的。使她遭殃的,是一條紅圍巾。她非常喜歡那條紅圍巾,由于紅圍巾在雪地里太顯眼,結(jié)果暴露了偽裝。當這個德國軍官聽到這一切都是一個姑娘干出來的時候,非常震撼,不知如何回答,再也說不出話來……他似乎是一個大人物,在把他押送莫斯科之前,對他進行最后一次審問,他承認:“我從來沒有和女人打過仗。你們都是一些美女……我們的宣傳總是說在紅軍里面是沒有女兵參戰(zhàn)的,都是陰陽兩性人……”他看來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永遠忘不掉……
Q&A
Q:人們常常說中國俄羅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您此次來到中國有什么感受?
A:三十年來中國的轉(zhuǎn)變讓我感到非常驚訝,這是中國三十年的改革以后,我們也是經(jīng)歷了三十年的改革,但是你們的三十年改革是新的房子,新的道路,我們的三十年改革,還是舊的房屋,舊的飛機,舊的汽車。現(xiàn)在在歐洲流傳著一種說法,別談未來,未來已經(jīng)消失了,談到的一切都不會實施,一切已經(jīng)逝去了,在這里我看到了有未來,有希望,我對你們表示羨慕。
Q:您一直在思考政治上的意識形態(tài)對微小個體命運的影響?
A:經(jīng)過了40年的寫作,我一直在寫所謂蘇聯(lián)社會主義的演化過程。我們不能前行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沒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我們的社會主義,什么是我們的理想,斯大林在這里做了什么。多么奇怪,過了這么多年,我們對真正的,對一切還不明白。我們甚至害怕知道這一切。我們甚至害怕知道二戰(zhàn)的真相,我記錄了普通的人,也就是我把它叫做“小人物”。當我和這些人交流的時候,我馬上意識到這些人并不是小人物,他們也是偉大的人物。當我們的紅色帝國消失的時候,在紅色帝國消失之前,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是共產(chǎn)主義式的思維,而消失以后,每個人都開始有自己的意見了。
為了保住時間的真理,我決定保留所有人說的真理。也就是說,在我的書中不僅寫那些所謂的民主主義者,也有自由主義者,有法西斯主義者,有愛國主義者,還有各種主義的人,我都去記錄。在這個題材中,其實我不是去想這個歷史,而是去記錄每一個人,我不敢說,我對每個人采訪時,我都喜歡他們說的一切。有時候我對他們不明白,有時候我也不能接受他們所說的,但是我把自己的手背起來,我把手背到后背,我說這是他們的聲音,我們需要他們的聲音。
Q:介紹您的寫作特色時常會提到“復調(diào)式寫作”一詞,什么是復調(diào)式寫作?
A:這個如同你看一個指揮家,他如何在各種聲音中聽出他要抓的主旋律。我產(chǎn)生復調(diào)寫作的思想,也是源于俄羅斯的文化,但是我采取了另外一種方法,我進行了修改,總的來說還是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當然了,這種題材最終還是分散在普通人之中,它不是人類某一部分的智慧,它實質(zhì)上是我們擊中了所有的智慧,然后才形成的。如果福樓拜說“我是一個筆人”,那么我說“我自己就是有一個大耳朵的人”。至于說到我寫《二手時間》持續(xù)了十余年,這里經(jīng)過了戰(zhàn)爭,經(jīng)過了建設(shè),經(jīng)過了改革,我一直在做傾聽,當然我傾聽的不是一個人的聲音。一個人從語言到思想到感情都具有多面性,甚至于一個人的身份和世界觀都是復調(diào)式的。當面對人的多重層次,面對生活的復調(diào),我自己都呆住了,但我們需要這樣的多重聲音。
Q:使用口述采訪的方式進行素材搜集時,您通常采用什么方法保證人們口述內(nèi)容的可信度,是真實更重要還是感受更重要?
A:我跟很多人聊,很多人談,談的時間很長,談的東西也很多,寫了很多,形成了很多材料,但是我真正寫出來的并不是全部,而是個別的幾行字。存在著一種對比,拿過來材料的本真的面目,以及通過藝術(shù)的手法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shù)性,中間還需要再加工。我在寫一個什么事的時候,像這種災難和故事的時候,其實我的思維沒有限制在一些具體的事里,我更多是把經(jīng)歷這些事情的人的人性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書里面你可以看到一些在戰(zhàn)爭或者災難發(fā)生的時候,我們愛著誰,我們?yōu)檎l而感到遺憾,我們在等誰,所有這些人性上的東西,都會在歷史和社會事件的大背景下體現(xiàn)出來。其實就是在很微小的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發(fā)生著這些世界中很大的事,其實每一個微小的人都是這個大事的經(jīng)歷者。
Q:您寫了這么多作品,若干年后,當人們評價您的時候,您自己希望聽到的是什么樣的聲音呢?
A:當讀者們在我的書當中感受到的不是恨,不是惡,而是美好,這就是你們對我最好的褒獎,我就是為了愛而生,為了愛而寫。人從本性上來說,是很容易失落和失望的,但是我還是很愛這樣的人。我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看到了殺人和被殺的場面,確實很難遺忘這樣的場面,很難度過這樣的場景??偟膩碚f,我就是希望我的書,讓大家看到的更多的不是恨,而是傳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