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撰文/大?!<抑С?孟遷
擁抱時,警惕心中的暴力時刻
○策劃/本刊編輯部撰文/大海專家支持/孟遷
2016年3月1日,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實施,明文規(guī)定,遭受家庭暴力時,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該法實施幾天后,廣州市白云區(qū)法院便開出首張保護令。法律要保護的,是12歲的女孩丁一依。
丁一依被傷得千瘡百孔,她只有一個要求,請媽媽離她遠一點。
事實上,孩子們天然渴望接近父母,想從中找到愛、被保護和安全感。但父母有意無意的某些言行,會狠狠切斷孩子接近的欲望,傷及他們的身心。隨后,孩子對父母的強烈渴望依然持續(xù),個中情感會轉(zhuǎn)變成痛苦、憤怒、沮喪……帶著這些印痕,孩子們成人后,又會在與別人(包括伴侶、孩子)相處時,掙扎于負面情緒,傷害到他人。
每個生命,多少都有這類體驗。我們害怕受傷,卻沒意識到更重要的,是覺察自己心中的隱性暴力欲望,在火苗將燃之前,把它熄滅。
今年37歲的張嵐老家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高中畢業(yè)后,她跟隨媽媽一起來到廣州打工,起初在一家服裝廠上班,后又辭職找了份文員的工作。張嵐長相秀麗,個子也高,外形不錯,心氣就跟著高。剛離開老家時,她便對媽媽說,以后一定要在廣州安家落戶。
2002年,張嵐認識了某公司職員丁帆。丁帆在廣州市白云區(qū)有套住房,而且脾氣特好,說話總面帶笑容,對張嵐關(guān)懷備至。張嵐想,自己急脾氣,正好需要搭配一個慢性子的伴侶。第二年,兩人結(jié)婚。又一年,女兒丁一依出生。
為了帶孩子,張嵐辭去工作,生活重擔全壓在了丈夫身上。丁帆工資不高,每月除去生活開支,幾乎沒有存余,手頭總緊緊巴巴的。生活的瑣事,經(jīng)濟的壓力,讓張嵐的脾氣越來越壞。她本希望過上無憂舒坦的日子,可看看現(xiàn)在的自己,臉色暗黃,穿著肥大的衣服,上面布滿奶漬,哪還有一絲美麗。
越想越難受,張嵐把全部怒火倒在了家人身上。平日,哪怕有一絲不順心,她都能引爆一場紛爭。丁帆無法跟妻子溝通,只能借口加班,在公司待到半夜才回家。
2005年9月,丁帆提出離婚。深感未來無望,張嵐爽快地同意了。她要來了女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丁帆要求,一個月至少探望女兒兩次。
母女倆在外租房住,張嵐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重新找了份工作。剛開始還好,張嵐每天能準時下班接孩子??珊髞?,她越來越忙,常常放了學她還沒去。孩子小,見同學都被接走了,經(jīng)常急得大哭。張嵐來時,總能看見女兒臉上掛著淚,一方面心疼女兒,一方面又力不從心,滿腹委屈不知跟誰說。錯綜復雜的情緒,讓她內(nèi)心時時刻刻都醞釀著一股怒火。
2010年4月,幼兒園組織春游,每位學生需要繳納90元?;丶衣飞希∫灰勒f:“媽媽,你早點交錢,不然小朋友都走了,我就去不了了?!睆垗箽獠淮蛞惶巵?,“交錢,交錢,你以為你媽吃飯能吃出錢來呀。沒錢,這次別去了?!倍∫灰喇敿纯蘖似饋?,“我要去,我想去?!?/p>
路上行人紛紛扭頭,看著母女倆。張嵐覺得丟臉極了,點著女兒的額頭,狠狠地說:“別哭了,再哭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北贿@么一嚇,丁一依哭得更狠。張嵐連拽帶拉地把丁一依領(lǐng)回了家,關(guān)上門就是一頓打。丁一依的手上、臉上,到處都留下了紅印子。被打怕了,丁一依蜷縮在地上,抽泣著改了口,“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望著孩子含淚的小臉,張嵐一下回過神來,又痛苦又后悔。她委屈、煩躁,不知道明天會怎樣。無力的她摟著女兒,輕聲說:“媽媽一個人帶著你很辛苦,你得聽話,不然媽媽就不要你了?!眿寢尯芫脹]這么輕言細語跟自己說話了,丁一依靠在媽媽懷里,點點頭。
可沒幾天,張嵐又恢復原樣,稍不順心,就拿女兒出氣。一次,丁一依吃飯時把碗打翻了,張嵐罵:“整天就會哭,這個家就是被你哭毀的,你這個害人精,看著就讓人生氣。”
辱罵重重傷害了孩子的心,甚至比被打一頓都疼。每次聽媽媽激憤地罵自己,丁一依就躲在門口,看著媽媽,像看著一個可怕的陌生人。
媽媽常常發(fā)脾氣,而且都是無端而發(fā),沒法預測,小小年紀的丁一依恐懼、困惑。她渴望靠近媽媽,卻不敢。一次,爸爸接她出去吃飯,丁一依狼吞虎咽。丁帆心酸又疑惑,“媽媽給你買肉吃嗎?”丁一依搖搖頭,“媽媽說家里沒錢,什么都不給我買?!?/p>
送女兒回去時,丁帆忍不住叮囑,“孩子正在長身體,飲食上要多加點營養(yǎng)?!睆垗怪S刺道:“可以呀,你給錢我就去買。”丁帆氣得夠嗆,“你要是不想養(yǎng)女兒,把她給我,我絕對不會給你添一點麻煩?!睆垗挂话炎н^孩子藏在身后,“想都別想,她是我的,誰也帶不走?!?/p>
怕丁一依被嚇到,丁帆推開張嵐的手,“你弄疼孩子了,看看你,還有一點當媽媽的樣嗎?”張嵐不甘示弱,“我這輩子都被你毀了,你有什么權(quán)利指責我?”丁帆不想吵下去,便問丁一依:“愿不愿意跟爸爸回去?”剛想點頭,見媽媽怒氣沖沖地盯著自己,丁一依低下頭不吭氣了。丁一依的沉默,讓張嵐堵得難受,她揪著女兒的耳朵,質(zhì)問:“擺個臉給誰看?你爸對你好,跟他走呀,走了就別回來?!倍∫灰馈巴邸钡卮罂奁饋?,“媽媽,我不走?!迸畠旱囊缿伲亓藦垗沟睦碇?。她理了理孩子的衣服,瞪了丁帆一眼,帶著女兒回家了。
轉(zhuǎn)眼間,丁一依上了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張嵐突然以沒錢為由,不再給女兒報名。丁一依很難過,偷偷給爸爸打了電話,哭著說想上學。丁帆便來找張嵐,說女兒讀書的一些費用他可以出。張嵐瞪著他,“這費用還是小頭,生活上處處花錢,靠你那點撫養(yǎng)費夠哪頭?”兩人大吵一架。
在張嵐的堅持下,丁一依只能休學。白天媽媽去上班,她便獨自待在家里,幾個破舊的玩具,是唯一的陪伴。中午飯她都草草了事,有時吃點餅干,有時泡點冷飯吃。時間久了,丁一依性格孤僻,怕見生人。丁帆非常著急:這樣下去,孩子一旦留下心理陰影,會耽誤一輩子。
丁帆再次提出把女兒接走。張嵐不同意,“孩子撫養(yǎng)權(quán)歸我?,F(xiàn)在養(yǎng)大了,你想要就要?沒那么容易。”丁帆力爭說,孩子跟他,起碼生活無憂。說完,他就要去收拾女兒的衣服。張嵐一把拽住他,“只要我在,你別想把孩子帶走?!彼雅畠簲堅谏砗?,嚷著要報警。
丁帆走后,看著一片狼藉的家,張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怎么把生活過成這般模樣。她知道自己這個媽媽做得不好,可她也清楚,女兒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孩子如果走了,她會崩潰。
為斷了丁帆的念想,張嵐拒絕他再探視女兒,甚至讓女兒借住朋友家,這家住幾天,那家住幾天。
2012年12月的一天,丁一依說,很久沒見爸爸了,想見見。張嵐無名火起,給了女兒一巴掌,“以后別提這個人,你沒有爸,只有媽?!倍∫灰辣镒I,轉(zhuǎn)身回到自己房間。她愈發(fā)懼怕媽媽。
2014年年底,丁帆向法院起訴,要求取得女兒的撫養(yǎng)權(quán)??紤]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平時缺乏照顧,還遭受過家暴,法院變更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
跟著爸爸后,丁一依有了穩(wěn)定的生活。每天放了學,只要不忙,爸爸都會來接她。這一切,讓孩子有了歸宿感,她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而張嵐那邊,自從女兒走后,心一天都沒安穩(wěn)過,經(jīng)常整夜失眠。睡不著時,她想女兒想得發(fā)瘋,恨不能立刻把女兒拉回身邊。
2015年春節(jié)前夕,張嵐給女兒買了一身新衣服,想帶她出來吃飯。丁帆同意了。好久沒見到孩子,張嵐態(tài)度挺溫和。丁一依慢慢放下恐懼,跟媽媽講了學校里的事,還告訴媽媽,爸爸給她買了很多好吃好玩的,她很開心。張嵐把飲料杯往桌上一拍,“跟著你爸開心,跟著我就是受罪,是嗎?也不想想,是誰從小把你拉扯到大,是誰照顧生病的你。我看你就是個白眼狼?!睅拙錈o心的話,又惹怒了媽媽,丁一依不知如何是好。
回家后,丁一依告訴爸爸,自己有點怕媽媽,加上快考試了,希望能安心學習,暫時不跟媽媽見面。丁帆理解女兒的心思,“好,爸爸去跟你媽說,放心?!苯拥蕉》娫捄?,張嵐火冒三丈,“想阻止我見女兒?我可有探視權(quán),還要得到你允許?”
2016年3月4日,張嵐等在校門口,準備強行帶走女兒。丁一依使勁掙脫,又向門衛(wèi)求救。門衛(wèi)把張嵐攔住,并給丁帆打了電話。
原本以為,經(jīng)過這么一鬧,張嵐會消停幾天。誰知第二天早上,丁一依剛到校門口,就見媽媽在等她。張嵐堅持讓女兒跟她走,還掏出一把水果刀,威脅女兒必須聽她的,否則讓她再也上不成學。丁一依嚇壞了,哭著向路人求救。路人報了警。警察趕到,制服了張嵐,奪下了刀。
這事過后,丁一依不敢上學,整天惶恐不安,生怕媽媽會突然出現(xiàn)。丁帆對此很憤怒,2016年3月14日,他陪同女兒,向廣州市白云區(qū)人民法院申請保護。兩天后,根據(jù)最新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法院下達了首張《人身保護令》:禁止張嵐在六個月內(nèi)靠近、跟蹤、騷擾丁一依,如果違反,不僅會處以罰款、拘留,嚴重的還可追究刑事責任。沒了媽媽的騷擾,丁一依回到學校,日子逐漸恢復了平靜。
○心理咨詢師孟遷
家庭中,愛是唯一的動力。本質(zhì)上看,親密關(guān)系里,我們所有行為不是在表達愛,就是在呼求愛。張嵐也是如此。
但這份動力,有時會被扭曲,夾雜著私欲——想滿足匱乏、想宣泄情緒、想轉(zhuǎn)嫁負疚……從而展示出控制、攻擊等等暴力行為。
張嵐不是特殊人物,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各自的“張嵐時刻”。與其去批評張嵐,不如借機從她身上認清并清理我們的內(nèi)心。
張嵐從心底里渴望愛孩子,也希望孩子認可她的愛。只是她不知該怎么做。如果有一天,女兒要走出媽媽的陰影,卸下過往的包袱,必然要意識到這一點。
張嵐無法順暢地給出愛,一大問題源于匱乏感。
匱乏感不是經(jīng)濟拮據(jù)、買不起東西,而是買不起時,被勾出的內(nèi)心的難受、怨懟。每個人都有買不起或買不來的東西,然而生活能夠繼續(xù)就不是貧窮,家人彼此的關(guān)心和相愛就是富足。
交不起春游費沒什么了不起,安心而溫和地告訴孩子就好。孩子真正想要的是愛,不能去春游只要有關(guān)愛,孩子哭一下就過去了,甚至都不一定會哭。
張嵐給交不起費用這事賦予了太沉重的含義,才使事情變得糟糕。她覺得自己無能、無力,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覺得自己虧欠孩子。當內(nèi)疚、自責超出她可以承受的程度,她自然會依賴指責孩子來緩解。
總之,張嵐活在痛苦挫敗憤懣中,自身活得“貧瘠”,當然無法給女兒滋養(yǎng)。
事情本身不是問題,怎么看待事情才是問題。沒有任何一件事真正能讓張嵐痛苦,是她對事情的理解、對愛的錯誤信念讓她痛苦,從而陷入指責,進入了混亂的迷霧。
她內(nèi)心把自己定為罪人,感覺愧對孩子;她也把前夫定為罪人,覺得自己受了害。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別人不夠好,害怕失去愛,害怕沒人愛,害怕連女兒也離開,在沉重復雜的心態(tài)中,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當張嵐無力自拔時,因為法制的進步,孩子得以與媽媽分開,得到保護。慶幸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外在的保護不是萬能的。暴力的化解,必須建立在每一個心靈的覺醒之上。這樣的故事固然還會在一段時間內(nèi)上演,但期待它們會越來越少,越來越淡。
(文中所涉當事人均為化名,孩子的情況做了適當處理。未經(jīng)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轉(zhuǎn)載、上網(wǎng)。)
(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