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一
摘 要: 隨著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日益密切,我國對外經(jīng)濟業(yè)務日益增多,商務合同是促成雙方合作、互助的橋梁。因此,商務合同翻譯在國家商務往來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在目的論的指導下,根據(jù)分析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提出了相應的翻譯技巧,以促進商務合同翻譯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目的論 商務合同 英譯技巧
引言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潮流下,中國的商務交流和貿(mào)易合作日益頻繁,在商務交流的過程中,商務合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商務交流的順利進行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商務合同的嚴謹性和專業(yè)性,包含大量專業(yè)術語和法律用語,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注意其內(nèi)容的嚴謹性和專業(yè)性,站在譯文讀者的角度,保證翻譯內(nèi)容的準確性。
1. 翻譯目的論
目的論的核心在于將任何形式的行為都能看做是一種行為,任何行為都有一個目標或目的,而一個行為會導致一種結(jié)果,一種情景或事件,也可能是一種新的事物(張美芳,王克非,2005)。翻譯是在目的語情景下出于某種目的及目的語受眾而產(chǎn)生的語篇,因此,翻譯目的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受眾,即譯文讀者。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對譯文有著不同程度的期待,因此,譯者在翻譯時一定要考慮譯文讀者的交際需求。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翻譯目的決定翻譯手段,因此,譯者在翻譯時要注重譯文的功能和譯文讀者的需求。
2. 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
商務合同一般采取書面的形式,語言嚴謹、正式,因為是當事人必須遵守的法律文件,語言要求準確、明了,不允許出現(xiàn)產(chǎn)生爭執(zhí)的詞語,翻譯時要將原文所表達的意思準確、清楚地表達出來。
2.1 正式性
在商務往來中所簽署的法律文件因涉及合同雙方的預期利益,語言要求正式、書面。舉例如下:
例1:This Power of Attorney of ABCC company shall be executed by its duly authorized persons.
從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出“施行”一詞用的是execute,比sign,make等詞要顯得正式得多。
2.2 準確性
合同文本中總有一些固定的詞語具有獨特的含義,在商務合同中語言要求準確、得體,不容任何模糊概念。舉例如下:
例2:All the employees of the HK company shall abide by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s provided in the Employee Handbook.
從例句中,我們可以看出合同文本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shall一詞,并且不會出現(xiàn)“may,should, must等詞,表示有義務、有職責去做某事,有強制履行的意思。
2.3專業(yè)性
商務合同文本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法律術語,我們在翻譯這些法律術語時務必要使用專業(yè)詞典進行查找,法律術語具有獨特的法律含義,使譯文變得更加精確、全面。因此,法律術語是商務合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
Ownership 所有權
Litigation 訴訟
Pleading 答辯狀
Assignment 轉(zhuǎn)讓
Severability 不可分性
3.商務合同的英譯技巧
首先,翻譯前要認真分析原文,明確其總體概況及種類,對于合同的大致框架有個準備的把握,由于法律語言晦澀難懂,因此要仔細研讀合同條款,對條款的內(nèi)容、順序、段落進行逐一分析。理解好原文所表達的意思是做好翻譯的基礎,能夠促進譯文讀者與原文作者的文化交流。
其次,根據(jù)條款內(nèi)容,對原文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同時參照相似類型的法律合同譯本,使譯文變得更加準確、清楚,基于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安排譯文的表達方式,使用簡潔、恰當?shù)恼Z言將原文內(nèi)容準確地表達出來。對于原文經(jīng)常出現(xiàn)長句的現(xiàn)象,要采取先翻譯專有名詞,然后翻譯長句的方法增強譯文的連貫性、功能性和忠實性,專業(yè)術語務必要翻譯準確,然后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判斷詞語翻譯的準確性,最后判斷前后段落是否連貫,能否滿足譯文讀者的交際需求。
在連貫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經(jīng)常在翻譯時使用一些連接詞,使譯文內(nèi)容變得更加完整。
例3:If the buyer within a specified time not to be related to the amount paid,the deposit will not be refunded, and all losses caused by the Seller shall be borne by the buyer.(范爽,2015)
我們在翻譯此句時要把“and”翻譯成“鑒于”、“且”等詞匯,以此增強上下文的連貫性,使其前后文銜接具有邏輯性、條理性。
結(jié)語
商務合同是合同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因此建立起來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商務合同既可以促進雙方的貿(mào)易往來,又可以保障雙方的權益。在目的論的指導下,譯者要注重譯文讀者的交際需求,了解商務合同的語言特點,使用嚴謹、規(guī)范的語言,準確地再現(xiàn)原文內(nèi)容,這樣才能保障外貿(mào)商務交流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美芳,王克非.功能翻譯理論闡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范爽.從目的論角度看國際商務合同翻譯[J].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