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錚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千里及、九龍光,屬菊科植物,是長江以南諸省山區(qū)常見的中草藥,通常生于山坡林下,民間醫(yī)生用全草適量煎水熬液,外用來洗治皮膚腫瘡毒。據(jù)科研報告,此草對多種炎癥性疾患及細菌性感染也很有效果。民間有“何人識得千里光,全家人人不生瘡”的說法。
功效:性涼,味苦。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涼血明目,殺蟲止癢。去腐生肌,為治瘡要藥。
成分:千里光全草含大量的毛茛黃素、菊黃質(zhì)及少量的β-胡蘿卜素,還含千里光堿、千里光菲靈堿及氫酯、對-羥基苯乙酸、香莢蘭酸、水楊酸、焦粘酸。此外,還含揮發(fā)油、黃酮甙、鞣質(zhì)等成分?;ㄖ泻愔泻}卜素。
藥理作用
抗病原體。千里光具有較強的廣譜抗菌活性,多種體外抑菌試驗結(jié)果均表明,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有明顯抑制作用。
50%煎劑對志賀氏痢疾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抑制作用,有效濃度分別為1∶1024和1∶512,對傷寒、副傷寒甲、副傷寒乙、痢疾(弗氏、鮑氏、宋內(nèi)氏)、大腸、變形、臘樣炭疽等桿菌以及八疊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腦膜炎雙球菌及卡他奈球菌為敏感。千里光的抗菌有效部位以葉和花為強,莖和根為弱。
抗鉤端螺旋體的作用:研究證明,千里光對鉤端螺旋體具有強烈的殺滅作用。
抗滴蟲作用:體外試驗,千里光對陰道滴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它:
抗腫瘤:千里光堿對瓦克肉瘤W256具有抑制作用。
香莢蘭酸有一定鎮(zhèn)咳作用。
千里光生物堿對小腸痙攣有解痙作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爛瞼風(fēng)眼:傳統(tǒng)單方千里光汁(《本草綱目》):用筍箬葉包千里光草煨熟,捻汁,滴入眼中。
2.治風(fēng)火眼癰:千里光100克,煎水熏洗。(《江西民間草藥》)
3.治雞盲:千里光50克,雞肝1個,同燉服。(《江西民間草藥》)
4.治癰疽瘡毒:千里光(鮮)50克,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鮮)適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鮮)適量,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5.治干濕癬瘡:濕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兩次,過濾;再將兩次煎汁混合,文火濃縮成膏。用時稍加開水或麻油稀釋如稀糊狀,搽擦患處,1-2次;嬰兒胎癬勿用。(《江西民間草藥》)
6.殺蟲止癢。治瘰疬及一切皮膚癢疹,包括腳趾間濕癢、肛門癢、陰道癢(外洗)。(《四川中藥志》、《江西民間草藥》)
7.預(yù)防中暑:千里光25~40克。泡開水代水飲。(《福建中草藥》)
8.治燙火傷:千里光8份,白芨2份,水煎濃汁外搽。(《江西草藥》)
9.治陰道炎:用千里光合劑(主要有千里光、重樓、苦參等組成),用量:一次15~30克,先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燒開,煎煮10分鐘即可,去渣取湯,趁熱熏洗。(120健康網(wǎng))
10.治鵝掌風(fēng)、頭癬、干濕癬瘡:千里光、蒼耳草全草等份。煎汁濃縮成膏,調(diào)烏桕油,涂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1.治疥瘡、腫毒:千里光水煎濃外敷;另取千里光50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2.治流感:千里光鮮全草50~100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3.治陰囊皮膚流水奇癢:千里光搗爛,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狀,調(diào)烏桕油,涂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14.治各種急慢性疾病、菌痢、毒血癥、輕度腸傷寒、綠膿桿菌感染:千里光、蒲公英、二葉律、積雪草、白茅根、葉下珠、金銀花藤葉各25克,水煎服,6個小時1次。(江西《草藥手冊》)
15.治瘧疾:千里光、紅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6.治療各種眼部感染性疾病,做成眼藥水滴劑,可治療結(jié)膜炎、角膜炎、沙眼及病毒性眼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