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按照辭典上的解釋,“風度”有好幾種意思,這篇小文中的“風度”,指的是器量。
史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645年,李世民親率遠征軍進攻高句麗王國,包圍了高句麗王國的安市(現遼寧海城市)。
安市的城防司令叫楊萬春,是一個意志無比堅定的將領。唐朝軍隊不斷發(fā)起猛烈攻擊,楊萬春率領軍隊拼死抵抗。唐軍采取車輪戰(zhàn),每天有六七次攻城,唐軍發(fā)射的石炮擊碎了城樓,守軍便立即用竹木建筑臨時城樓;唐軍在安市的東南角筑土山以欲破城,守軍便增加城墻的高度拒敵……
就這樣,在守軍的拼死守護下,安市雖然被圍困數月,但城池不失。而此時,東北的嚴寒季節(jié)到來了,草木枯干、河水結冰,唐軍沒能力再攻城了,李世民只好下令撤兵。
撤退之前,唐朝軍隊在安市城下舉行閱兵儀式以展示軍威,然后撤退。就在這時,楊萬春登上城墻,帶領手下人叩拜李世民及唐朝軍隊,禮送他們回國。李世民心想:這個楊萬春還真有風度??!難怪能把安市守得這么久。敬佩之心油然生出,于是派人贈送給楊萬春綢緞一百匹,以嘉許他不屈的精神。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一月,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親統八旗軍約六萬人(號稱十三萬)出沈陽,西渡遼河,直逼寧遠(今遼寧興城)。此時寧遠守軍不足兩萬,前有勁敵,后無援兵,形勢十分險惡。
寧遠守將袁崇煥臨危不懼,組織全城軍民準備嚴防死守。
八旗軍抵達寧遠后,即發(fā)起進攻,萬矢齊射,城堞上箭鏃如雨注。袁崇煥率領眾將士拼死抵抗,一次次打退了八旗軍的進攻。
八旗軍傷亡慘重,連努爾哈赤也受了傷。無奈間,努爾哈赤只好下令撤軍。
那天早晨,八旗軍大隊人馬聚集在城外大平原一邊,準備回撤。這時,袁崇煥派遣一名使者,備了禮物送給努爾哈赤,并轉告他的話說:“老將橫行天下已久,今日敗于小子之手,只怕是天意了?!迸瑺柟嘁捕Y,回送了禮物及名馬,并約期再戰(zhàn)。
據張鳴先生講:四川軍閥每次打仗,打贏的一方,從來不做窮寇之追。川軍劉湘最牛,劉湘手下的財神爺劉航琛說過,四川的軍隊之間有戰(zhàn)事,打贏的一方在勝利后,必定做三件事。第一,拜望敗將的父母,把他們安頓好。第二,通知失敗者,不要跑了,因為自己不再追趕了;同時告訴失敗者,他們的家人平安無恙,并會說“伯父母大人,小弟當侍奉”之類的話。第三,進城安撫百姓,賜予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