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寧(山東省肥城市孫伯鎮(zhèn)中心小學,271607)
項目聚類視角下構建單元的思考
李寧寧
(山東省肥城市孫伯鎮(zhèn)中心小學,271607)
最初將單元作為教學用語的是奇樂(音譯ZiUer°T),他把適用于“分析→綜合→聯(lián)系→系統(tǒng)→方法”這樣一個教學方程的一組教材稱為單元。由此可見,單元的本意是指一個有機的教學過程和相配套的教學內容的“集合”或“板塊”。[1]我國主流的單元設計,一是以學生的主觀問題為依據(jù)(主題),二是以客觀的知識體系為依據(jù)。然而這兩種構建方法都是圍繞“教材”進行,前者注重教材的組合,后者注重教材的分析[1]。筆者試圖從體育教學的對象—學生,以及體育課程的學科特性—發(fā)展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為出發(fā)點進行考量,以學生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為基點,從表現(xiàn)能力的人體運動中分析運動關鍵要素,并據(jù)此對項目聚合進而構建單元計劃。
1.基本運動與能力發(fā)展
《課標》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要內容,以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從定義可以看出,增進學生健康,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目標是在身體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中達成的。反過來說,通過不斷地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不斷地進行身體練習,學生的“身體活動的能力”應該是不斷提高的。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身心的發(fā)育,學生身體活動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同樣,表現(xiàn)身體活動能力的運動也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新西蘭五種基本運動形式[2]:移動、跳躍、旋轉、平衡、擺動,給我們理解運動提供了一個基點?;诖?,筆者以人體活動的五種基本運動為基點,以發(fā)展學生的五種(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線,讓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和方法,并在此過程中增進健康。
2.運動要素
運動學習不是簡單的動作教學,而是對動作變化的本質理解的學習過程,就是從學生(學習主體)的現(xiàn)實出發(fā),在明確“我”的時間、空間、身體能力、器械操控能力等運動關鍵要素在運動學習中的意義后,按照運動意識和運動實踐相融的教學思路來進行[3]。由此,可得出運動學習中的運動要素是學習主體的意識、身體、時間與空間及其關系。運動中的運動要素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縱向:具有相同運動要素的不同運動;一個是橫向:具有相同運動要素的同一運動在不同的運動場域表現(xiàn)出不同的難易程度。因此,要先理解基本運動形式(移動、跳躍、旋轉、平衡、擺動)中的運動要素,然后,對包含基本運動形式的更復雜的運動進行分析和理解,對包含相同基本運動形式的不同運動(動作)進行聚類,結合其難易程度構建某一水平的單元。如,籃球運動中包含移動(運球跑)、跳躍(三步上籃的最后一步上籃)、旋轉(轉身運球中的轉身)、平衡(投籃的瞬間需保持身體平衡)等,在進行聚類單元時,依據(jù)縱向分析,籃球的原地、行進間運球,籃球傳球可以歸于移動單元;籃球的轉身運球可以歸于旋轉單元;跳起投籃時的身體控制歸于平衡單元;依據(jù)橫向分析,根據(jù)其難易程度則可劃分在不同的水平,如,水平一的移動單元包含有持球跑,水平二的移動單元包含有原地運球,水平三的移動單元則包含有行進間運球。
3.運動項目
運動項目包括:100m跑、800m跑、1500m跑、籃球、足球、排球等,也包括技術動作:投壘球、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擲鉛球、籃球的行進間運球、足球的腳背正面運球等,還包括游戲、比賽等,如,平衡游戲、跑的游戲等。項目中包含基本運動形式,表現(xiàn)基本運動能力,應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發(fā)展水平(這個年齡水平的基本運動能力應達到什么程度)選擇適宜的項目,如,水平一的移動:跑單元(30m跑、50m跑、運球跑、踢球跑、跨過障礙跑、鉆過障礙跑、夾球跑、各種形式的接力游戲等),而本次研討案例中水平三的移動(徐仲書老師提供):耐久跑單元(600m~800m跑走交替、600m分段定時跑、目標距離跑、400m計時跑、400m快速跑),可以說,雖然都是基本運動形式,移動跑的單元,但是水平三階段對跑的運動能力的發(fā)展要求更高、更細化。
表1 以基本運動形式為依據(jù),以運動要素分析進行的項目聚類舉例
表2 “聚類項目”構建單元實例(水平一:移動單元)
以基本運動形式為依據(jù),以運動要素分析進行的項目聚類舉例(見表1)。
“聚類項目”構建單元實例(見表2)。
1.明確“基本運動”為用教材教的“內容”,同時也是學生需發(fā)展的“能力”。
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運動(身體活動),使得身體得到鍛煉。學生所進行的各種運動基本上由移動、跳躍、旋轉、平衡、擺動中的一種或幾種所構成,而復雜的運動也必然包含基本運動的合理運用即技能的發(fā)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基本運動的合理運用即技能的發(fā)展也呈現(xiàn)不斷提高的趨勢。因此,在相應水平段,學生在“項目(包含運動項目)”中運用基本運動的能力應該與其年齡水平相對應,以基本運動為基點,以運動要素分析進行項目聚類構建單元與運動技能教學并不沖突,而是讓運動技能的教學更符合人體技能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讓運動與運動所承載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更符合“年齡特征”,從而避免一項運動技術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學的尷尬。如,水平一的學生學習單腳起跳,水平二的學生學習急行跳遠動作,水平三的學生可能就要學習蹲踞式跳遠,而水平四的學生就要學習走步式跳遠了。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水平一的學生學習過單腳起跳雙腳落地后,進入到水平二階段再學習跳遠時就容易一些,進入水平三階段學習蹲踞式跳遠時,學生對“起跳、騰空、落地”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一些。
2.中高學段的單元“項目”接近“運動項目”,是不同運動技術在同一運動環(huán)境下的合理運用(聚類)。
“運動技術”是較低學段某一單元的課時節(jié)點,隨著基本運動能力的不斷提升,綜合運用基本運動成為一種需要,而運動項目恰好為這種需要提供一種載體,以籃球運動為例:通過水平一移動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拍球走或跑,進行近距離的傳球游戲、雙手投球入筐等;通過水平二移動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拍球繞過障礙,進行較遠距離的傳球游戲、單手投球入筐等;通過水平三移動單元的學習,學生能運球的同時觀察同伴的動向、準確快速地傳球、單手肩上投籃(三步上籃可安排在跳躍單元);水平四則通過戰(zhàn)術單元(傳切配合單元等),發(fā)展學生的運球、傳球、投籃等技術(當然這些技術動作的運用包含著學生基本運動能力)。
[1]毛振明.試論體育教學單元的劃分[J].中國學校體育,1998(1):64-65.
[2]程傳銀,楊小帆,劉雯雯.新西蘭“人體五種基本運動形式”的體育教學內容分類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1):104-107.
[3]孫喜和,翟孟杰.以“我”為運動學習主體的教學思考[J].2016(3):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