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莉
從小我們就被告訴多吃魚,特別是很多家長會挑出魚眼睛、魚腦給小孩吃,認為“吃啥補啥”——吃魚眼明目、吃魚頭補腦。那么,魚到底有什么營養(yǎng)呢?吃魚腦、魚眼睛真的有這些神效嗎?而你是否又會正確吃魚呢?
▲魚肉是個好東西▲
“好像從我記事開始,只要是吃魚,我媽一定要把魚眼睛夾給我,然后還有魚腦,認為這樣的吃法會讓我耳聰目明,但為啥我吃了那么多的魚眼睛還是近視眼呢?”初二學生趙琳很困惑,這學期一開學她還是掛上了二百多度的近視鏡,似乎吃了十多年的魚眼睛并沒有起到實質作用,那么以后媽媽再讓她吃的時候,是要拒絕還是要繼續(xù)吃呢?畢竟那東西吃起來怪怪的,味道也不咋好。
“在我國很多家長的心目中,魚有著非常神奇的營養(yǎng)價值,尤其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吃上魚的時候,似乎只有年節(jié)?!睜I養(yǎng)專家馬莉說,雖然魚已經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了,但是很多人對魚并不是很了解,甚至還有些“迷信”?!棒~肉的營養(yǎng)價值確實比較高,蛋白質的含量比較豐富,還含有我們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尤其是其他紅肉所缺少的亮氨酸和賴氨酸?!瘪R教授表示,魚肉營養(yǎng)豐富,但是脂肪含量卻很少,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其中還包含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硬化、抗癌的物質。
對于想要保持身材還需要營養(yǎng)的人來說,魚肉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魚肉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甚至有一些魚是不含碳水化合物的,如草魚、青魚、鰱魚、鱸魚。而魚肉中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脂溶性維生素VA和VD的重要來源,也是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VE、VB1和煙酸的含量也比較高,礦物質則以鈣、鈉、氯、鉀、鎂含量較為豐富,海水魚類含碘豐富。
▲吃啥補啥有根據(jù)嗎?▲
“在外就餐時,我也經常會遇到很多家長,在魚端上桌后,很‘主動地把魚眼睛夾給自己小孩,一邊和大家解釋對小孩子成長有幫助,而究其原因,其實她們也說不出來?!瘪R教授表示,很多家長認為吃魚眼明目的“理論根據(jù)”可能是“以形補形”的理論,意思是說,那些外觀與人的某個器官相似的食物,對人體該部位有利。但是這是否可靠、有效,其實是需要科學研究的,要通過科學實驗論證的,而不是“自以為是”。
“從科學角度來說,魚眼睛含有豐富的DHA,它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促進視網膜的健全發(fā)育,并可預防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瘪R教授表示,比較各種魚類中的DHA含量,其中以深海魚類較多;而深海魚類中的鮭魚、鯖魚、鯊魚及鮪魚,它們的DHA含量更多。因此多吃魚眼睛及深海魚類,的確有助于視力發(fā)育。
看來從這些方面看,吃魚眼確實和眼睛健康有一定關系,但馬教授強調,魚眼畢竟只是很小的一粒,再有營養(yǎng)也十分有限,與其心心念念去追求吃那么一點點,而錯過了整條魚的營養(yǎng)就得不償失了,畢竟食物多樣化和均衡的飲食結構才是健康生活的基礎。
▲吃魚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在食用魚的選擇上,馬教授表示并沒有什么特殊的限制,只要營養(yǎng)的均衡,同時要注意避免食用污染水域里的魚,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少吃或不吃魚頭,因為魚齡越大,魚腦和魚皮中蓄積的汞就越多?!叭绻麠l件允許的話,我建議是每周可以吃2-3次魚,最好有一次是吃深海魚,如三文魚?!瘪R教授建議道,并特別強調要吃不同種類的魚,讓營養(yǎng)更均衡。
在做法上,她并不建議家長們采用過多的“花樣”,平時在家就多選擇清蒸、水燉、水煮的方法,少選擇油煎、油炸、燒烤,以免攝入過多油脂而帶來超重肥胖問題,而過高溫度的烹飪也會對魚肉的脂肪酸造成破壞,甚至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同時對很多人喜歡的生魚片,馬教授也建議大家少吃,在食用時也要注意衛(wèi)生?!俺陨~片特別容易感染肝吸蟲病,對我們的肝臟造成損傷,而酒精、芥末、醋等只是調料,并不能做到殺菌,所以還是少吃為妙?!贝送馑€提醒家長,在整理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摘除魚膽,雖然魚膽是一味重要,但也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最后她提醒很多家長認為“活魚現(xiàn)殺”新鮮有營養(yǎng)也是一種誤區(qū),建議最好購買活魚回家后可以用清水養(yǎng)上一兩天再殺,已經殺死的魚則最好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左右,以盡量揮發(fā)魚身上的剩余毒素,降低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危害。而烹飪最好在魚死亡數(shù)小時后進行,因為放置一段時間后,魚肉的結締組織開始逐漸軟化,肉品也變得味美鮮香,此時烹飪,味道最好。